英格蘭家庭聖誕趴初體驗

                                               
上個星期我房東太太就跟我說聖誕節的隔天,也就是所謂的 Boxing Day,她的小孩和孫子都會來,邀我也到她家。我的房東太太有三個小孩,二男一女。我家前陣子一會兒燈不亮一會兒網路不通,她兩個兒子都分別出馬來看過,所以我都認識。我房東太太說,來幫我修東西的水電工今年居然寄了聖誕卡給她,感覺上好像她是大客戶一樣......我聽了也一樣無言。

她大兒子 Tim 住得比較稍微遠一點點,但很常回來看媽媽,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看到他。聽說 Tim 有五個孩子,三個自己生的,兩個收養的。我總是猜那是因為他從小就有一個很溫暖的家庭,所以他也想要複製一個,所以養了那麼多個孩子。不過也許這也是他每個禮拜都會回來看媽媽原因 - 這樣就可以稍微遠離一下那個一堆孩子哇哇叫的家。不過這是我自己想的啦! Tim 長得很高,每次跟他講話我抬頭的角度都很誇張,差不多只能看到他的下巴。我跟我房東太太說,每次站在 Tim 面前跟他說話,我就覺得自己像個孩子。比我還矮的我的房東太太,說她也這麼覺得,雖然她其實是他媽媽。另一個兒子 Robin,我比較少看到,但是聽說固定會到我們住的那條路上某處練團。這兩個大叔都是工程師。Tim 是電信工程師,Robin 做的是幫劇院設計空間調整回音那類事的工程師,超酷。

好貴服務又不好的 Hotel Chocolat

我那已經在倫敦工作的同學要我幫他買個禮物送我老闆,指定說要 Hotel Chocolat 的某兩種套裝組合。因為我想明天就開始放假,所以一定要今天搞定這件事。

去鎮上途中,一路上都在飄雨。


好冷的冬天

歐洲好貴
上上星期去比利時,被歐洲現在的物價嚇了好大一跳。我一下火車就在 Tesco 買了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雞肉三明治,花了我 3.99 歐;同樣的東西在英國的 Sainsbury's (比 Tesco 要貴的超市)只要大概 2.5 磅。我後來在 Tesco 買了個沙拉,裡面有通心粉那種,花了我 4.99 歐;類似的東西,還加蝦子,在 Sainsbury's 只要三磅。外帶炒飯比利時也比較貴,去餐館吃飯,一客羊排就花了我 17 歐。

我記得我剛來歐洲前幾年,那時歐元:英磅匯率差不多 1.4:1,換算過來英國都貴一些,沒想到現在歐洲已經貴這麼多了。

比利時的羊
岩燒羊肉加我的愛啤 Orval

20101118 小記

烏煙瘴氣退散!
前一陣子,工作上真的滿倒楣的。

先是投的稿被審稿人拖了三個月才回信。兩個審稿人,其中一個人很好,說我們做得很好,什麼都不用改了,直接刊就好了(連我們的一張圖的格式有點讓人混淆都很客氣的跟我們說那張圖是不是註釋放錯了,改一下);另一個審稿人,從頭到尾對我們的結果沒有任何看法就算了,我們做的是光物理,結果他一開始就很不客氣的說他只想知道化學結構跟特性的關係。你有你有興趣的東西,我有我有興趣的東西,你要不要直接說你只想知道太空有沒有外星人? 我那一向超紳士的老闆直接就說這個審稿人問的問題很蠢。這個審稿人顯然母語不是英文,我們這幾個,從台灣人、英國人、荷蘭人到德國人,都看不太懂他的英文。一開始以為是我自己的問題,問了我德國同事,他說他每個字都認得,只是不知道他在講什麼;英國同事則是看到最後開始科科笑;現在在美國的荷蘭人合作夥伴直接說他最後一個問題完全看不懂。這個審稿人問的問題事實上在我們的簡介欄(Introduction Section)都可以找到答案。我那時候就說:「難道要我把那些句子全放粗體?」我同事都笑了。沒想到我老闆更狠,叫我用螢光筆把那些句子全部劃起來寄回去。那個審稿人一點跟我們研究有關的問題都沒問,只問了一堆科普問題,還因此要退我們稿,氣死我了。回去修英文課啦!

星星堆滿天

髒話
我到大學才真正見識到不少男生連發語詞都是「幹!」。我那時候唸的是大氣系,有一天有一個同學就跟另一個發語詞都這麼豪邁的同學說:「我還滿期待你以後去電視台預報氣象的,你應該會說:『幹! 明天又是個雨天!』。多符合當下的情境啊!」

說的也是。



統戰

我跟我中國同學說我們可能年底就可以申根免簽了。

他說:「這麼爽!! 那兩岸統一好了,我也要拿中華民國護照!!」


我妹聽了這事之後,說:「統一? 那我們不是又要簽了?」

去比利時開會

從左上順時針:1. 比利時蒙斯市中心廣場; 2. 蒙斯市政府廣場上的幸運猴,就是牠保佑我上 Nature Materials 的(我剛才發現 Nature Materials 的 impact factor 狂飆到 29.5 了,還好我被引用的次數有到這個值......);3. 我在比利時時常去的小酒館;4. 一公斤的 Leonidas

崩潰

我家網路從快三個星期前,白天好好的,但每晚八點就開始斷線。說是斷線也不是完全斷,但是開個網頁要好幾分鐘,連看 bbs 都沒辦法。我房東太太人在法國,十月初才會回來,我就自己打電話去網路公司。

我家用的網路是 Talk Talk,住在英國的人千萬千萬不要跟這家公司簽約。全世界的客服都很爛,但是 Talk Talk 是爛到一個讓人完全絕望的地步。網路上另一個苦主說他們「讓客服界的爛,達到了一個新的深度」。

因為我家是每晚準時斷線,所以一開始有懷疑過是電信公司在施工。但是 Talk Talk 說沒有施工,要問我家路由器的狀況。我房東太太告訴我說我家路由器在車庫裡的一個高處的櫃子裡,我那天回到家大概是六點,網路是好的,路由器上七個燈全亮也很合理。

晚上八點斷線以後,我去看了一下路由器,現在只剩五個燈亮了,問題應該就在不亮的那兩個燈上。我打電話到客服,照例轉接到印度。那個印度人照例問了我電話、帳號持有人名字,然後問了我路由器的情形。一共有七個燈,前三個燈都是符號,後四個就是 1 - 4 四個數字燈。他一個一個的問。第一個燈,他形容了半天,我說:「那就是電源燈吧!」他楞了幾秒,然後說:「欸,對欸,是電源的燈。」然後問完之後,我問他那兩個燈不亮是怎麼回事,他很快的就把話題轉開。然後問我家裡有幾台電腦接到這個路由器。我想了一下,說,現在這個屋子就我一個人、一台電腦,就一台吧! 他就說:「不對,你路由器的數字亮了三個燈,表示是接了三台。」我說:「那我剛回家的時候四個燈全亮是怎麼回事?」他支支吾吾又趕快把話題轉開。

然後想也知道他要我把路由器關了再開,電腦也關了再開。

他要我把我的電腦「用一條黃色的線 (a yellow line)」連接網路。講得我一頭霧水,什麼黃色的線。搞半天就是網路線。網路線就網路線,什麼顏色很重要嗎? 又不是在拆炸彈。此時我的網路線是連接到牆上的插座。他要我連 Google,那時我電腦剛開機所以連不上,他問我顯示什麼網頁。我的電腦是中文系統,所以我就翻譯給他聽,那個白痴就說我應該要一字不漏的告訴他連不上的錯誤訊息是什麼,我就說我的是中文系統,我也只能翻給他聽。那個印度白痴又在那強調要一字不漏,問得我超火,問他說:「那我把中文一字不漏說給你聽,你聽得懂嗎?」

接下來,他就要我去路由器上找「一條黃色的線」連我的電腦。我抱著我的筆電,登上梯子,把我的筆電連接路由器上灰色的網路線。試了 Google、Facebook、BBC,是都可以連上,但開一個網頁還是要好幾分鐘。

那個印度白痴就鄭重的跟我說,「黃色的線」一定要直接接路由器才會有網路,接牆上的插座不行哦,說牆上的插座只能接電話線哦。我說,那為啥每晚八點以前,還有我工作的地方,加上過去這六年我在英國網路都是直接接牆上的插座沒有問題。那個印度白痴說:「我哪知道? (How do I know?)」我說,用膝蓋想也知道路由器和牆上的插座一定有什麼連結啊! 那個印度白痴說:「怎麼可能? (How could that be?)」我說,就算是這樣,我接到路由器,開個網頁也要好幾分鐘,這樣正常嗎? 白痴說,那就是妳電腦的問題了。我根本不用問為啥我的電腦去試學校網路是好的,每晚八點以前是好的,因為那個白痴會回答:'How do I know?'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花了一個多小時跟一個廢物講話。大家都有自己不懂的事,但不懂還要裝自己什麼都懂,我最看不起這種人了。

我那個晚上真的氣到快炸了,完全睡不著。我這輩子還沒遇過這種廢物。我很早以前就下定決心,不跟某些莫名其妙、講話沒邏輯的人浪費時間;但我實在沒想到我那晚居然浪費了一個多小時在這個印度白痴身上。

我對這些喜歡把客服中心搬到印度的公司作法沒有意見,但是像這種,我要怎麼讓他明白,這世界上的網路線不是只有黃色的,而且乙太網路插座早就是普遍到不能再普遍的東西? 那個印度人搞不好家裡什麼電器都沒有,唯一摸到電腦的時候就是在客服中心工作的時候。此公司的其他苦主也提到他們忍不住問說,可不可以跟英國的客服溝通。答案當然是沒有英國客服。但那些苦主顯然也跟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難道我還要跟電信客服解釋乙太網路插座的運作原理嗎? 難道我還要花時間跟這個電信客服解釋這個世界的科技這麼進步很久了嗎? 雇用這種素質的客服,這是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嗎? 讓什麼都不懂的客服出來丟人現眼,這個公司有一點點負責任的擔當嗎?

我不知道這個客服中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他們乾脆把電話轉來我家,讓我打個工。我也不需要什麼職前訓練。反正苦主打電話來,就先問帳戶細節,反正也不用記錄,因為不重要;然後問路由器狀況,反正也不用紀錄,因為不重要而且也不用跟苦主做任何解釋。然後就叫苦主找一條「黃色的線」連路由器,連上了,就敬告苦主說只有連路由器才有網路唷! 如果連不上,那就是苦主的電腦的問題囉! 反正什麼都只要回答:'How do I know?' 或是 'How could that be?' 就好了。

他們網站上有 email 客服和抱怨專線,但是那個白痴已經讓我徹底絕望了,連乙太網路插座都不知道的客服,那個素質之低,根本就是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的。我就算寫 email 或打抱怨專線,不過是浪費我寶貴的時間在更多的印度廢物身上。

這個天大的教訓讓我知道,以後我自己牽網路,一定要先打聽好客服是不是印度人,如果是,絕對不考慮這家公司。我不介意口音,總是多講個幾句就習慣了,但我實在是不想浪費時間在這種莫名其妙的低素質的人上;他不知道世界有多進步也許不是他的錯,但是這實在是造成無法溝通的鴻溝的主要因素啊!






溫馨復古的「我家的歷史」


前幾天還在想,最近都沒看到什麼會讓我一頭栽進去的作品。我最近睡前輪流看卜洛克的雅賊系列的其中一本和瑪格莉特愛特伍的「盲眼刺客」。「盲眼刺客」其實買很多很多年了,不過因為很厚,而且又是原文,一直拖一直拖到這星期才拿起來看。但這兩本書讓我看得也不是很帶勁。「盲眼刺客」還不錯,但實在太厚了,怎麼看都覺得離看完還好長一段路。至於卜洛克的雅賊,唉,我久聞卜洛克在台灣有很多作家書迷,都說他的馬修史卡德很有魅力,而他的雅賊似乎也非常討人喜歡,我因此把目前亞馬遜上 £3 以下的這兩個系列,共八本買了回家。但我實在是沒慧根啊,目前看了第一本馬修史卡德和目前手上的一本雅賊,前者說差,是沒有那麼差,但也實在不是什麼太好的作品,至於後者,實在是雞肋到不能再雞肋(說雞肋還是客氣了),但要總結我的感想,就是,他的書就好像是廉價小說(連紙質、編排都是),那種看過就算了,甚至實在是不需要浪費時間去看的那種。我願意再給馬修史卡德系列一點機會,也許這個中年男人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但雅賊系列,我想我看完手上的這幾本就算了吧。

一年份的申根簽

       
因為下星期要去比利時開會,上星期就去倫敦辦了申根簽。如果以前有辦過比利時的申根簽,似乎是可以用郵寄申請的方式,不需要本人親自到櫃申請。我因為不相信這些人的辦事效率,連親自申請後可以郵寄送回護照簽證的服務都沒用(五月辦荷簽有過一次教訓),堅持自己去把簽證護照領回來。

現在到倫敦辦比、荷、西、法、義等國家的簽證,都是到一個統一的外包單位。那個地方有點難找,我一個外地人前幾次去都找好久。這次終於路有稍微熟一點。這幾個國家的聯合簽證中心在:

觀光客在倫敦

說來慚愧,我在英國五、六年,卻很少在英國玩,連每次去倫敦都是為了去辦申根簽證。也因此,這次的旅行,即使是到了倫敦,一切對我來說都還是很有新鮮感。

我們在倫敦眼對岸下車。往前走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笨鐘,大笨鐘旁邊就是國會大廈。大笨鐘的另一邊是西敏寺,西敏寺是很多王宮貴族最後的長眠地。不過我們終究沒有參觀西敏寺,因為身為正港的臺灣人,我爸媽還是相當忌諱這種東西。



到了大笨鐘下,就人潮洶湧,到處都是跟我們一樣的觀光客,所以我們就跟著人潮走。我妹在路上買了支冰棒,要價一磅錢。話說我個人從來沒在英國吃過任何冰棒,因為超市以外賣的冰棒(包括我們學校),差不多都要一磅錢,也就是台幣五十元左右,對我這個吃過三元冰棒的老人來說,這個數字實在很可怕。不過在歐洲,有一件事是可以放心的,他們觀光景點賣的食物,不太會比非觀光區的賣得貴。

我妹吃完冰棒,我媽看了路邊小店的鬆餅也心動了。這個要價六磅五的鬆餅相當貨真價實,上面有差不多十瓣碩大欲滴的草莓。我家人在英國的心得之一就是,食物都比台灣貴很多,但也都非常的貨真價實。

倫敦眼附近有很多街頭藝人。英國的街頭藝人很喜歡跟路人有互動。像這個藍色人,我要我妹去丟點錢給他,結果他就主動邀我那害羞的妹妹去合照。

我們後來在柯芬園也看到這個大哥。他唱歌好誠懇,很有感情,聲音又好聽。他在台灣的話,應該可以出道了吧!

我們接下來就是到柯芬園。柯芬園有很多個性小店,像是 Octopus。Octupus 賣很多很特別的小物,像是長得像一個人戴斗苙的其實是一個鍋上面蓋了一個尖的藝子,或是像音響的 T-shirt,又或是我很想買的、那穿了長裙的仕女其實是削果皮的刀子。我在那買了個巫毒娃娃,不過後來在湖區波尼斯的一家書店看到同樣的、而且比 Octopus 多附了說明卡的巫毒娃娃,硬是比 Octopus 便宜一磅。我妹指名說要參觀 Lush,真是傻孩子,不過既然她都提出要求了,我們就去了。Lush 是一家非常臭的香精肥皂店,我記得以前台灣也有,總是在五公尺外就可以聞到那個臭味,會倒也不意外。不過我最大的陰影是,以前住我家樓下的那個噁心中國女人就是用 Lush,真是太恐怖了。

古巴雪茄店外歡迎客人的大叔

這個銀色小婦人看穿我的心思,知道我愛她的小傘,所以還把她的傘借我拍照。前天我弟丟給我林依晨新歌的連結,我發現在第 1'44 的地方,就是這個小婦人啊! 掰樂維,我實在不知道林依晨出唱片要幹嘛(我弟反問我說那蔡依林有比較好嗎? 我就算不喜歡蔡,但至少她的唱片還不少人買吧! 至少她的身份就是個有產值的歌手吧!),還特地來英國拍,真是浪費錢。這首第一主打歌一點記憶度也沒有,詞普通,曲普通,聲音普通,技巧沒有,花大錢拉到英國拍 MV,但看起來就在倫敦橋下的那一個點拍,而且鏡頭來鏡頭去,還不就同一個其實景色也不怎麼樣的地方,要找老外小孩,台灣也找得到吧! 連那個找到相愛的路人的點子,都很像那個更莫名其妙的珍珠姐姐的 MV...... 我真是搞不懂臺灣的演藝圈啊! 這麼多人為錢苦惱,但就是有人有錢可以做一些不知所謂的事。

這天午餐,我帶我家人去吃葡萄牙烤雞 Nandos。我跟我的幾個好友都超愛 Nandos。我新加坡同學畢業回去了,最近又來劍橋做實驗,跟我說:「我回來的第一個星期就吃了四次 Nandos。」我個人生平無大志,最大的志願就是有錢,然後在臺灣開 Nandos。我同學聽了我這樣說,都跟我說我一定會賺,我也這麼想,哈哈哈。所以我早就打算好要帶我家人吃 Nandos。不過我發現各家分店還是有差,吃了柯芬園那家,我覺得劍橋市中心的 Nandos 還是比較好吃。

柯芬園走一走就走到了我妹最不想去的中國城。我妹年紀還輕,對未來還有很多夢想和憧憬和堅持,像是堅決不去泰國玩,就像我也不想我第一次出國就去菲律賓一樣。像是來之前就跟我說她絕對不去吃旺記,我明白她是不想來了英國還去中國城吃中國菜,但我就故意說:「好,我們不要吃旺記,我們吃羊城小館。」哈哈。看一下中國城有啥關係嘛,外國的中國城有很奇怪的異國情調呢! 我多希望劍橋也有中國城,那我只要花四、五磅就有燒鴨飯可以吃了。

中國城隔壁那條街就是劇院區。我妹走累了說她想喝冰檸檬紅茶。我就指指旁邊的漢堡王和肯德基叫她自己選一家進去買。她說她想去旁邊一家義大利小餐館買。我跟她說,那個店賣的茶不會是檸檬紅茶。她問,那會是什麼茶? 我說,就普通的紅茶吧! 她那時候不知道在堅持什麼,說沒關係,那她喝普通紅茶就好了。然後她就進去買了,一會兒端了一杯熱茶出來,神色古怪。我問她說怎麼了,她說,她跟那人點了一杯茶,還說要加冰塊。但那店員抬頭看了她一眼,只問她說要不要奶和糖,然後就給了她一杯熱茶。我聽到這就笑了,英國一般賣茶的地方都是賣熱茶的,要喝冰的就要特別找,而且也不像到處飲料店的臺灣一樣還給人選微糖少冰。我那買到熱茶的妹妹就這樣,在這裡受了一堂英國文化震撼教育。

帶著家人去旅行


我一直很任性的想要今年夏天邀請我的家人來我的畢業典禮。但是全家人的旅費加起來好多,我存的錢又都要付貸款和還家裡的債。好不容易有善心人士願意借我三分之二的旅費,所以就成行啦!

我家好久沒有一起出去玩了,可以有這個機會真的是太開心了。我離家好久,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就覺得好溫暖。

帶著家人去旅行其實跟我想得不太一樣。我總是習慣一個人來來去去,很多事情我事先都沒想到。在這裡要推荐一本書:帶著媽媽去旅行。之前放在購物車放了一個多月,結果有一天居然變五折了,就趕快下單,請家人幫我帶來。在湖區的旅程,我帶了這本書。書中情境跟我們的旅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我在旅程前看了這本書,應該心態會很不同吧! 書中作者把跟媽媽的實際旅程行程分配表畫成圓餅圖,最後發現每天有一半的時間在購物...... 果然是日本的媽媽。但是跟爸媽去旅行就真的該完全順爸媽的意吧! 像我總是想說要讓家人在這十天內儘量多看一點,而我又沒有很多錢可以總是搭計程車和火車(每次看到有人說,要出國就不要省這點小錢...... 這種人的人生應該過滿爽的吧!),但沒想到我爸媽年紀大了,步伐慢了...... 慢到我完全沒意料到的速度,結果常常都在趕車。我脾氣又不好,又容易不耐煩。唉,如果我在行前看到「帶著媽媽去旅行」,把行程再排鬆一點就好了。

但總之,和家人在一起,不管去哪裡都開心,再累都開心。我的家人都很好,很知足。我媽咪說,我帶她來英國讓她看到這麼美的景色她好開心。旅程到最後,大家都很累了,以往總是停下來就打盹的媽媽,最後兩天,不管在火車上還是在巴士上,都捨不得睡。我妹妹在挑給同學的禮物,我要她也挑一個給自己,她說她不用沒關係:「因為我已經有最好的了~ 那就是來英國玩」。我爸爸總是很盧,連要不要來英國都再三反覆,他沒有說出口,但我相信他這幾天也非常的快樂,連我之後打電話回家跟媽咪聊天,他也吃飯吃一半停了下來在旁邊聽我們說什麼。

這是我爸爸和妹妹第一次出國,我弟則是因為剛開始工作,所以沒辦法一起來。我爸媽都幾十年沒用過英文了,每天工作完回家又都很晚了,所以計劃行程和處理相關事宜就落在我和妹妹身上。我妹也沒出過國,所以我就從訂機票開始教她,要她打去航空公司訂位,要開票再找旅行社。她也沒搭過飛機,所以我就詳細的寫在機場、機上和轉機教戰手册給她。還另外寄給她我的邀請函、護照簽證影本、三個月銀行帳戶證明、訂房證明、租房契約、學位核准書,總之是我想得到的都寄給她了。我在邀請函上寫明我邀請家人來英國的目的、他們在臺灣的職業、家人會在英國待的時間以及居住的地點、我在英國做什麼的、我是在什麼學校拿什麼學位的、我會支付他們所有的旅費,當然還有我的聯絡方式。寫得鉅細靡遺,把海關可能會問的問題,全寫得清清楚楚,畢竟我妹也沒跟外國人練過英文,總是以防萬一。

決定來幾天,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回去,本來也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我希望我家人至少可以來兩星期,畢竟機票那麼貴。我就訂了個大概的時間,叫我妹自己決定。我妹跑去問我媽,我媽那陣子因為心裡困頓,常去請教某某寺的菩薩,居然把這種事拿去問菩薩。沒想到菩薩的回答讓我當場跳腳暴怒,讓我所有朋友們聽了臉上都三條黑線。菩薩叫他們來五天,包括抵達和回去搭飛機那兩天,再扣掉我畢業典禮那天,總共只剩兩天可以玩。他大概以為來英國和跟團去韓國濟州島差不多吧! 我不知道是那個地區的居民都去濟州島,所以給菩薩這個出國玩兩天就夠了的印象還是怎樣,反正我就說,我說了算。明明只是問安不安全之類的問題,我真的很討厭人家介入、干涉太深,不知尊重是何物。學姐說,以機率來說,擲笅會擲到五天,那三十天應該也會聖笅,那最後我們可能要煩惱到底要玩五天還是三十天了。

為了磨練我妹妹,我本來是把什麼事都交給她處理,我只負責開口告訴她要做什麼以及要怎麼做。但她畢竟沒經驗,所以到最後排行程、訂車票、訂旅館的都還是我。我把我家人抵達後的前三天都排在倫敦,第四、五天在劍橋(第五天是我的畢業典禮),然後最後三天排在湖區。

我的房東人超好,平日以不到一般價格的一半租房子給我就算了,我的家人來,還特別騰了一個房間給我爸媽。我房裡還有另一張單人床,平日是收起來的,剛好給我妹睡。為了省錢,我們前五天和最後一天就都住在劍橋我的家。至於在湖區的住處,我就找 B&B,畢竟這是英國獨特的文化,又有英式早餐可以吃,一舉就達到兩個目的。我找了好幾個晚上,找到一家很漂亮,網站上有房內 360° 影片,網路幾十個評價都近滿分,而且算是我看了幾百個網站最物超所值的 B&B。實際上住起來我們也都滿意得不得了。這個旅館的裝潢給了我很多靈感,我以後的房子也要這樣!! 因為實在太喜歡了,我真的不知道要不要推荐給別人,我不想我下次去訂不到。

都準備了這麼多,旅程中也一切都很順利。可是可是,我昨天在整理照片的時候,發現我誤把相機像素調成 640 * 480 了!! 這是我買相機以來最重要的一刻,卻發生這種事,我難過到昨晚怎麼都睡不著,心痛得要命。(大哭)這種事也只有我親愛的家人會原諒我吧!

雨季不要來


這兩天據說是三十度左右,但感覺上好像是三十五、六度,真的熱到不行。我房東太太這個月在她南法的別墅度假,所以庭院裡的植物都是我澆水的。因為這個庭院還不小,所以我房東在三個角落設了水桶,這樣可以減少澆水時的奔波。這個水桶裡的水應該是下雨時的雨水累積的,不過劍橋已經差不多三個星期沒下雨了。我不知道是我沒掌握好澆水的量還是怎樣,這三個水桶的水我兩個星期就澆完了。寫信問我房東太太說水桶的水沒了要怎麼辦,拿屋裡的水去澆嗎? 她回答說:「哦,別擔心,水桶裡的水應該不會在下次下雨前用完的。」我看了就笑了,英格蘭的天氣啊! 所謂「天無三日晴」就是降子。

我家院子實在不小,每次都要花我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澆水。如果沒有下雨,就是三天澆一次水。我是超級夏天的孩子,人稱太陽神,超討厭雨天。但是因為澆水實在花我好多時間,我又實在懶惰...... 我這輩子第一次希望下點雨也好。但事情總是這樣的,聽說下星期要下雨了,但我房東太太今天就要回來了,而且我下星期要休假去玩了,不該下的時候下什麼雨啊! 氣死我了。

住在劍橋,沒什麼高樓大廈,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庭院。我懷疑我鄰居家有游泳池,因為我常常聽到他們院子有拍水的聲音。我這輩子再也沒有比此刻更接近綠地的時候,連每天騎車上學都是走很多松鼠和一些狐狸會出沒的森林小徑。夏天的時候,小徑反而會比較暗,因為樹都長很大的葉子,把陽光都遮蔽了。春天的時候,我房東太太跟我說,她跟她的客人在花園喝茶的時候,看到狐狸出現在我家庭院。我也挺吃驚的,雖然我家離那條小徑也不遠,但也沒料到狐狸會跟到人家家裡。我房東太太就說,現在狐狸都跑到市區找東西吃了。我說,牠們待在那個森林裡有很多松鼠可以吃啊!(松鼠哭哭) 我房東太太就問我說我是喜歡松鼠還是不喜歡?(哈哈)她說之前我家庭院也有兩隻松鼠,但是不知道怎麼,最近都不見了,不會被那隻狐狸給吃了吧!(默) 不過隔沒多久,老太太又告訴我說,松鼠在她閣樓啃了個洞,就在裡面滑來滑去,害她要找人來修,說那些松鼠真是 extraordinary! 我發現這邊的老先生、老太太好喜歡用 extraordinary 來形容動物哦! 這件事對我來說有點難以理解,因為我覺得 extraordinary 是個滿 extraordinary 的字,但是我總覺得動物的小小的行為好像沒那麼 extraordinary,害我還特地去問了英國人,究竟 extraordinary 是很 extraordinary 還是其實不太 extraordinary。

這裡很多人有花粉症,我是還沒有,但來了十年的韓國老師告訴我說,她本來也沒有,但後來在第四年的時候就開始有了。我今年春天不時打噴嚏,我以前根本連打噴嚏都很少,讓我有些擔心我也漸漸要有花粉症了。但這種病應該只有這種住在到處是綠地花朵的國家的人才需要擔心的吧! 這不知道算不算一種福份?


英國人的花園都是精心設計的,所以庭院裡的花是隨著不同的時節而輪流開的。我那天澆到一小叢充滿香氣的綠株,一聞,發現是薄荷。我就在想,台灣的父母會買書和教具刺激小孩的生長,但英國的孩子大概從小就是從庭院裡去學,聞花草香,看花草的顏色,觀察植物的形狀,而且就算是同一株植物這星期和兩個星期後也常常長得不太一樣。不只如此,最近天氣熱,空氣中有很多蟲,牠們也是隨季節有所更替的。像一年至少有兩季是蜘蛛很猖狂的時候,這件事我以前都不知道,但來英國後,每年的某幾個時候,常常不小心被蜘蛛網撞個滿臉就會知道了。那個蜘蛛網不是今天清掉就沒了,都是清掉後隔天一早就會看到蜘蛛又在原地送了你幾個牠的精心傑作;腦波稍微弱一點,還以為今天就是人生的終點了,不然怎麼眼前開始播放人生的跑馬燈。夏天某些地方蚊子多,住蔚藍海岸的某人跟我抱怨說他今天在工作室被蚊子咬了九個包,我跟他抱怨我去澆水被到處都是的蜘蛛網弄得很心煩。某人馬上就說,蜘蛛是益蟲欸,要他那也有蜘蛛,他就不會被蚊子咬了,哭哭。結果被他這麼一說,我突然對蜘蛛有了敬意,那天看到頭頂的一個網,還認真想了一下,決定今天饒牠一晚。






[2010 世界盃] 阿根廷 vs 南韓

因為還要上班,所以今天的阿根廷對南韓只看了三十分鐘。看阿根廷踢球真是賞心悅目,節奏流暢得不得了。想開始看足球的,建議從這種靈動球風的球隊比賽開始看,像我看德國或英格蘭的比賽,怎麼看怎麼想睡覺(除了 2006 阿根廷對德國那場)。這些南美球員真是生來就踢足球的。有一次阿根廷對荷蘭的比賽,我看那些手長腳長的荷蘭人一邊腳在踢,手卻忍不住去碰,簡直像在手球比賽,一對比我那踢起球來超輕鬆寫意的小梅西,高下立判。

今天只看了三十分鐘的比賽,那三十分鐘裡,球幾乎都在阿根廷球員的腳下,他們對球的控制力真的超強的。而且個個都耐衝撞。連身為阿根廷球迷的我,都忍不住同情起南韓球員:這兩隊根本是完完全全不同層級的。

自己支持的球隊踢得好是很開心,但我實在是不希望我的阿根廷在這個階段就踢得太好,樹大招風啊! 遙想那 2006 年(撲倒~~)。

還是忍不住要回味一下 2006 年那場讓 BBC 球評揚言說如果可以再看到任何一場這麼精彩的比賽他就不當球評了的大屠殺。那年的 18 號 Maxi,今年改穿 20 號。好多 2006 年的主力今年都沒進國家隊,一邊感覺有些遺憾,一邊要趕快熟悉認識新球員。(汗)






那個夏天 歐啦啦~

那年,當我興高采烈的一路晃到艾克斯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當過五星級飯店主廚的阿伯。他說他的鄰居晚上生日,邀請我參加生日宴會。

我在幫忙廚師做菜的時候,隔壁鄰居太太不時過來串門子,她就是當天的壽星。她一進門就很熱情的給我兩個吻頰禮。這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有人給我吻頰禮欸!好法國的感覺唷!那個太太一邊幫忙我削蘋果,一邊跟阿伯說話。當時法文程度是零的我,從頭到尾只聽到他們在「歐啦啦~歐啦啦~」個不停。他們說話就像在唱歌一樣,再加上他們兩個都有點年紀了,我那時候一直以為他們是在回憶以前的老歌,然後老歌的歌詞裡有「歐啦啦~歐啦啦~」。

以前好帥氣的小馬哥

昨天晚上在看電視的時候,轉到一部動作片。我對這種片沒有什麼特殊喜好,但跟我一起看的人剛好是愛好者,所以就定在那台了。那是一部洋片,裡面唯一的東方面孔因此非常的顯眼。雖然是跟我印象中的造型很不一樣,但是我左看右看了幾秒,還是覺得這個就是周潤發,那是那部什麼武僧的片。我看幾分鐘就忍不住脫口而出,說他幹嘛去拍這種片,這根本不是適合他的片啊! 當年那麼帥氣的他幹嘛理個平頭來扮這個怪裡怪氣的武僧啊! 要拍動作片,他實在是適合拿槍不適合在那裡比手畫腳。我看不到五分鐘就睡著了,而且睡超熟的。

2010 Eurovision

2010 Eurovision 冠軍影片(點我)

今年 Eurovision 的冠軍是德國。我想我還滿英國化的,在看結果的時候,我的反應,不管是哼笑一聲,還是心想:「欸,不在裡面欸!」的各式反應,驚人的跟 BBC 的主持人葛拉罕一模一樣,連我在想某國報分數的那女的聲音真是有夠低的(就是義大利人的那種喉音),葛拉罕馬上就在模仿她的深喉嚨音。英國照例拿了最後一名,所以我的情感寄託都在比利時代表上。比利時的表演非常非常簡單樸實,完全比利時風格,就 一個男的在台上自彈吉他自唱(影片最後他的跺腳讓我想到六人行的 Joey 怎麼利用憋尿增進自己的演技)。這好像是我這幾年第一次看到比利時進決賽,而且出人意料的拿到很前面的名次。

沒有什麼驚喜的 Eurovision,第二次以後看都是為了看一下歐洲各國流行什麼。我的印象之一是,黑海週邊的國家喜歡高音轟炸的歌手。印象之二是,以色列每次都派長相嚴重犯規的選手出賽(嗶嗶),特別是女的,都會讓我在腦中自己幫她配上斜揹的 Miss Israel 紅布條,但是我們實驗室有愛收以色列人的傳統,普通的以色列人根本完完全全不是長那樣。挪威報分數的那個主持人跟我心目中「千禧三部曲」的男主角很類似,特別是他閉上眼睛的時候,丹麥報分數的那個主持人也有一點點類似。沒想到我對北歐人的長相這麼有概念,哇哈哈。我有看過電影版的預告,我的媽,那個男主角應該是以演技取勝吧,但重點是他長得好像一個我認識、但我覺得他的行為很噁心的人。我看了那個預告片,心裡違和感好重,那個人的噁心行逕又一一湧上心頭。我真的不該手賤去點的。

整個 2010 Eurovision 讓我最震撼的是,這個冠軍,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才 19 歲。我還以為她 29 勒,看起來真的好熟......






中文譯者太好造成的兩難

花了幾個晚上睡前的時間把「千禧三部曲」的前兩部看完。我現在對熱門書都很謹慎,所以也都不會在第一時間買,而且因為積太多書沒看,所以通常買了也會堆個一段時間才看。這兩本書是我在臺灣訂,然後帶回英國來的。

這兩本書有多好看,這個很多人都寫過讀後感,所以暫且不表。我比較想說的是,那個譯者顏湘如先生*的譯筆真是太棒了。這個三部曲的故事非常複雜,可能是我看的偵探小說不夠多,但是我之前沒看過支線這麼多這麼複雜,而且幾十個人名都這麼難記的故事。還好這個譯者的文筆非常簡潔明瞭,該用形容詞和成語的時候又用得非常漂亮。在我閱讀這兩本書的過程中,好幾次都在讚嘆某處實在是譯得太好了,還會把那一句重新再讀一次。他的譯筆非常適切文雅不說,該好笑的情節還是很好笑,讓我多次在半夜一兩點忍俊不住哈哈大笑。這真的是非常美妙的閱讀經驗。

我在訂這兩本書的時候,其實心裡有小小的抱怨一下,書打完折還是好貴,但這兩本書的內容加翻譯,堪稱是我這幾年在臺灣買過最值回票價的書。這當然還要謝謝編輯,雖然我還是有發現有排版錯誤,但實在是暇不掩瑜,這算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成果了。(小聲說:如果今天這是時報出版的,肯定會更難啃,搞不好我放三年都不會想看完。)

我知道臺灣出第三本了,我真的好掙扎啊...... 我現在就想看第三集,而且英文版新書折合台幣不到兩百元。但我又好想買顏湘如翻譯的書啊! (我還去找了一下他翻譯過的書,想看有沒有我感興趣的) 我剛已經訂了英文版第三集和第一集(第一集現在只賣 £2.99),不過我想,我回臺灣還是會去買中文版第三集吧...... 可以對一下英文版,看看英文會不會進步。

* 我不知道譯者是男生還是女生,但先生總是尊稱。






布朗辭職

布朗首相在三個小時前宣佈辭去首相,並向女王推荐保守黨黨魁卡麥隆接任首相。

上星期四是英國大選。英國選舉不像臺灣會訂在週末或放假,他們就是訂一個平常日的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為投票時間,然後徹夜開票。據我所知,不只是英國公民,連歐盟和 Commonwealth(大英國協,基本就是那些以前被英國人殖民過的國家)居住在英國的公民都可以投票。不過非英國公民的話就只能投地方選舉。我的德國同事就有去投。劍橋今年選出來的國會議員是我們卡文迪西實驗室的科學家,我們系主任還特別寄公開信祝賀 'our very own Julian Huppert on his election as MP for Cambridge.'

我德國同事前幾天跟我說他們德國電視台有播一個台灣做的,關於英國大選的影片,問我台灣人對英國大選怎麼這麼關心,還特別做影片。我跟學姐討論了半天,猜說大概是全民大悶鍋模仿了誰。講到這裡,學姐就說全民大悶鍋上次模仿章子怡跟她男友在海邊摸屁股之類的片段,她說是巧克力演章子怡,九孔演章的男友。我說,九孔不是很常模仿女的嗎? 應該叫他演章子怡,然後郭子乾演章的男友,郭子乾摸九孔屁股幫九孔抹油才好笑。我們兩個講得興致好高昂,後來卻發現我德國同事講的不是全民最大黨,而是這個(建議下面的相關聯結可以點來看,還滿好笑的)。我跟他說這是蘋果動新聞,也不是特別關心英國大選,他們只要是重要新聞都會做動新聞的。他回家問了他的香港女友,發現香港人覺得蘋果日報跟太陽報同一水準。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說,我比過報,同一則新聞,蘋果下的標題比中時或自由中立多了。如果蘋果跟太陽報差不多,其他臺灣報紙連太陽報都不如。(掩面)

選舉結果出來,保守黨拿到最多的席次,工黨其次,自民黨第三。英國是內閣制,制度跟臺灣很不一樣。人民選的是國會議員,而不是首相。能拿到超過半數席位的政黨才算多數,才是執政黨,執政黨黨魁即是首相。像這次選舉的結果,雖然是保守黨拿到相對多數席位,但因沒有過半數,所以需要跟其他政黨合作、組聯盟。這幾天,保守黨都在跟自民黨談。

這個選舉結果讓事情變得非常的吊詭。保守黨的路線是中間偏右派,基本上是天龍人的黨派。工黨和自民黨都是偏左派,自民黨甚至聲稱自己比工黨更左。由於自民黨黨魁克雷格自己說他覺得他應該先跟拿最多票的保守黨談聯盟,畢竟保守黨受到最多人民的託付,所以這幾天自民都在跟保守黨談判,但昨天又一度放消息說他們也在跟工黨談。這事對我來說好怪,他們明明是拿第三名票數的啊,怎麼變他們在決定這個國家的走向。

再來,自民黨一直希望改革英國的選舉制度。英國的國家選舉制度跟我們選縣市長差不多,但自民黨說這樣他們小黨沒生存空間。比如說這次的選舉,他們拿到全國 23% 的選票,但只獲得 9% 的席位。他們想要改成所謂 P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ve)選舉制,這個顧名思義就是把席位依選票數做分配(當然還有一些可以選第一第二順位候選人的配套措施,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至少會是人民的第二選擇)。因為這是他們最大的希望,所以就拿這個條件來談聯盟。這件事很怪啊,絕大多數人民投票不是把「選舉制度改革」放第一優先考慮的因素吧!

最好笑的是,工黨的確有把選舉制度改革放在政見裡。但是克雷格主要談判的對象是保守黨,而保守黨壓根就不想考慮這種依選票數分席位的做法。為什麼勒? 就舉這次的選舉各黨拿的票數為例:

保守黨 10.7 million
工黨 8.6 million
自民黨 6.8 million

左派拿的票顯然高出保守黨許多。要是改成 PR 制度,那大多數的時候都會是僵局國會,人家要找政黨聯盟的時候,長遠來看,就政策面和政黨路線來說,誰要找保守黨啊? 這裡可是歐洲,左派比右派多是不爭的事實。今天自民黨跟保守黨聯盟,對他們自己將來的選票肯定有影響的。我不太相信會投自民黨的會喜歡保守黨的路線。

生活在劍橋,週圍的人偏左派是一定的。之前在說保守黨是天龍人的政黨的時候,學姐就說我那英國爵士老闆應該是支持保守黨的,我就說,不可能,依我老闆的格調,他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背景支持保守黨。果然一選完就聽到他很焦慮的說:'(This is) A loss of the country.' 昨天布朗首相辭職的消息一放上 BBC,我們辦公室馬上就傳來嘆息聲:'He's voted out not because he's at fault. It's simply because he doesn't have a pretty smile.' (他輸掉選舉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沒有帥氣的笑容) 另一個英國人則是很緊張的說,他走了那誰來當首相啊?

我上一篇就談過英國媒體的置入性行銷。不知道為什麼,英國媒體很不喜歡布朗(當然布朗也很不喜歡他們)。即使是身為一個外國人,看報紙的時候都嗅得到那種太過火的氣息。這些英國媒體對待布朗,就差不多跟統媒對待陳水扁和自由時報對待宋楚瑜一樣。我即使很不喜歡宋楚瑜,並且絕對不會把票投給他,但自由時報當時整個民意論壇都在罵宋楚瑜的那個誇張態度,讓我極度反感。英國媒體會醜化布朗、捧卡麥隆的,首推太陽報、Sky news 和福斯新聞網,其他的置入性行銷則是連質報都淪陷了。我在 BBC 的論壇上看到的:The way Brown was treated by Tories media was disgusting. 沒錯,連我這個外國人都看不過去。

卡麥隆就任首相的第一場公開演說 (這是所謂的天龍人口音 - 這是英國人說的,我不會分)

開票那天,BBC 在泰晤士河上辦遊船晚宴,訪問政商名流對選舉的看法。一個女的就說,她希望卡麥隆當首相,「因為他看起來很嚴肅,長得不錯,很有統帥相(presidential look),對家庭很好,所以也會對國家很好」我聽了忍不住翻白眼,這是英國馬英九吧! 也難怪有人叫他 Mr. Camera On。依這種邏輯,下次選舉,工黨再拿回政權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目前工黨接任黨魁呼聲最高的是 David Milliband。那天 BBC 就問一個男的名人說他希望誰接工黨黨魁,他就說 Milliband。BBC 就接著問說是哪一個,因為工黨有兩個 Milliband。那個男的馬上說:「比較帥的那一個!」- 那就是 David Milliband 了(這是英國人標準,在我看來,其實差不多,兩個都滿普通的,大家可以孤狗一下,另一個好像叫 Ed)。

BBC 的 Have Your Say 可以說是英國鄉民論壇。英國鄉民戰力也非常強,時不時有英式嘲諷的話可以笑一笑。這邊跟批踢踢八卦版真的很像,戰媒體很平常(像是某些保守黨選民發的意見馬上會被指出:你剛看完太陽報吧? 太陽報是八卦小報,以第三版全版裸女照出名),而且也很愛戰南北。在英國,基本上就是越往南的越愛投保守黨,越北越偏工黨。我以前有一個英國屋友,跟我說在英國,越往北,人越友善。我還回去查了一下地圖,看他出身的伯明罕在南部還是北部。跟大家報告一下,伯明罕在南部,所以他的話是可信的。這次大選,工黨在蘇格蘭拿了 58 席,保守黨只有一席,我看保守黨連在那競選的意願都沒有吧! 蘇格蘭人就說,保守黨顯然不能代表他們蘇格蘭人的意見,英格蘭鄉民就說,反正你們自己有蘇格蘭國會了。

(剛看到這兩個,超讚:

At 9:53pm on 11 May 2010, Watch and Learn wrote:

"Prime Ministers should be voted into 10 Downing Street by the people of Britain, not because their party has stitched up some deal"

David Cameron - Campaiging in Essex, 24th April 2010


另一個:At 9:54pm on 11 May 2010, davidbrent wrote:

At 9:43pm on 11 May 2010, CP wrote:

Provided the deal is signed, this is my dream government. Conservatives can look after the economy. Lib/Dems can look after the social needs.

-------------

Then again, we might have the Tories looking after the non-doms and tax-avoiders and the Lib-Dems looking after the nuclear deterrant. Or did you mean the kind of dream where you wake up in a cold sweat screaming "how could we have been so naive...")

看了幾天英國鄉民的發言,我想有一件事滿確定的,那就是柴契爾夫人是真的臭了。怎麼以前臺灣報紙都沒說,我完全不知道英國在 1980 年代過得那麼慘。有英國鄉民就說,真沒想到人們的記憶會這麼短暫(原來這件事是全世界都一樣),讓保守黨上來讓大家恢復記憶吧! 我突然想到,我的房東太太告訴我說,保守黨執政會把大家帶回到五十年前。我之前一直想說,保守黨上一次執政,不是十八年前的事而已嗎? 怎麼會是回到五十年前? 我現在終於明白她的意思了......






英國大選馬前炮


這個星期四就要英國大選了。上週末跟我房東太太聊了一下,她非常的喪氣,因為根據民調,布朗一直落後其他兩黨的領導人。她說,有些人就是喜歡看那種長得帥、上電視好看的人,根本不在乎做事的能力和政見(我覺得那個自由民主黨黨魁最近上電視顯然有特別設計過造型,而且還瘦好多,就變滿帥的,又有精神。不好意思離題了......)。我聽了哈哈大笑,跟她說這個臺灣也一模一樣。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們臺灣的,雖然政見和做事能力比不上英國,但即使現在年紀都一大把了,賣臉還有人捧場,而且還會賣肉、露奶和裝娘,這可是英國遠遠及不上的呢。我安慰了房東太太一下,說我對英國人民還有那麼點信心。她說她希望大選的結果能證明我是對的。

我做的判斷是從一些選民接受街頭訪問得來的。英國經濟一直起不來,但是布朗的支持速率也沒有急遽下降,原因是大家都知道這人木納是木納,那至少是會做事的;他也許沒辦法比現在好上更多,但也不會壞到那裡去。非常保守的英國人非常謹慎的不願意很快選另一邊。他上星期在麥克風忘了關的情況下,說了工黨一個女支持者 'bigoted'。不暪各位,我看到新聞去查了一下字典,給德國同事看這個新聞的時候,他也默默的回去查了一下這個單字。我是覺得這個字好像還好,這些英國人不知道臺灣政客都是洋洋得意的公開說:「我把你們當人看」的。

我本來其實不是很理解英國這兩大黨的差別,直到我看到統計數字,說,全英國最有錢的那 5% 的人裡,有 70% 支持保守黨;再加上保守黨黨魁卡麥隆常被貼上上流社會標籤,我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出身上流社會當然不是原罪,不然他以前因為家世背景受過的特殊良好待遇幹嘛不拿出來抱怨? 這樣的背景,就算是本人心地非常善良,還是很難體會一般人的困境。不要說這種上流社會了,我一個朋友家境也不過是小康,但在我們談起社會弱勢家庭的孩子可能沒錢補習、得去打工,可能家庭有問題,根本沒能給他一個安心讀書的環境,他們考大學的時候,當然很可能考得比那些什麼都不用擔心的幸運孩子差,而這些可憐的孩子可能因此上了要付比較多學費的私立學校,而那些幸運的孩子卻唸學費低廉的公立大學。這位家境小康的同學馬上很神氣的說:「他們家境不好,本來就更要奮發向上!」這種人,就算心地再善良,也不會理解,這世界上的幸福只有一種,但是不幸卻有千千萬種的道理。我本人是絕對不會把票投給既得利益家庭出身的候選人的。

卡麥隆自己當然也知道一般人都怎麼想,所以當然很注意這方面的形象。我前幾個星期看到的街頭訪問,一個選民先說:「卡麥隆非常的平易近人」,下一句話接:「不過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真是好樣的。我今天一直在懷疑英國報紙也有置入性行銷。上個月的某一天,至少有兩、三份質報(包括金融時報!!)同時在非常醒目的版面刊登非常大一張卡麥隆騎腳踏車上班的照片。我承認我有被那張照片打動了一下。但我另一個同學跟我說,卡麥隆每天都騎腳踏車上班啊! 我今天想起這件事的時候,突然有點警覺那照片是置入性行銷,不然他每天騎腳踏車上班,各報怎麼會不約而同在那天放他騎腳踏車上班的照片? 更何況那也不是他那天唯一的公開行程。更恐怖的是,每家報紙放的他騎腳踏車的照片是不一樣的角度和鏡頭!!! 英國的公關業真是發達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我今天又在衛報看到一張跨頁的(非廣告頁!)卡麥隆慢跑的彩色照片。我看了就忍不住笑了。我第一個有印象的,會慢跑的總統是柯林頓,那時候還有慢跑鞋推出一款說是柯林頓愛穿的球鞋。然後現在是全球的這種政客都慢跑了是吧! 哪天連游泳一起來的話,這件事就是臺灣領導全球啦! 未來想當總統的要開始培養慢跑的習慣嘿!

我現在在準備看英國大選跟我對英國選民的期待差多少,就可以知道我生活的世界離真實的世界有多遙遠。 :-)

P.S. 今天卡麥隆去炸魚薯條工廠參觀拜票,電視上看起來就是很親民的在吃薯條。他的公關團隊真的是超強的。






290410 小記

Quote
''Taiwan's open political system is a sweeter still for disproving the myth that Chinese cul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democracy.''
- David Pilling, Financial Times, 29th April 2010

今天看報紙看到專欄文章講到亞洲的民主,有一小段提到了台灣。我好想把 'myth' 這個字用紅字粗體標出來!! 這個歪果人還真是對亞洲有一定的了解。我很討厭聽到人家說華人就是不適合民主。聽到誰說這句話,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個性、平常的言論是什麼樣的,我就算不認識這個人也可以略知一二。

大家都有言論自由,但是不要自己有奴性也以為別人跟他一樣。謝謝。

懷舊書單
看了一下博克萊的「秘境入場券」折扣活動的書單,我的媽呀,有沒有這麼懷舊啊! 絕大多數都是我二十多年前看的書啊!! 光看「散文」那一區,其中有幾十本我家都有!! (很多還是我媽年輕時候買的!!) 謝謝這個活動讓我知道這些書都還有在印,有的連封面都沒換!!!

像是琦君的散文,什麼「千里懷人月在峰」的,我家每一本都有。夏元瑜的書,我家也是全套。看到「窗口的女人」的封面,我馬上就聯想到廖輝英。我國小高年級到上高中前很迷廖輝英,她每一本小說我都有買。我從小就喜歡中年男人,「朝顏」一書的男主角唐覺是第一個,哈哈,連許願都許拜託讓我長大以後能夠遇到唐覺這種男人,哈哈哈。

我有空要再來看看那書單,太精彩了。

'Try 1960.'
為了申請簽證,去銀行請辦事員幫我印帳戶的紀錄。他公事化的問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和地址確認我的個人資料。我就說了出生日然後月然後年。聽到那個年,他猛然抬起頭,楞著看了我一眼,然後才又低下頭。不能怪他,在歐洲,連華人都以為我比實際年齡小十歲,西方人哪看得出來。

回來說了這事,某人說:'Try 1960.' XDDDD。






哦不,我的信念!

今天為了簽證申請到鎮上的銀行辦事,經過 Lion Yard 的時候發現繼 Galloway&Porter 之後,鞋店 Faith 也要關門了! 哦不!!

我之前一直有一個迷思,就是臺灣的東西比英國便宜,覺得臺灣的鞋子都比歐洲的花俏有變化。即使是之前多次去法國,這麼淑女這麼有女人味的國家,他們鞋店賣的鞋大多很粗氣,比如說涼鞋都是非常粗的帶子組成的,然後顏色多是黑色或類土色的咖啡之類的。我對英國人的品味比對法國人更沒有信心,加上這些年為了省錢,就很少逛街,要買鞋也是回台灣買。一直到不久以前才發現我錯得有多離譜。

我非常非常的愛鞋子,我很少很少買衣服,但是看到鞋子就毫無招架之力。但是不知道是我的腳型跟絕大多數台灣人都不一樣還是怎麼的,最近十年,我在台灣沒有買過好穿的鞋。我的鞋可都是在百貨公司買的,都要兩三千以上,也不是很便宜的鞋,但怎知臺灣的鞋底越做越薄。我妹還跟我說她發現有鞋店賣的鞋,鞋底拿起來裡面居然是紙。我聽我妹這樣說,根本不意外。我的腳底多年來都有運動傷害,有一根埋在肉裡的筋扭到了,但因為它實在是處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就非常難治。我連從計程車上跳下來都會痛一整天了,不要說穿底很薄的鞋走路,沒多久就痛死了。這十年來我在臺灣買的鞋,鞋底越來越薄之外,型也越來越不合腳。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就算墊再多的橡膠鞋墊,穿在臺灣買的鞋(包括一雙 Nike 的慢跑鞋!!! 這雙鞋底薄得要死,不要說跑步了,我拿來當走路鞋的,穿起來比高跟鞋還痛!!! 爛死了!!!),都是穿個二十分鐘腳底那根筋就開始痛。


我到前兩年才開始在歐洲買鞋,我發現他們賣的鞋,鞋底看起來再薄,穿起來都比臺灣的鞋底厚,也都不會讓我的腳痛。我前幾個月在 Faith 買的高跟鞋,好穿得要命。定價 55 磅,打完折 35 磅,這價錢跟臺灣百貨公司的鞋差不多吧! 雖然第一次穿的時候還是會磨腳,因為我的腳前端骨頭比較寬,不過頭一次穿磨腳這點我還能接受(我的標準真的很低吧!),除了運動鞋外,我在臺灣買的鞋也沒哪雙一開始不磨腳的,反正穿新鞋出門我一定自備 OK 繃。穿 Faith 的高跟鞋還比穿在台灣買的 Nike 慢跑鞋舒服,真的超誇張的。Faith 的高跟鞋真的好好穿,我以前根本不知道也不相信穿高跟鞋也可以有這麼舒服的時候。可能我的腳型比較像英國人吧! 而且出乎意料的,我發現英國的鞋比法國的鞋有型多了!

才在開心我終於可以穿舒服的高跟鞋了,劍橋的 Faith 就要倒了! 這到底是什麼世道啊!!! 我今天去,看中一雙打三折的紅鞋。其實我比較希望後面鞋身是包覆的,不過褲子都會蓋住那裡也還好,而且打完折才十五磅,根本比臺北很多路邊攤還便宜。因為我只是趁中午休息時間去鎮上辦事,拎個新鞋盒回辦公室很怪。我就跟店員說,我先付錢,然後明天我辦完簽證再來拿貨可以嗎? 她就說她們公司規定不行,因為怕我鞋放在那,而她們店出什麼事第二天就沒辦法給我鞋。真是快昏倒,一般不是怕留了貨不付錢的嗎? 英國人實在是很妙。






Goodbye My Love

昨天去市區的時候,一路春光明媚,一邊騎車一邊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能生活在劍橋真好。沒想到在 Sainsbury's 前停了腳踏車,照例要到 Galloway&Porter 書店巡田水的時候,發現他們窗戶上貼了廣告說 Closing down sale。看到這個我心都涼了。我在劍橋五年,日子過得非常的單純,絕大多數的時候,要不在實驗室,就是去超市買菜,買菜的時候一定會順便到 Galloway&Porter 書店看看買買。

我這些年對歐美作家的認識都是拜 G&P 所賜。總是在他家看到沒看過的作家的書就回家查資料。G&P 進書沒有一定,但總是有驚喜。我窮得要死,但 G&P 多年前每本 1.99 磅現在就算漲價也是 2.99 磅這種價錢,偶爾要把某個作家的書全搬回家也不會太心痛。我對這家百年書店是滿心的感激與敬重。

昨天發現他們的關門大拍賣,老闆說他們錢燒完了,而且連倉庫和 ebay 上的拍賣也都不會繼續營運,我心裡一陣酸楚。就像是一起度過了美好歲月的好朋友要離開了一樣。我心裡還在期待他們哪一天會進一些我很想買的書,還在期待他們再進他們以前有進但我錯過了的書,怎麼也沒想到有這麼一天。總是覺得書店開在那裡,都是有希望的。

因為以後再也買不到他們的書了,我很努力的從他們書架上搬了一堆書。現在架上的當代文學書,我想買的早都買了,所以就專攻經典文學。這些經典文學長年都在他們書架上,我總是覺得反正都在那,不急,怎麼想得到他們也有關門的一天。昨天買了七本,今天下午先買了八本,兩小時後又買了四本,兩天就買了十九本。從小我爸就說全世界沒人比我笨,會把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課外書上。別人大概都是買衣服特價時殺紅眼,我都是在買書這件事上。這個藍皮的經典系列 Wordsworth Classics 排版非常好,我能想像的好排版差不多也就是這樣了。我之前買的一本企鵝版「傲慢與偏見」就很差,根本沒有行距可言,字都擠在一起,害我每次拿起來看幾個字又放下。Wordsworth 不僅書的品質好,連價格都漂亮。G&P 和 Amazon UK 都是一本 1.99 磅,G&P 的關門大吉大拍賣打完七五折後一本差不多 1.5 磅,我買了快二十本還不到兩千台幣。

戰利品:(這是我的書櫃一隅,不是書店的)

** 珍.奧斯汀的作品
- 曼斯菲爾德莊園 Mansfield Park
- 勸服 Persuasion
- 諾桑覺寺 Northanger Abbey
- 艾瑪 Emma
- 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 布朗蒂姊妹的作品
- 簡愛 Jane Eyre
- 咆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 維萊特 Villette

** 狄更斯的作品
- The Old Curiosity Shop
- Bleak House
- 偉大期望 Great Expectation
- The Pickwick Papers
- 塊肉餘生錄 David Copperfield

** 費茲傑羅的作品
- 夜未央 Tender Is the Night
- 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 and Other Stories

- Lorna Doone
- 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 湯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
- 湯姆歷險記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買珍.奧斯汀的作品算是生活在英國的人會做的事,不過我剛發現這個版本的出版社,有把她的書結成套書,精裝本在亞馬遜上只買 6.99 磅。一時衝動就會這樣,算了,也沒差多少錢,要給亞馬遜賺不如給對我有恩的 G&P 老闆。「簡愛」和「咆嘯山莊」,我小時候都讀過,而且還常會把這兩本連同「蝴蝶夢」,三本書的情節全部搞混在一起。之前在讀「心塵往事」的時候,書中不斷的提到那個孤兒院的孩子常常在讀「簡愛」,就讓我一直在想要把這本書重讀過。

我本來其實沒有要買狄更斯的。我國小四、五年的時候常常讀他的書,對「雙城記」的感觸好深。但是長大以後,不知怎的就刻意避開他的作品,也許是潛意識裡就是想避開黑暗的世界。但是昨天晚上在查 Wordsworth 各本書的書評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寫狄更斯某本書書評的讀者說:「在我過去四十五年的歲月,我總是刻意避開狄更斯的作品......」我一看,心裡想,我也是欸!(雖然我是沒到 45 年那麼久啦,這個要澄清一下) 結果腦波比較弱的我就看了一堆狄更斯的書評,然後今天就買了一堆。他的書都好厚,應該會看得很過癮吧! 我沒買「孤雛淚」和「雙城記」,因為小時候看「孤雛淚」的時候感覺不是很好,「雙城記」的話,我也不知道,當初很喜歡,但沒很想買。我買的這幾本狄更斯,只有「塊肉餘生錄」是小時候看過的,我還記得當時覺得好好看,還看到哭。

我腦波真的滿弱的......我會買 Lorna Doone 只有一個原因,我就站在這本書旁的時候,有兩個英國女生走了過來,其中一個女生特別來找這書的,另一個女生則是說她 1990 就看過了。我就想說,那這本應該是英國人的經典吧! 我應該看看,所以就買了。會買「莫泊桑短篇小說集」這件事更好笑。我有先看到這本書,心裡在想要不要買。走到旁邊冷靜了一下之後,決定不買,結果架上的書看一看又剛好回到這本書附近,發現這本書本來有三本,現在只剩兩本,顯然有其他人拿了一本...... 結果我就買了。(眾人無言)「湯姆叔叔的小屋」我小時候讀過,超感人的故事,讓我看到哭。我本來沒想買「湯姆歷險記」,覺得這是青少年讀物,是看讀者書評說這本書在寫當時的奴隸制度,比起現代人會的那種寫法,馬克吐溫的寫法讓人舒服多了。我就是莫名其妙被這句話打動了。

再加上我本來還沒看的書,我想我一、兩年都不用買書也看不完。

Galloway&Porter 的關門大吉大拍賣會持續兩星期,確切關門時間還沒有定。想起來真是感傷。我想我這兩個星期沒事就會去走走吧!






我愛看石黑一雄的書

「我輩孤雛」是我看的第一本石黑一雄的書。這本書 2002 年在台灣出版後,我多次因為那個黑白封面和這個書名帶給我的沈悶與呆板感而與它錯身而過。多年之後,還是因為英國書店好愛擺這個作家的新書 Never Let Me Go (別讓我走),才想說這個作家的書這麼暢銷,還是看看吧,才勉強的借了「我輩孤雛」來看。沒想到一看,整個驚為天人! 開始翻就完全放不下。我很多年沒看到這麼古典氛圍的書,這個書的背景在 1930 年左右的上海租界;所謂成功的說故事者,就是有把人帶回到過去那個時空的超能力。書中主角是一個私家偵探克里斯多夫‧班克斯,少年得志的他,最想解開的謎,就是在他幼年時失蹤的雙親。很多書的前言很多,但石黑一雄的書一向是不會讓人覺得前面要花太多時間進入書的節奏;他是那種會從一開始就一直丟出重要情節的作家,像個會一直從帽子裡變出花和兔子的魔術師。我想不出有哪一個作家,跟他一樣是會從頭到尾一直生出重大情節,好似很怕讀者會覺得冷場似的。他的書基本上都會有謎題待解,很像不明說的懸疑小說。

我個人非常喜歡「我輩孤雛」,即使這本書的故事也許不是會讓人覺得非常有深度或讓人有所省思的那種,但它的好看度,在我看過的書裡是排非常前面的。我看的是中文翻譯,翻得不錯,很流暢,而且用字遣詞的掌握有考慮到書的背景和原作者的用心。

「長日將盡」是石黑一雄拿到布克獎的作品。我當然知道這部電影,但我那時候不知道這是石黑一雄的作品! 石黑一雄其實是日裔,六歲的時候全家移民到英國。我不知道是因為日本人的民性跟英國人就是有些相似還是怎樣,但是石黑一雄把英格蘭人那種有點怪怪的又難以言傳的感覺刻劃得好傳神。因為背景的關係,這本書全書籠罩著一種很悶的氣氛,但這種悶又不是讓人讀到很悶的那種,讀來反而會覺得這種悶很妙。這本書可以對照他其他兩本寫日本戰後的書一起看:「浮世畫家」和「群山淡景」。「浮世畫家」是描述一個老畫家回頭審視自己的一生以及那個軍國主義的時代的故事。「群山淡景」的主角是一個女兒自殺的日裔移民老太太,藉由回憶自己當年的好友來說自己的故事。「群山淡景」非常有梗,好多情節的氣氛都好怪,我看完之後才聽說衛報把這本書列為「十大鬼故事」。這本書很薄,但情節非常豐富,我一路被嚇到一百八十幾頁(原文版),結果最後幾頁還有大雷!!

「別讓我走」是他這幾年頗為暢銷的書。講的是在未來有一間複製人學校,學校裡的孩子都是為了他們的本尊而活,本尊需要他們的器官的時候就......(默)。這本書頗受西方人的愛戴,但我覺得還好。他整本書都在講這些孩子的生活細節,因為他們也是人,過的生活其實跟你我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在學校裡的生活跟臺灣的寄宿生差不了太多,同學間的感情和爭吵就跟一般的年輕人一樣。如果他就是要表達複製人跟一般人是一樣的,所以也是值得被珍愛的,那,就是這樣了。這本書的情節,我覺得非常普通,不凡的是這個故事的背景,讓這些尋常小事變得好像很特別。我自己的觀察是,他很擅長寫年少的友誼,也許這對他來說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所以這個主題在他的書中常常出現。「別讓我走」如是,「我輩孤雛」亦如是(「我輩孤雛」裡的那段孩提時的友情總是讓我一直想起愛蜜莉‧諾童的「愛傷害」)。

他的書我就剩最新那本和 the Unconsoled 沒看過了,the Unconsoled 沒看是因為這本書有點難找又有點貴,最新那本猶豫很久沒看的原因是書評好像不太好。不過我打算忽略書評了,因為我發現我最喜歡的「我輩孤雛」被罵死了,我沒那麼喜歡的「別讓我走」倒是好評一面倒。那些西方人還很愛看他寫日本戰後有奇怪觀念的老人家,我是因為「群山淡景」很有梗所以還滿喜歡的,不然我對那個有奇怪觀念的日本老先生不斷出現在他不同的書裡,感覺還有些厭煩。西方人不喜歡「我輩孤雛」的原因據說是覺得情節不合理。的確是有些情節我也覺得過於巧合,但是他丟出來的那些兔子和花,讓我還是看得很過癮啊! 這本書的最後,有讓人不太舒服的地方,但他也沒有多加描寫,就點到為止,這個「止」的藝術我覺得他也掌握得很好。有一件事還挺有趣的,「群山淡景」是他的第一本書,在這本書裡他大玩「不可靠的回憶者」,結果大家看他其他的書也會一直想,這個人的回憶/敘述是不是有問題,但是他幾乎每一本書都是靠主角的回憶撐完一本書啊!(笑)

除了「群山淡景」之外,我看的都是中文版。我上個月看完「群山淡景」,我就決定要慢慢把他的原作都搬回家,因為他的英文好簡潔好古典,而且不管寫什麼都很快進入正題,看了好舒服。只是我看了亞馬遜,都好貴呀...... 新書都要四磅以上,我下不了手。本來有看到一本不到三磅的「長日將盡」,我只放到購物車,沒馬上下訂單,第二天賣家就把那本書拿掉了,哭哭。






「抹布女孩」是我心中的經典!!!!


其實兩年前我弟就給我「抹布女孩」了,但是可能是因為這名字實在是太不稱頭,看片名完全看不出什麼鬼,我還是最近看了 Buzzer Beat 才認識了北川景子,雖然我沒有很喜歡 Buzzer Beat 裡的北川,但至少看完 Buzzer Beat 後我是認識這個人了,才抱著姑且一看的心態看了。

完全沒想到這麼好看!!!!! 好看到我會把它列入我心目中的經典之一!!!!!

放開心

這幾天看了很多對以一首 I Will Always Love You 而爆紅的小胖子的意見。我真的不知道某些臺灣人是怎麼了。自己不喜歡就算了,只會在那酸啥不看好會紅多久或是只能唱英文歌不能發華語專輯之類的話。他也才幾歲,還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還有無限的可能,自己目光短淺什麼都只看臺灣,有人紅了不酸就不舒服的樣子。這個天上掉下來的爆紅應該是他經紀公司的重大考驗,我還滿期待看他們會怎麼做、怎麼培育他的。這種國際知名度根本是可遇不可求的,臺灣人的國際=中國的觀念突然受到了衝擊;這些本來還在想大中華地區的經紀人想都沒想過他們的理想還沒成真,就要一步跳到國際去了。

我就不太理解,對這個根本跟我們生活沒交集的人抱著祝福的心態是這麼困難的事嗎? 人家誠誠懇懇的在舞台上唱歌,在很多人覺得他這首歌唱得很好之際,有些酸民就是在幫他擔心未來紅不久,揪感心欸哦!

來這邊唸書的臺灣學妹,來了一年多,每次跟我說話,都會問:「那個 XXX 真的很厲害嗎?」XXX 是我們實驗室的不同人的名字。一開始我也沒多想,但兩三次後,我就覺得,你每次問這個是什麼心態? 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別人很強,我也就是努力我自己的部份,讓自己也不會比較差;別人就算不厲害,我也不會變厲害。上次講到實驗室一個女生,她又問,那個女生是不是真的很強。我說,雖然她志不在做研究(六月就要去當律師了,你還要要求她什麼?),但都跳級跳超過五級了,英國政府還派專人去幫她做鑑定,二十歲己經是劍橋博士後了,這個很厲害了,她的履歷表是非常漂亮的。學妹就在那跳針說啥很多人都能跳,只是自己不想跳,只是自己不想提早唸(人家跳五級欸,大姐)。又說啥像我們這種唸前幾志願的,功課都比大多數人好,所以其實都能跳的吧!(能不能跳級不是這樣看的吧) 最後還突然冒出一句:「本來就是很多人能跳自己不想跳,不然,妳覺得馬英九那兩個女兒不能跳嗎?」雖然她會在我中午一邊吃飯一邊看金融時報的時候,很開心的跑來跟我大談陳致中大學畢業後都沒工作之類的話題(我就低頭猛吃飯,她就一直談臺灣政治),但在講這種世界級的天才的時候冒出這句,還是讓我非常的傻眼。我又不認識那兩個女人,她們能不能跳級干我什麼事啊! 能不能跳級是我或她嘴上說說就可以或不可以的嗎? 都唸到劍橋物理博士班了,根據事實說話,而不是一堆「我覺得」或不要去做一些不存在事實的假設有這麼難嗎? 我從此很避免跟這女人說話,跟這種層次和心胸的人說話只是浪費我的時間。

我自己也不是沒有負面情緒的人,但至少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會自己覺得很丟臉,覺得自己這樣不可以,討厭自己小心眼,更不要說讓別人發現我是個會嫉妒別人的人。

稱讚別人、承認別人的優點、祝福別人,絕對不會讓自己少一塊肉的。而且,相信我,正面的想法其實是會讓自己心裡更舒服點的。






酪梨沙拉


食材:酪梨、香菜、醬油、泰式甜辣醬、檸檬

上上個月買了一盆香菜回來種,買回來一個多星期,澆了一次水,大概是我澆太多了,整盆香菜三天後全死光。我不死心,又買了一盆,有了前車之鑑,澆起水來都小心翼翼,還好這次種活了! 這種小事認真起來,做成功還是很令人開心。

我買來的香菜盆栽上,有酪梨食譜建議:把酪梨切塊,混香菜葉,滴幾滴檸檬汁,再灑上紅椒粉 (Paprika) 就完成了。我那時候家裡沒有紅椒粉,那時候也不知道紅椒粉的味道(後來特別買了一罐來嚐味道),只能拿手上有的東西來試。

我很喜歡吃酪梨,曾經在大減價的時候一次買了十顆酪梨回家慢慢吃。這東西吃起來沒啥味道,但沾醬油吃就會變得很鮮甜。看到原來可以加香菜葉和紅色的香料,我把酪梨切塊,丟幾片香菜葉,倒一點醬油,加一點我很愛的泰式甜辣醬,再滴幾滴新鮮檸檬汁~~我覺得自己真是天縱英才啊!!!






迷迭香烤鮭魚

食材:鮭魚排(約 175 克)、迷迭香、蒜、橄欖油、鹽

做法:
1. 鮭魚排抹上一層鹽,再灑上一層迷迭香,再放上一層碎蒜頭。最後淋上橄欖油。
2. 送進烤箱,200 度烤約 20 分鐘。

我會做的菜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難度可言。這道菜很容易做,準備的時間也很短,也很難失敗。每次烤都香氣瀰漫整個廚房。我不吃蒜的,所以吃之前都會把蒜頭挑掉。烤好要趕快吃,熱不熱吃起來差超多。

迷迭香烤鮭魚配黃椒吃很搭。我以前不太喜歡吃黃椒的,覺得沒什麼味道,但一配這個吃,就覺得我幫黃椒找到它的靈魂伴侶了。不過昨天我沒有黃椒可以配,不然那個顏色會更完整。

上面的青菜裡,紅蘿蔔和紅椒是生的。新鮮的紅蘿蔔吃起來多汁又清爽。節瓜、蘑菇和綠花椰菜都是灑鹽淋橄欖油以後一起丟進烤箱烤。我常吃這種超簡便料理。節瓜是我冰箱常備蔬果之一,隨便切一切,灑鹽淋橄欖油烤一烤就很好吃了。






收到書好開心

收到跟網路書商訂的書,非常的開心。我訂的書是保羅奧斯特的 Collected Prose,基本上就是他的非小說作品結集。外國的作家有時候會把好幾本以前出過的書放在一起出選集。像是我不久前發現保羅奧斯特有三本小說和一本非小說的作品結集。這些結集的定價其實不會比分開來買便宜,但是國外的書店和網路書店常常有特價,像是我買到的保羅奧斯特小說結集III(Timbuktu + The Book of Illusions + Oracle Night + The Brooklyn Follies),精裝本才花我 4.99 磅。今天收到的 Collected Prose,裡面有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 + Hand to Mouth + the Red Notebook,另外半本是一些他幫別人寫的序和個人的真實故事,才花我 5.68 磅。

這本書我找挺久的,而且英國的亞馬遜書店沒列出到底是哪些作品的結集,讓我一路找到美國亞馬遜去做確認。亞馬遜索價 10.51 磅讓我著實下不了手。我常去的劍橋的書店一般的書都是 2.99 磅,而這儼然成為我對價格概念的標準;我之前都是以十年前台大一個便當 40 塊錢為標準,現在都是把英磅價格換算成可以買幾本書。以這本結集收的文章的量,10.51/3 其實好像也不會太貴,但我實在是在這個國家買書買便宜到食髓知味,一直覺得我可以找到更便宜的。網路書店常有賣二手書,但我實在是搞不太清楚書況 'Good' 跟 'Very Good' 有什麼不同;如果標 'Acceptable' 我還比較可以想像是什麼樣子。不過如果可以買新的當然還是買新的好。而且有時候會出現新的比二手的(還不是首版或作者簽名書)書便宜的狀況。

找這本書的內容和比價著實花了我好些時間。我在美國亞馬遜發現一本訂價快六美金的書,但是在英國訂美國亞馬遜的書,我光運費就得付八美金。我再定睛一看他的敘述,發現這家書商的倉庫在英國。我趕快到英國亞馬遜網站找,真的有這家書商賣這本書,但是訂價快六磅 =.= 想到我要付六磅跟倉庫在英國的書商買他們在美國賣六美金的書,我就非常不甘心,怎麼樣都下不了手。這件事情耽擱了一兩天,我一直希望他們能夠良心發現或突然發現自己看錯匯率了趕快把價錢改過來。我這個書蟲,花錢的地方常然不會只有一個......就在我巡 Abebooks 網站的時候,發現這家書商也在這裡賣這本書,訂價只要 1.18 磅!!! 我真是猜不透這家書商啊! 他們在這裡掛的運費比較高,要四磅五,但訂價和運費加起來除以三...... 嘿嘿,這算是令我相當滿意的價格。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奇怪,因為其實他們這本書就真的只剩這麼一本,我很確定,因為我在英國亞馬遜上有把他們的這本書放進購物車,我在 Abebook 下單後,亞馬遜系統就告訴我這家書商不賣這本書了。

我今天收到這本書有兩件事很令我驚訝。第一件事是我的收件地址是填劍橋大學物理系,但是書商在郵件上居然沒有寫劍橋大學物理系,直接寫凱文迪西實驗室。有沒有這麼內行啊,不會還順便 google 過我吧...... 另一件事情是,他們在物品的敘述有提到這本書是新的,但是最後幾張紙有出版社庫存書的章。我都下單了還傻傻寫信去問說,請問那個章是蓋在文字上還是蓋在最後幾頁沒有字的紙上,回信的人還用一個句子給我上了一堂英文課:'the marks are on the end papers not on the pages.' 我今天收到書,書包得很漂亮不說,膠帶撕開後,那個厚紙板完全沒有損傷可以再利用。書真的就是新的,而且這本書很特別,每一頁的頁緣很像是割開的,而且聞起來好香啊! 而且而且,我翻過來翻過去,完全沒看到那個庫存章啊! 喜孜孜的寫信跟書商說我收到了,而且完全沒看到那個章,他還老老實實回我一句:'we have to say maybe some remainder marks as some are well hidden.' 這也藏得太好了吧! 我還請同學幫我找也找不到。我想,那個章大概跟螞蟻差不多大吧!






我的 Buzzer Beat 觀後感


Buzzer Beat 是去年秋天的日劇。我看之前完全不知道這是在演什麼,可能因為沒有期待,所以反而有一種出乎意料好看的驚喜感。

[閱讀心得] the Child of God 讀後感

Lester Ballard 是 Cormac McCarthy 在 the Child of God 小說中的主角。故事就從他家族傳給他的房子被拍賣說起。這個二十七歲的矮小男子就一個人孤零零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的父親在他小的時候上吊自殺,是他發現屍體的。他媽媽沒多久也跑了。他做的顯然也不是穩定可靠的工作,大約就是常常用他寶貝的來福槍獵捕食物。 他在房子被拍賣後,就住在鄰居後院的小棚屋裡,過著最最原始最簡單的生活。我非常非常喜歡 McCarthy 對他這些生活片段的描寫。看似非常尋常甚至接近了無生趣的生活片段,訴說著這是一個多麼孤獨的人。讀者如我,彷彿就在他的簡陋小屋上方的一角看著這個可憐的靈魂。他是一個離我的生活世界最遙遠的那一類人,我卻覺得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他的感受是什麼? 我想大多數的時候他是不感受的,至少好像是不感受的。做為一個粗人,彷若他是沒有感受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他沒有人訴說,但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就這樣一個人,他要一個人活下去,他沒有讀很多書,他是個粗人,所以這個世界不期待他是有細微感受的,他就是得像個硬漢一樣。他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一個沒有人在乎的角落。一般人莫不把他當做壞人,就算他其實也就是粗野一點,但大家就是覺得他是個做奸犯科的人,誣告他強暴什麼的都覺得理所當然。反正也沒人幫他喊冤沒有人在乎。他甚至也沒交到壞朋友。他根本就沒有朋友。 他一開始還試著把自己包含在這個世界裡。他偶爾去找管垃圾處理場的老頭。他去園遊會玩射擊遊戲,嬴了三隻大娃娃,而且之後都非常呵護著他的這三個寶貝。 有一天,他在路邊看到一輛車,車裡有一對男女。他們已經死了。Ballard 做了那些社會最低層會做的事。而且還把那具女屍帶回家。他給那個女屍買新衣服,打扮她。現在當我打下「戀屍僻」的時候,覺得這三個字看起來很可怕,當我在看他對這具女屍做的事的時候也忍不住要說:「天啊! 你在幹嘛啊!」這就是他墮落的起點。這是他在書裡的初戀。我說初戀是含蓄了些。 他的這個初戀沒兩天就被一場火災燒掉了。他帶著他的僅有家當,包括那三隻填充玩具搬到一個深山裡的洞穴,然後開始連續殺人,為了被殺的女子身上還殘留的體溫。他逐漸的恍惚,最後他射殺了買下他被拍賣屋子的新主人,那個新主人則射掉他的一隻手臂。 在醫院裡,一群人挾持他去找那些被害者的遺體,被他逃脫了。他逃回來醫院,說:'I'm supposed to be here.' 他是多麼希望被當做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啊! 他被送進精神病院。他在院裡的鄰居聽說會剖開人頭吃人腦,關這個鄰居的那個房間門把還特別用一根湯匙卡著。Ballard 問說:「這就是他拿來吃人腦的那根湯匙嗎?」(我還特別查過,the Child of God 在 1973 年就出版了,遠早於「人魔」或「紅龍」)。Ballard 死後,當了大體老師,之後被裝在塑膠袋裡,然後草草的被火化。這就是一個被視如草芥的社會邊緣人的一生。 因為對他充滿了同情,我真的很怕自己的心理有點不正常。還好看到不少人跟我有一樣的感受,而且還發現跟我有相同感受的人也都覺得很不安,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太正常。:-) 好像最簡單的解決 Ballard 的問題的,就是他可以找到一個女生跟他一起生活。如果他那個時代有網路就好了,至少可以跟鄉民打打嘴炮,那種被隔離感就不會那麼深了。諾貝爾獎不頒給網路還有誰更適合受獎呢? 我在看日劇「愛與寬容」時,全劇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是受害人的爸爸說,沒想到兇手出生的家庭跟他們一樣,也就只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他多麼希望兇手的家庭是個爛一點的家庭,那他要怪罪起來也比較理所當然。他很希望兇手就是像 Lester Ballard 這樣的人吧!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沒想到會這麼貼切時事。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廢除死刑,都請仔細想想這個公共議題,特別是去聽對面一方的言論,然後反問自己問題。順便想想自己的思辯跟市場賣菜的阿婆會說的有什麼樣的不同。這也是一個驗證自己的高等教育受到哪裡去的一個機會。 --------------------------------------------------------------------------------------------------------------------------------- 發現終於可以靠在書店翻翻就看出手上這本書是不是我會喜歡的。結果因此把 Paul Auster 和 Peter Carey 在 Galloway & Porter 有的書幾乎都搬回家(掩面)。其實 Galloway & Porter 從我五年前來劍橋的時候就長年在賣 Peter Carey 的書,但我直到最近才開始對他的書有興趣。我挖到一本 Paul Auster 的小說結集第三集,裡面收了他的四本小說:Timbukt、The Book of Illusions、Oracle Night、The Brooklyn Follies。精裝本才不到五磅錢! 其實我以前在店裡有看過他的小說結集第一集和第二集,但那時候對他沒興趣,現在想起來覺得好後悔。 最近挖到的好書還包括一本聽說是英國有史以來最有名的食譜:Mrs Beeton's Household Management。這本書是 150 年前第一次出版。維多利亞時代的畢頓太太把好多事情寫得好詳細,我在書店翻就覺得好有趣,像是床單要怎麼洗最潔白啦,晚餐菜單該怎麼排啦,英國傳統菜單也一堆,還有大家該遵守些什麼禮節。其實就算我住這個國家,很多事情也不是我這個不是在這裡長大的人會了解甚或注意到的,剛好可以拿這本寫得鉅細靡遺的書做參考。


更生


我跟我弟都很愛阿部寬,只要有阿部寬的戲都會看。就算他只是演配角或是客串,我們就捧場的看到他演的角色領便當為止。上個星期終於把「白之春」看完了。我在這方面的自制力遠遠及不上我妹,總是一天都看好幾集。

咖哩

我來英國的前三年很常煮咖哩。倒也不是我喜歡吃咖哩,純粹只是煮咖哩通常一次就煮一大鍋,可以吃好幾餐,可以少做幾頓飯。因為我都買日式咖哩塊,每次吃都同一種,已經吃到快吐了,兩年前買的一個咖哩塊放到上星期才煮來吃,但還是剩半個咖哩塊吃不完。我真是吃到怕了。

用洋蔥、馬鈴薯和紅蘿蔔這三種食物的組合還可以做馬鈴薯燉肉,也是可以一次做一大鍋。我以前還常做一種中國同事名作「羊肉飯」的改良版。我不太吃羊肉的,大概只有比利時的羊肉我吃,因為我在比利時碰到的羊肉,不知怎麼都沒羶味。這個飯也很容易做,有個大同電鍋就可以了。就先鋪一層洋蔥(我會先炒過),然後一層紅蘿蔔丁,然後一層豬肉塊,再加自己想要的米量。內鍋水依米量而定,可能要再少一點點,但我本人不太講究。然後加點醬油,加多少也看各人,我用金蘭醬油和這邊買的金蘭生抽,要達到一樣的鹹度需要的量差滿多的。然後外鍋一杯水。有時候我米放太多(想少煮一兩頓飯嘛),電鍋跳起來之後就得在外鍋再放一杯水再煮。我同事是用小鍋在瓦斯爐上慢慢煨,老娘沒這心力和閒情逸致。這個飯煮起來有點像油飯。

正在吃飯的就不要再往下看囉~~








我上星期煮咖哩,在 MSN 上跟我妹說我今天中午吃咖哩耶。

我妹:幹嘛不早說,我剛早就幫妳準備好了。
我:......。妳知道我中午在學校吃完便當,都會用餐巾紙把便當擦一擦,這樣回家會比較好洗。可是妳知道用餐巾紙擦咖哩的遺跡就像......
我妹:妳幹嘛去翻垃圾桶!







鶯歌行

跟著考完期末考的妹妹去鶯歌。交通很方便,坐火車去還可以刷悠遊卡,從台北車站坐到鶯歌只要 28 塊錢。應該是不管坐復興號或通勤電車都一樣錢。只是這樣坐到復興號也沒有劃位。我們去的時候就是坐復興號,從台北車站到鶯歌,我們臉皮薄,一路都好擔心被人家叫起來。也很怕尷尬的英國人就會在火車座椅背上別字卡,標明這張座位從哪一段到哪一段是有人坐的,省得大家不好意思。

鶯歌火車站出去,一路都有路標指示觀光景點。他們這點做得非常非常好,好幾次我跟我妹不知道要怎麼走的時候,都是一抬頭就看到路標。

一般不都是電子看板嗎? 這裡居然放個牌子在馬路正中央,好傻眼。

往上走就是陶瓷老街了。大家扶老攜幼向上走這景象好眼熟啊! 我們去成功嶺給我弟懇親的時候就是這副光景啊! XDDDD。

這是陶瓷老街的入口。在入口處就有好便宜的鍋碗瓢盆,而且有的還真的很漂亮。不過因為是第一家,所以我們決定最後才回來買。後面有好幾家賣重覆的東西,但其實比來比去就是第一家最便宜。只是第一家是用紅白塑膠袋裝,超有台灣味,要送人的話就得回來自己重新包裝了。

鶯歌是一個很純樸的地方,完全沒有觀光景點亂抬價的情況。五顆魚丸才十塊錢! 這個比價的點好像有點怪,但原諒我平常吃不到嘛。我們在這吃了不少東西,豬血糕、炸杏鮑菇還有檸檬蔓越梅汁。還看到其他遊客帶了好幾袋咔哩咔哩回家。這個咔哩咔哩,我小時候常吃,有一次義大利同學跟我分享她的家鄉味,我一看,這不就是咔哩咔哩嗎? 還要再強調一次,這裡好便宜啊,我們要回家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小販都要回家了,還玉米一支十塊錢的賣。我的媽啊,十塊錢在市場買得到一支玉米嗎? 一般下殺到一支玉米二十就很有誠意了,居然還賣十塊錢。

我還滿喜歡逛這些小店的,有助於刺激靈感和美感。我們在一家店看到好多好好看的陶瓷。就有一家做了很多小和尚的,超可愛。他們有一對老虎,前面看是很可愛的老虎,背面用非常非常漂亮的紅色畫花紋,尾巴還小翹起來,看起來好像很美的繡花鞋。我好想要啊! 小姐說要 2800。我覺得好貴。其實到這家店前,我們好像看了好多家店有可愛的老虎,只是那時候都沒注意牠們的背面。所以我們就覺得回去找,看會不會便宜一點。沒想到...... 之前覺得一直看到,但是真的要找的時候,陶瓷老街走九遍都再也沒看到。只有一家擺設跟這家很像,一看就知道是另一家分店的有。但是他們的老虎背是青色的,就沒紅色的美(聽說每隻的背都不同色)。這隻青背虎所在的店員小姐說要賣我 2500,之後又說 2200,然後又要降到 2000。我才知道這是可以殺價的。但是窮人家我真的不想花 2000 塊錢買裝飾品。所以最後還是沒有買。

來鶯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給我房東胎胎買禮物,感謝她讓我用低到爆的房租住她的房子。她很喜歡做陶藝,曾經給我看過她做的一隻中國龍。但她的中國龍根本就像西方的龍啊! 我於是想要給她一點古典的亞洲味。這是我在某家小店看到的兩個小傢伙。定價 1200,還附一塊非常非常實的木板給他們站在上面。因為之前為了那隻紅背虎奔波的經驗,我知道在這裡不殺價對不起自己,但這又實在不是我的專長,所以就意思意思殺到一千啦! 這兩隻小獅虎很重呢! 他們其實滿大隻的,在我行李箱佔了挺大的位子。我房東太太愛死了,還問我他們頭上的八卦是啥意思。我就亂講,說啥就是要在世界上的各種兩極的如黑白之類的事物得到平衡。她就說是陰陽是吧! 早說嘛,原來英文也有陰陽兩個字啊! (唸起來就是陰跟陽再加一點洋腔洋調)

這就是我拿來和蕃,哦不,是做國民外交的那兩個小傢伙啦!







學裁縫的興緻

有一件褲子太長了,拿去市集的裁縫攤改。我其實有時候會自己用手縫,但因為這件是西裝褲,想說去給人家專業的弄比較好。今天去拿的時候,裁縫還在縫,要我十到十五分鐘後再去拿。看她在縫,我有點驚訝,我想說她會用縫紉機縫的,沒想到她居然用手縫。

這邊改衣服好貴。改褲子的長短就要八磅。這還算合理的,我在網路上找了劍橋的修衣服的服務,這個是唯二沒看到負評的之一。其他做修衣服的還有三家,有一家看不出好壞,有一家有人說她去改兩件褲子,被敲了五十磅,另一家超多負評,還有人血淚控訴說他拿兩件褲子和一件衣服去修長短,被敲了一百二十磅。話說這裡的商店大減價都超便宜,我在 H&M 常看到 5-7 歐元或英磅的褲子(連不錯的西裝褲也這個錢)。改個長度就輕易超過褲子本身的錢了。

我回來之後就在看一般縫紉機要多少錢。好像八十磅就可以買到還不錯的了,我也想去買一台,修個十件就賺回來了。這個沒有什麼難度吧! 我還幫那個裁縫攤算了一下,每天縫個十件,一個月就 2400 磅了。不知道我拿學位究竟是為了什麼。。。。。

在等那十到十五分鐘的時候,去書店晃了一下,居然給我挖到寶! 今天居然有一本 Lady Oracle 藏在角落! 我猜本來有兩本,因為這本旁邊很明顯空了一格,原來那格的不知道被哪個人挖走了。其實我有中文版的了,但這本我買的價錢照慣例只有 2.99 磅,而且 Margrat Atwood 的文字好淡雅,我想要好好的學一下,所以就買了。






旅途愉快

我這兩三年交通運都不甚佳。回臺灣的時候雖然沒有真的遇到罷工,但是我要搭去機場的巴士居然沒有來! 這真的是超扯的。劍橋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小鎮,外來客多,要到外地去的學生學者也多。所以我們連去機場的巴士都很規律,去希斯羅的巴士每個小時有一班,去更近的 Stansted 則是每半小時就有一班。那台漏班的巴士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本來還想說是不是路況很差,所以誤點了。等到下一班該來的準時到了才知道我們這一大群二十幾個人要坐的那班永遠不會來了。而且大概是那時候快到聖誕節了,巴士站連個員工都沒有。上圖是我們等車的背景。我們這些倒楣鬼就在這樣的冰天雪地等了超過一個小時。

因為怕趕不上飛機,下一班到的時候我當機立斷決定搭火車去機場。那時候超冷的,我叫的計程車到的時候,我渾身發抖,抖個不停。其實我也沒搭過火車去機場,還好我在火車站遇到我同事,我同事就很好心的告訴我該怎麼搭。我搭火車到倫敦市中心,再搭地鐵去轉機場特快車。這個機場特快車號稱十五分鐘會到機場,但我那天坐了五十分鐘!! 我到機場的時候,離 check-in 櫃台要關只剩二十分鐘。跟我搭同一台電梯要到櫃台的我不認識的旅客,嘆了一口氣說:'This is really a long day!' 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心酸。

要從台灣回英國的時候,我在香港轉機。我搭八點二十的飛機到香港也不過十點,轉搭十二點那班飛機其實是最好的,但是因為那班滿了,我訂到的是凌晨一點起飛。要等三小時已經很折騰了...... 沒想到一點的延誤到兩點。

我前兩天去愛丁堡面試。去的時候搭火車,一切很順利。我個性孤寒,一個人的旅程,可以訂安靜車廂 (quiet coach) 一定訂安靜車廂。沒想到跟我同時上車的兩個大男人,就坐走道另一邊的安靜車廂,從上車就不停不停的說話。我真的不懂他們要講話幹嘛不去別的地方,我們前後車廂空得要命,放眼看去連十個人都不到,他們就偏偏要坐安靜車廂說話。我同學說:「因為他們也怕別人吵。」我一直一直瞪他們,想也知道這種不要臉的人一定假裝沒看到。坐我對面的是一個中年的婦女,忙著用她的筆電辛勤的工作。這兩個男人坐了差不多十分鐘,坐我對面的姐姐也爆了,就叫他們閉嘴。其中一個多話的男人就辯說他們說得很小聲。姐姐就說:「可是我聽得到,而且都不能講手機了,你說呢?」安靜車廂的窗戶上有貼手機禁止的貼紙。本來就是了,我最討厭那種自以為講話小聲就不會吵到人的白痴。那種唧唧喳喳聲最惱人了。拜這位大姐所賜,沿途都好清靜啊啊啊~~~ 我想她也一定知道我是站在她這邊的,她跟那兩個白痴講話的時候我一直點頭。還好她出聲了,不然如果是我講,那兩個不要臉的多話白痴一定不會鳥我。

回來的時候是搭飛機,這個也很扯。因為我本來給面試留的時間多留了一個小時,但事實上是滿準時結束的,我就想搭前一班飛機,是五點起飛的。但是地勤說如果這樣要補比原票價還多兩倍的價差,我就算了,乖乖等六點半的飛機。我六點半的飛機先是延到七點十分就算了,他們七點十分本來就有一班,結果原來七點十分要飛的那班不但沒有跟著延後,還提早起飛。我六點半延到七點十分,還又一直延到七點半才開始登機。整個也太隨興了吧!

這個愛丁堡的面試是我的第一個面試,還因此被同學笑說,我果然是對蘇格蘭人比較有吸引力。我很感謝他們給我這個機會,而且聽說第一關面試通常是電話面試,把我找到愛丁堡,付我旅費已經很難得了,面試我的人一個是人事部經理,一個是英國總裁,這公司有六百多個員工欸,居然這麼大陣仗。這兩個人都非常有水準,連台中美局勢都略有所知。那個人事部經理居然還去找了,看我研究所唸的中央大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不過他查了還是沒概念,還特別問了我這是一所什麼學校。唉,凡走過還是會留下痕跡。他們人都很好,讓我從頭到尾都不緊張,我覺得我沒有說得很好,但因為完全不緊張,很從容,我想他們看到的是很真實的卡蘿。我從這個面試學到很多東西,而且他們人這麼友善,讓我心裡的恐懼減到最低,讓我對自己之後的面試更有信心了。






這個假期看的書

這幾年,我看書的策略就是在臺灣的時候儘量讀華文及日文翻譯作品,在英國的時候就讀歐美作品。每次都是快回臺灣的時候開始訂中文書,然後再搬回英國。每次都搬得很痛苦(搬家的時候更痛苦),可是沒辦法,因為現在郵局沒有寄到英國的水陸郵件服務了。但是光靠我這個窮人家的微薄薪資,根本不可能把臺灣一年來的有意思出版品都買來,所以我在臺灣的時候,都是三天兩頭跑圖書館。

慢慢的,慢慢的,我發現我還是遠離了台灣書市。我買的一本書上,書腰上寫上「名作家御我推荐」。這哪位啊? 一個我完全沒聽過的人變成了臺灣名作家......我跟台灣書市的距離可想而知。我 googled 了一下這位名作家,看了一下他的專長領域,嗯,我是不是買錯了書?

這兩年台灣作家出的書,我只對廚房裡的人類學家海神家族有興趣。野半島在報紙上刊的時候我看了,前幾天還借了或許,與愛無關。我很喜歡「或許,與愛無關」裡的中篇,多希望裡面的某些情緒我不懂得(默)。不過我無法苟同什麼「有人因為愛就是愛,恨就是恨,所以可以一次愛很多個,是個純潔的人」這種說法。除非這個人是從小離群索居,所以不理解別人就是會因此受傷害。要不然這根本就是賴皮又自私的人的藉口。最可怕的是還有人替這種人找藉口。就像臉書的創辦人在大家質疑臉書的隱私安全的時候,乾脆就說:'Privacy was no longer a social norm.' 這種人跟不要臉的政客有什麼兩樣? 如果我是編教科書的人,我一定會把楊照十幾年前一篇叫「混蛋們」的文章(收入 Cafe Monday 一書)編進生活與倫理或是公民與道德課本裡。這個社會就是有太多藉口方便人們使用。十幾年前我在寫一篇跟「黑鷹事件」有關的文章的時候就引用了這篇文章,十幾年之後的現在,我那時候寫的問題還是依然存在,除了無言還能怎樣,還好我寫完那篇文章就不看球了。我高中大學那幾年非常喜歡楊照的文章(其實現在還是會看,只是他的產量不比當年)。他當年在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的每篇文章我都有看,還都有剪貼,一結集出書就趕快買回家。他是我覺得臺灣唸文史作家裡,可以寫非常理性文章的唯一一個(倒是我自己的文章會被誤會是唸文史的人寫的,科科)。不管什麼事件,什麼概念,他都可以像因式分解一樣做分析。他的文章有很強烈的自省精神,這點讓我非常喜歡。跟他同時代的平路,我當時也很喜歡。這兩個人的作品在理性這部份很類似。我有時候看到有講座同時邀他們兩個出席,就覺得:「沒錯,這兩個人(的文氣)就是很配!」我當年那篇引用他文章的文章刊出後,過了幾天他也有一篇寫同樣事件的文章,而且有幾句話好像在呼應我寫的文章,我就覺得他應該有看到我的文章吧! (羞)

說到自私男人,那就一定要提一瞬之光。聽說很紅,但我也是這幾天才看的。這本書的作者語氣讓我非常的厭惡。沒看過的也不用看了,反正就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年黃金單身漢(偏偏他又要一直強調自己很厭惡人家因為他的條件好就喜歡他,根本是欲蓋彌彰) + 任何條件都很好的上司親戚女配角 + 需要人保護的、柔弱的、被家暴的青春女孩的故事。任何人從這三個角色的提示,往最老掉牙的那個方向寫,就可以寫出相似度 99% 的故事大綱。我是再也不會看這個作家的作品了,這個人的性格和調性在字裡行間實在是呼之欲出。

宮本輝的錦繡中的男人就坦誠可愛多了(但這應該也是因為兩人已經不相干了)。我很喜歡這本溫暖的小書,看完之後還趕快再找這個作者的其他書來看。此書中的男人後來的同居伴侶我也很喜歡,那個會說出:「人家好喜歡你以前的太太」的傻氣跟我好像(默)。

約翰厄文的新罕布夏旅館中的爸爸媽媽要結婚的時候,老佛洛依德(有點忘了是不是他),握著這對準新人的手,要他們答應他三件事,而這三件事無非就是要他們相愛之類的。但是第三件事教我挺吃驚的,那是要這個女孩以後要原諒這個男孩。當時他們才剛相識,一切才剛開始,兩個人都年輕,什麼事都還沒經歷,這男的也沒做出什麼錯事,這麼青年有為的男孩也看不出未來會犯什麼錯。但這個老佛洛依德,做為一個人生旅途上的先行者,居然未卜先知的要這個女孩將來要原諒這男孩未來犯的過錯。該死的是我居然能夠明白老佛洛依德要她原諒什麼。這本小說的之後的情節也坐實了我那時的猜測。哦不是的,不是外遇,這男的很老實的。約翰厄文的書都非常非常的溫暖,而且有些片段相當好笑,而且他似乎都不會忘了他在哪裡安排了什麼道具。我看過的另一本他的作品心塵往事也是這樣,而且「心塵往事」翻譯得很好,看這種譯文真舒暢。書後的照片裡,作者銳利的眼神跟他書裡的慈悲情懷實在是對不太上。不過他的書實在是太厚了,我接連看完兩本就沒辦法繼續,需要大休息了。

我之所以能夠明白「新罕布夏旅館」中需要被原諒的部份,是因為我自己家裡的遭遇。這個遭遇讓我在看本格小說的時候特別的唏噓。我非常非常喜歡「本格小說」裡的起起落落,而且裡面的情節還常常是我身邊的人發生過的。其中有一段寫了富美子在夏繪家幫傭的第一個休假日,把她心裡的千迴百轉寫得非常有意思。這本書不只是有大格局的人生起落,還充滿了這種有意思的小片段。是一本讓我從頭嘆氣到尾的日版「咆哮山莊」。我看得非常入迷,而且剛看完的時候,完全不能接受富美子和東太郎在東太郎出國前的那一段過節。還等睡了一覺起來,才嘆了一口氣覺得,好吧! 好看的小說就應該要像這樣子啊!

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模仿犯也同樣處理了非常多的人物。我看完上册的時候真的覺得普通,完全無法理解好評哪裡來,也不理解一堆人因此去補看完她的其他書的狂熱(不過我理解她的作品非常之多,空閒時間很多的人可以試試,應該會很有成就感)。不知道為什麼在圖書館借書的人上下册都喜歡分開借,害我那天借了兩本上,和某一系列的二三集(第一集被借走了)。要不是因為看了上不看下很怪(這套書老早就公布兇手了),不然我也不會巴巴去找來下册。對我來說,下册好看很多,而且讓兇手認罪那裡就算很芭樂也讓人看得非常爽快!! 即使是最後由美子的部份讓我覺得(至少以我的邏輯來看)不甚合理,而且其實所有情節都猜得出來,但對我來說,這部書的娛樂性夠最重要。而且作者讓後來的由美子和樋口惠的對照算是非常別具慧心的安排。

我其實對推理偵探或犯罪小說沒有特別的興趣。不過因為松本清張的「砂之器」五折特價,讓我有些心動。所以就先看了零的焦點,看看我喜不喜歡他的風格。可能是他的年代離我實在太久遠了,這本書裡一直提到現在是戰後這件事,讓我都要想一下,想到這本書的當時應該是三、四十年前。可能在當時很特別吧,我現在看來就覺得:「哦。」他就是很平實的告訴讀者案情的發展。

日本作家的書,我最近還看了:

1. 鹿男:日劇出來的時候我也沒看,因為總覺得不太想看玉木宏的戲。但看完這本書,我滿子都浮現玉木宏那張臉。我是看書的,但是還能看到笑出來,譯者也功不可沒。那句「東京右邊」完全命中我的笑點。然後我就決定把這個作者所有的書買來了。

2. 椿山課長的那七天:就講死了的人回陽間七天處理自己放心不下的事的故事。我覺得普通。不過佐伯知子的故事很動人,真想點播林憶蓮的「聽說愛情回來過」給她。

3. 轉瞬為風:熱血高中田徑社團的故事。感覺上好像是漫畫的劇本。

4. 娑婆氣:我只有借到第二集和第三集,而且我只有翻幾頁而己。我有看到很多好評,但也許是我太嚴格,我沒辦法接受這書的翻譯品質。好幾段一開始的句子完全沒有主詞。我沒辦法接受這種文字。

5. 狐狸庵食道樂:遠藤周作的散文集。算是古代文人的生活札記......我好像不是很喜歡那個時代的男人(默)。

我有七、八年不讀中國男作家的小說作品了。在臺灣看到的總是一堆後宮啦,然後總是用男女歡愛來隱喻權力或其他各種事,一寫再寫,同一個人一寫再寫,而且總有猥瑣感,寫到讓人覺得作者意淫的成份遠大於藝術的成份,寫到讓人覺得作者在真實生活裡在這件事上應該相當力不從心(我的這個看法和我很喜歡的作家陳寧很相似,她的風格練習是繼柯裕棻的「恍惚的慢板」之後,我最喜歡的一本散文集,淡而有味。我喜歡她寫她在異國的生活,她的法文老師,最喜歡她寫她的家人。她寫她親親愛愛的姐姐現在已經變成別人的媽媽那段,好有餘韻)。那時候看到覺得中國人是不是很愛野合啊! 而且還動不動就奶子來奶子去。直到最近看了畢飛宇的玉米。雖然他也是用性來隱喻權力關係或做為媒介,但他的用詞沒有放那麼多奶子,讓我稍稍可以接受。但我總覺得中國人跟台灣人很不一樣。中國人好愛寫權力的東西。像是玉米跟玉秀說話那個拐彎抹角的狠勁......其實我爺爺奶奶那代說話和待人就不是那樣了,對我來說,這是上上世紀的故事吧! 說來尷尬,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彷彿聞到我某些中國人同事們長久不洗澡或不洗衣服所發出的味道。連玉秧的報告我都看了好幾次,因為我想確定中國人是想洗澡就可以洗。然後我還特別注意到裡面的女生,就算是戀愛中的也不是每天刷牙的(默)。我還看了久聞盛名的馬橋詞典。當初在報上看過片段,覺得還不錯,但這次看書......只覺得我對馬橋鎮一點興趣都沒有。

托爾金的袍子是一個書本珍品商的札記,寫了一些書的軼事非常有趣。裡面還有些他對某些經典的看法也很有趣。像是他提到寫阿拉伯的 XXX 的那個勞倫斯常刻意寫一些會讓人劃線的句子,還特別舉了一個例,說他敢打賭百分之九十的書上都在這段劃了線,科科。我如果有閒錢的話,應該會買原文版吧! 譯本是不差,但我不是很喜歡那個語調,實在是太油了,像個老頭似的。我知道這個譯者也翻了「非普通讀者」,這本書我是讀原文的,譯本只讀了片段,但那個片段就已經是老頭的油腔滑調了,弄得英國女王說話語氣像比爾布萊森一樣,這像話嗎? 這個譯者翻油嘴滑舌的比爾布萊森的書倒是應該挺適合的。



誰在半夜唱歌?

我第一次到比利時的時候,被安排住在一個豪華大公寓。那個供我一個人住的公寓約有四十坪,還附一個寬廣的陽台。客廳有豪華地毯、皮沙發,還有四十吋大電視。房間裡有雙人床,古典梳妝檯,櫃子裡有換不完的乾淨床單和被套。廚房裡有各式廚具和各式調味料香料。連窗簾都是蕾絲做的。房東是個大多數時間都住在剛果的老奶奶,跟我說起的事都是大約四十年前發生的。老太太人很好,知道我孤家寡人在比利時,心疼得要命,直跟我說要帶朋友回來住個幾晚都沒有關係。

這個公寓什麼都好,就是裝飾品太特殊。客廳的四面櫃子上,擺滿了陶瓷娃娃。就算是全白的天使瓷娃娃看久了,看起來也會怪怪的,更不要說這屋裡的娃娃還都不是一副安祥的表情。牆上還有很多老太太收藏的畫。老太太收藏的畫都很特別,而且古怪。我的床尾對的那面牆上就掛了一幅斜倚的裸女畫,身材姣好的裸女卻有一副詭異的表情。我平常很避免看這幅畫,連在房裡更衣,都覺得好像是我褻瀆了裸女的地盤。每晚要睡的時候,一躺下來就會跟這裸女對眼,感覺就好像是一整個晚上都有人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睡。我跟朋友們說了這件事,大家一陣絕倒,建議我如果怕,可以把那幅畫先拿下來。可是,我怕的就是那個裸女有靈,會不高興我把她拿下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