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景的聖誕雪

星期四晚上下了一場大雪。這幾天雖然都是晴天,但是溫度都很低,到處都還是積雪,人行道上都是冰。我昨天下午到市中心,因為被學姐警告了,所以沒有騎腳踏車,而是走路到市中心。結果一路上時不時差點滑倒,這樣驚險的狀況發生了不下三十次,還不如騎車去,至少馬路上的雪和冰都是清乾淨的。回來的時候去買 Nandos 烤雞,為了省飲料錢,我就買外帶,連薯條都是去 M&S 買回家烤,因為到市中心的旅途實在是讓我心有餘悸,所以回程就搭了公車。外面實在是太冷了,我的烤雞到家完全冷透了,哭哭。

劍橋市中心的 Borders 倒了。我想他本來是在跟 Waterstone 比看誰撐得久吧! 這兩家連鎖書店在我看來性質是一樣的。我有三、四年沒進過這兩家書店了,除了剛來的時候還笨笨的,買到 3 for 2 還高興得以為自己賺到。我現在是只買四磅以下的書。昨天去 Borders,所有的書都五折,可因為英文書定價高,所以五折下來也都要四磅以上。那我都會在 Galloway&Porter 或看亞馬遜書店有沒有更便宜的。不過看一下 Borders 書的分類還滿有趣的。Crime 類自己獨立在小說類之外。歐美的這個類別市場真的好大,我昨天看到的跟 Crime 有關的書不只獨立於 Fiction 之外,還分成三區以上,有一個 Crime,一個 True Crime,還有其他的我沒有記起來。因為我去逛 Borders 之前,已經先在 Galloway&Porter 買了三本書,G&P 是不刷條碼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我要出 Borders 的時候警報器一直叫,我尷尬死了。可警衛看我還自己在門口等他來要查我包包,遠遠的就揮揮手就叫我走了。我今天在 G&P 一直猶豫要不要買 P. D. James 的 A Taste for Death。 P. D. James 好像在英國很有名,G&P 常年都在賣她的書,我想,對這種作家,我應該要稍微沾一下,她的這本書又被選進衛報的「每個人都該讀的一千本小說」名單裡。但我在書店把這本書翻過來又翻過去,覺得她的寫作風格實在是我不太喜歡的那種,最後就沒買。反正 G&P 常年都有她的書,也不急就是了。掰樂維,我在機場看到 Jodi Picoult 的新書...... 她的書不用看書,光看簡介摘要,我就覺得真是夠了......

英航空服員說要罷工的那天,我打電話去英航,說想要把我的旅程提前,避開罷工,英航的員工幫我查了半天,跟我說現在找不到空的位子,留了我的電話。我本來想說,留我的電話大概也只是做做樣子,沒想到她第二天下午真的打電話來,說當天傍晚六點的班機有位子。我非常的感激,但是她打來的時候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我不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趕到希斯羅的。真是太可惜了,不然我現在已經在台灣吃雞排喝珍奶了,恨。

聽說我要搭飛機的那天,機場行李搬運工要罷工。唉,我是真的有必要買旅遊保險。

昨天因為轉到 Love Actually,所以又把這部片的後半看了一次。我好喜歡這種明明是在冬天拍的,但是因為看起來背景有暖氣,毛線帽和圍巾又都多彩,所以看起來好溫暖的片子。About a boy 我也看了好幾次。我覺得休葛蘭好好笑哦,他在 Love Actually 最後挨家挨戶去找 Natalie 和舞台布幕揭開之後的反應,看得我心情好好。他們在車上,中間隔個有扮妝的孩子那裡也好好笑,那個孩子的鏡頭超英國的! 其實在前一天的一個脫口秀節目,因為邀請到休葛蘭,也有重播他挨家挨戶找人的片段,所以是同一個片段我連續笑了兩天。那個節目也好好笑,找了三個來賓,第一個那個是誰我不是很知道,因為我從他被訪問一半才開始看的,好像是辦公室笑雲的那個老闆,不過我也不是很確定。他錄了一堆電話語音(因為我是從後面開始看,所以我也不太清楚是不是真的這樣 XD),其中有一段是說是要模仿休葛蘭,但一開始是很像 GPS 的指令,就是叫人家右轉,之後又左轉,又右轉,最後也不太肯定,然後就開始結巴,然後說:'hmmm..I...hmmm....I........ just want to say that.... I love you.' 這真的超級休葛蘭的!!! 他自己在後台聽了也大笑。我老闆講話也是這樣常結巴,所以有次跟他去開會的時候,有個澳洲人就跟我說我老闆講話好像休葛蘭。是結巴很像休葛蘭吧! 休葛蘭在戲外上節目的樣子跟他在電影裡也很像。主持人問他為什麼那麼久沒拍戲,他就開玩笑說:「嗯......咳.....因為我本身能力的限制,所以只能演這種愛情喜劇片,然後這種劇本又不多」。先把自己糗了一頓,這招高。我覺得我把他的話翻譯成中文,他說話的那個戲謔語氣和調調所剩無幾。不過,其實他的那個調調在英國也不是非常獨特,我認識的一些英國中年男人說話其實都這樣,包括我老闆,包括我男友,說話都是那種樣子。休葛蘭在電影裡形象的毋寧說是非常廣大的英國中年男人形象。






令人唾棄的英航空服員

我一向是國泰的忠實顧客,但今年四月要飛回英國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沒有錢錢,英航又大優惠,所以我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我訂了之後,這半年多來都超後悔的。因為:
1. 英航居然不計我的哩程;(只有國泰人好好,給我加了台港線那段哩程)
2. 因為那時候沒法訂十二月的回程,所以我只能隨便先訂個回程再改期。本來旅行社跟我說改期大概兩三千台幣,沒想到最後跟我收了六千多。媽的,英航票也不過比國泰少六千,國泰改期還不用錢,還會算我的哩程,我真是何苦;
3. 現在要罷工!!!!!!!! 我回台灣的機票就是十二月二十二號!!!!!!

英航真是爛死了,從此列為拒絕往來戶。

我很努力的想要理解那些空服員的訴求,畢竟我所受到的思考教育薰陶告訴我要同情罷工者。但那些空服員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我很努力的看新聞看了半天,是的,我非常的警覺,媒體沒有告訴我們,媒體沒有支持他們,不代表他們的罷工是沒理由的。但是從那些支持罷工的空服員自己在 BBC 網站上的留言...... 他們能不能派個頭腦清楚一點、智商跟一般人相當的傢伙來幫他們發聲? 特別是那個話最多的 LOU,最是讓人無言。叫他們提經費删減的計劃,別的部門都努力在夏天的最後期限提出來了,就空服員大爺大嬸部門不提。那說要裁員,那個 LOU 又說這樣會影響對乘客的服務品質。首先,BA 空服員是沒有服務品質這種東西的,他們太看得起自己了;第二,要說影響,不知道 LOU 的那個小腦袋可以理解在聖誕節罷工十二天和他們裁一個人的影響差異大小嗎?

說是薪水太低要求加薪,也不是。BBC 列出來的薪資讓我相當驚訝。英航空服員的平均年薪是 29,900 磅。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我這樣說好了,劍橋博士後年薪是 27,000 磅,之後每年加薪就加個幾十磅。再看看英航同業空服員的薪水:僅次英航的是 Easyjet: 20,200,最低的維珍航空只有 14,400。我不知道那個 14,400 是要怎麼活,我也同意有個空服員出來說大家拿他們跟維珍比是很不公平的,因為年薪 14,400 磅是真的太荒謬了,他覺得他們空服員對空中機艙安全很重要,覺得他的薪資反應了他離家時間很長的這件事。既然他也同意他的薪資很合理,那他是在罷啥鳥工?

我同意空服員是個需要受人尊重的工作(哪一個工作不是?),但是他們未免也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吧! 另一個英航空服員說,他們要會說外語,要受安全訓練,所以他們是很特別的。誰不會說外語啊? 特別是在歐洲,你以為只有你會說嗎? 離家時間很長,我也很長啊! 那個安全訓練是教別人別人學不來嗎? 這個工作的門檻就是低啊! 亞洲航空公司的空服員訓練至少還挑臉,還教服務業準則,英航空服員不要說臉了,連那個態度都爛得要死。搞半天原來是他們都領高薪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我從台灣坐到英國,空服員臉一路臭,我從英國坐到德國,空服員臉更臭,連要收個盤子也不說,就站得挺挺的,手隨意伸了過來,我沒會過意來,那女人還一臉不耐。不要說服務業啦,她媽教她這種待人處事嗎? 現在是推個推車就了不起了是吧! 我看到另一個英航空服員留言說他們英航之前賺錢都是因為他們空服員高品質的服務。我的媽啊! 他有沒有坐過英航之外的飛機啊??

現在他們公司虧大錢,所以要凍結兩年薪,他們就不爽啦! (但英航老闆,一個名字一直被英國人笑的 Willie Walsh 聲稱,他們還是有調 2-7% 的薪水的。) 就假設他們真的沒調薪好了,那這兩年來沒調薪,被叫去休假的英國人大家一起來罷工吧! 這些英航空服員完全沒有理解到現實狀況是什麼。他們不想做這個工作,很多人都有能力和興趣接這麼高薪,入門門檻又這麼低的工作。而且英航空服員也完全不是辛苦的服務業,我們乘客花錢還得看他們臉色呢! 他們不想在英航幹,那去 Easyjet 或維珍領那 14,400 吧! 話說要我是老闆,我也不會錄用英航前員工,那種素質? 笑死人了。以他們的本事,不在英航做,能在哪裡找到那麼高薪的工作? 以他們的態度,在任何服務業都不會有人要他們的。他們不滿意新合約又不想滾出英航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們也清楚明白知道,在英航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都遠比在其他同業好。叫他們從領快三萬磅到去領一萬五看他們要不要。

更重要的是,這樣鬧下來,以後旅客要訂飛機票,都會避開英航。英航趕快破產吧! 這種結果不知道那些智障滿意了嗎? 不過,從那幾個英航空服員的留言看來,以他們的智商看來,應該很難理解吧! BBC 上最多人推荐的留言:

Self destruct button well and truly pressed... See you all on the dole queue folks.
Andrew, York

好了,現在連機場行李搬運工都挑那天罷工了:

Airport baggage handlers and check-in staff at Heathrow and Aberdeen airports are set to hold a series of 48-hour strikes in a row over pay, starting on 22 December. (BBC News)

我奧地利同事昨天就說:「這個國家真是越來越像法國了」。XD。

我現在就怕,等我可以回家的時候,別人都渡假回來了。唉唉唉。






[閱讀心得] The Road 我的「長路」讀後感

在去德國的旅程上看「長路」,看了兩百多頁後,星期天晚上把書看完了。 之前就提過我買了一堆 Cormac McCarthy 的書,因為亞馬遜網路書店上他的書迷的字字句句都那麼懇切,我非常理解要在多麼喜愛的情況之下才寫得出那樣的文字。看完「長路」後,我也非常理解他的書迷為什麼會說出那些話。我我我也要說,我終於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別人,我最愛最愛的書是哪一本了。我也想把這本書重看五遍。 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看過的書應該有五千本以上,上到哪就不知道了,但「長路」顯然是整個強力撞到我心裡去了。我從來沒有看完一本書之後,激動成這樣子。看「我願意為你朗讀」的時候有一點,但是那個後座力道還是遠不及我看完「長路」之後所受到的撼動。我上上星期看完讀者書評,在 Galloway & Porter 搬了五本這個作家的書(我的「邊界三部曲」買到的是訂在一起的版本),然後上週末看完三分之二本「長路」之後又搬回兩本。本來是連他第一本書都要買的,我記得幾個星期前有看到啊,但上週末去已經沒看到了,真是扼腕。我已經十幾年沒做過這種把同一個作家的書都搬回家的事了。 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沒有(什麼聽說中文版有的)文字華麗的問題。我可能運氣好,看的是英文版,因為我個人非常不喜歡華麗的文字,我不吃那套的。我平常看書的時候,形容詞幾乎都是跳過去的。如果可以的話,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閱讀英文版,他用的字,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難(美國作家嘛),我當然也有遇到一些生字,但不多,而且有些從上下文就可以猜出意思,有些根本不影響閱讀。這個作家寫的題材都差不太遠,我現在在讀他早期的書,發現他愛用的我不認識的字就是那幾個。亞馬遜書店上有個不得志的作家給這本書的書評: A literary agent based in London recently compared an unpublished work with which I am familiar and said that it could never be published because it compares so poorly to McCarthy's The Road. The unpublished work contains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t was an unyielding electric buzz - of a fridge, an aging computer, a faulty pylon, or a surveillance system - and seemed to come from underneath, above and without." McCarthy's book, on other hand, contains as one of its first few sentences the following: 'Nights dark beyond darkness and the days more gray each one than what had gone before.' The agent described McCarthy's text as 'such an incredible piece of writing.' Somewhere someone is thick. 這則書評看了真令人發笑。他舉的那個未發表的被退稿的文字,很像廉價塑膠的質感--話說台灣引近的某些法國男作家的文字還滿像這種風格的--。但是 McCarthy 的文字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我一直在想,整本「長路」出現最多的字到底是 dark 還是 gray。我想是因為這個原因,譯成中文的人也才會頭大到去找一堆華麗詞藻來堆砌。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設定在一個也許是因為地球暖化的原因,大多數的地方都被燒成灰燼,一對父子往南方海岸逃難時在路上的故事。這個背景本來是非常不吸引我的,特別是看到書後有書評家提到 global warming 這個字眼,就讓我每次在書店拿起這本書,看到這兩個字就翻翻白眼放回去。我希望不要有人重蹈我的覆轍。全球暖化根本不是這本書的重點,作者甚至也沒提到底是什麼樣的災難造成那樣的世界,因為那根本不是重點。事實上,這個作者有一個讓我非常欣賞的地方是,他不把讀者當白痴。他很多話不說明白的,但是做為一個人,讀者會自己去細細的想他那些輕描淡寫的話其實是想說什麼,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也不會多加著墨。我們不知道這對父子的名字年歲,我們不知道他們的過往,我們不知道那個世界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節非常的簡單,對話非常的簡單,但所呈現出來的情感深度卻非常的驚人。我看過一兩個中文版的片段,我發現那個譯者把作者沒說的話都補齊了。那個譯者顯然是非常的認真的,但是有些東西補得太完整又是另一種 lost in translation 了。笑。 這本書的情節其實也不怎麼多,它就是在講這對父子互相依靠的故事。這是個關於信任或者不信任、關於愛、關於勇氣和生存的荒涼故事。但是我保證,「長路」絕對不是像保羅科爾賀寫的那種東西。McCarthy 寫的是人性,他不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格言或是想要教人什麼東西或信仰。我不知道別人看書是為了什麼,但我看書就是為了看幽微的人性,看這個由人所組成的世界。 我非常喜歡這對父子的溫暖的組合,我想過其他的,母子或夫妻或母女,都不會有這個組合好。那個爸爸的個性跟我 XX 很像,這對父子的對話也很像我 XX 跟我的對話。作者對他們的個性並沒有什麼描述,但從他們的對話,就可以了解他們的個性。我對這對父子有著很深很深的感情。作者就一點一滴的從他們的對話和在路上遇到的事,讓我們一點一滴的對他們產生感情。我看書一向滿抽離的,書看得多年紀又大了,特別是我看英文書需要比看中文書更多的專注力,但我真的完全被這個故事吸進去了。我要再強調一次,這本書的重點不是在於他們遇到了什麼事,也不是在於結局是如何,所以沒有什麼老梗不老梗的問題。我投入到看到某一個悲傷的情節還痛哭,一邊說:「拜託不要! 拜託不要這樣!」我看完第二天去接機,一路上想起這個故事,又紅了眼眶;情緒整個無法抽離,兩天來都像頭上有片烏雲,跟別人說起這個故事還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下來了。 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去找了 McCarthy 的簡介,發現現年七十多歲的他有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我突然之間能夠明白他寫這本書的動機以及他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寫這本書。唉。這本書快到結尾的時候,那個不知道能不能繼續活得下去的爸爸說出來的一字一句都像是作者要告訴他那稚齡的孩子的話,是抱著自己大概沒辦法在人生這條路上陪自己的孩子一直一直一直走下去的心念寫下的字字血淚啊! 我想他的小孩長大之後讀自己老爸寫的這本書,應該會非常非常感傷吧! 這本書已經被改編成電影,我手賤去點了預告片,花了很多時間想抹滅我看到的那個影像。都沒東西吃了,找個那麼肥的大漢來演爸爸是怎樣(美國人是找不到瘦子了是吧),然後那個童星又好油,演技又差,還細皮嫩肉的。我心裡的那個小男孩完完全全不是那樣啊啊啊~~~~~~~不是有特效這種東西嗎? 但顯然他們的特效都是爆破場面,就為了騙幾個喜歡那個場面的人的錢,唉唉唉。


自德國歸來

星期三、四跟我老闆去德國 Mainz 開會。星期三一大早 5.20 am 就一台賓士車來我家接我,然後再去我老闆家接他,然後車子直接開始倫敦城市機場。然後星期四晚上一開完會就直接回劍橋,行程超緊湊。回到劍橋,整個累趴。真難想像我老闆每天都過著這樣的日子,還每天精神抖擻,背桿挺得超直。回劍橋後第二天一早九點已經在辦公室了。我真是不中用。

跟英國爵士一起單獨赴會真的超尷尬。像是我們一大早就出門,再累,在機上我也不敢睡,而且他,就像學姐說的:「他一定不好意思在妳面前睡。」然後學姐後面又加了一句:「妳可以跟他說,沒關係,你想睡就睡沒關係。」這就有一種哪壺不開提哪壺的笑果。又因為我其實話沒那麼多,所以要跟老闆單獨旅行真的很尷尬。因為開會要穿得正式一點(我知道也有人都穿得很簡便啦,但要想,我跟一個總是穿西裝的英國爵士走在一起,總不能丟他臉吧!),鞋子難免會有跟。我因為有運動傷害的關係,走路很容易腳痛,又要穿有跟的鞋,又不能像跟男友出去一樣,腳酸腳痛就裝傻撒嬌就可以停一下喝個咖啡再走。還好我有一雙超優秀的高跟鞋。那雙高跟鞋,因為我注意過我們組至少有兩個人也都有這雙鞋,我想,住英國的大多數女生,鞋櫃裡都有這雙鞋吧!

跟爵士一起出去的麻煩還不只於此,那是一種精神層次上的制約。像是他去買了咖啡和可頌當早餐,我本來想說要上飛機了還喝茶,待會要跑廁所很麻煩,但爵士一問說,卡蘿妳不買嗎? 我還是得乖乖的說,哦,那我也買杯茶。因為我理解到這樣爵士就會比較不尷尬。這是一種很難解釋的非常細微的事情。我們一個臺灣來的清大畢業的學妹,為了省錢,去 Winterschool 的時候,因為滑雪很貴,所以就跟另一個也不滑雪的人去登山,到了中午該吃飯的時候,他們就在餐廳停了一下,那個英國人買了三明治吃,這位清大畢業的小姐為了省錢就沒買,跟她去登山的那人超尷尬,問她說,妳不買嗎? 她就說:「不了,我喝水就好。」那個英國人也跟她說,她就這樣喝水看他吃,他會很尷尬,但她還是堅持要喝水看他吃。然後去 Teatime 的時候,也是為了省錢不買,跟她去的人只好尷尬的出錢幫她買。這些事情在我聽來其實相當不可思議。除了這個,還有很多其他事,像是生活得像偷渡客,都讓我覺得清大的人文教育的養成和台大真的很不一樣。我知道有人會說這是特例啦,但根據她本人表示,她們清大一堆人都跟她一樣。然後從還沒來就一直靠夭她家很窮,至於她有多窮呢? 家庭月收入超過十萬。然後還要說政府都不幫助她這樣的窮人。我們聽到她家庭的收入都滿無言的,因為她家賺的錢是我們這裡台灣人家庭收入第二高的人的兩倍以上。然後還會說,她很後悔來唸劍橋,因為來唸書要花錢,她回台灣工作的話還可以賺錢。我不用說什麼,我想任何正常人都會想回她同一句話吧! 還常跟我抱怨中國人很髒亂,怕其他人以為她是中國人,我真的很想直接跟她說,妳髒亂的程度跟妳抱怨的那些中國人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系裡的 safety officer 還來幫她放滿實驗膠和一堆碗和食物和衣物的辦公桌拍照存證,看到她那樣,我根本都不敢笑中國人了。我也都跟她說過,但她乾脆違法的事之類的就做了不告訴我,我也就算了,反正她家裡都不覺得這些事是重要的所以該教了,我擔心什麼。只是都來這裡都一年多了,還不清楚劍橋的教育方針是什麼,還困在自己在臺灣養成的思考裡,這真的是很浪費這個機會。

我本來以為 Mainz 就是個小鎮,沒想到是個相當繁華的城市。德國人吃午飯很簡約,中午就是硬麵包配起司加牛肉湯。兩個午餐都這樣,因為本人不吃牛肉,所以只能哭哭。不過晚餐吃得很好,還有燒鵝肉可以吃。據說德國人的聖誕晚餐,要嘛吃火雞,要嘛就會吃鵝。再加一個,當地啤酒很好喝!!

第一天會議結束之後,有一個越南女生跑來認識我。我真的不太理解為什麼有些女生,也許是為了表現親暱,就會在我身上磨來磨去。我們組有個韓國女生也是這樣。我真的很討厭這樣,妳是我家人還是我男友? 我不吃這套的,覺得很噁心,還會想說妳到底有什麼病,我連妳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妳有必要這樣嗎?

靠著在機上和等飛機的時間,我帶去的書都快看完了,我老闆也做了無數的數獨。我們回程在城市機場居然還遇到我們組之前畢業的學姐,她是專程來參加第二天我們組裡的聖誕晚餐。這個學姐我超喜歡的,是個溫暖的超好人,我總是幫她當我的榜樣。可以在機場遇到她真的好巧。






十二月初

我上一個住的房間窗戶正好面對一個高架橋。那個高架橋通往劍橋的購物中心和大賣場,所以週末早晨就會塞車。我上星期五搬家那天,一大早橋上就開始塞。來幫我搬家的計程車司機告訴我,事實上是全劍橋都大塞車,大家都在買聖誕節禮物。我的媽,那時候才十一月底,而且那天是星期五,大家是都不用上班嗎? 計程車司機說,反正大家都想說辦公室同事也都不會去吧! 這還真是不想上班的好藉口。

這個星期,也不過才十二月初,每次到鎮上,每個行人都大包小包的,讓我這個沒打算買什麼禮物的閒人反而有點慌。

今天去買菜,因為想吃豆腐,就到 Mill Road 上的韓國店。我們以前都會去中國店珠美,但自從大約兩年前韓國店開了之後,大家全轉移陣地了。韓國店至少乾淨,食物也新鮮不會過期,東西也不會蒙塵。我每次去都會在那裡遇到實驗室的亞洲人。

今天 Mill Road 整條封起來,只給行人走。我都到了,才知道今天是 Mill Road Winter Fair。這條街上本來就很多異國商店,今天都在自己家門口擺起小攤子。我去的韓國店大爆滿,大家都在排隊等著買韓國壽司、煎餃和春捲。我買了壽司,一大條才兩磅五,算是很實惠的價格。一堆西方人也都在排隊,我後面那個歪果人跟著排了那麼久,但其實他根本也不太知道要買什麼,最後就跟大家一樣都買了壽司。那些西方人很好笑,一邊看現場包壽司,一邊大驚小怪說:「哇! 她真的用竹簾現場包壽司欸!」╮(╯_╰)╭

-----------------------------------------------------------------------------------------------------------------------------------

我的屋裡沒有洗衣機,所以洗衣服要去隔壁房東家洗。我今天去洗衣服的時候,一開房東家廚房的門......滿屋子的麵包香味。這種味道感覺好溫暖啊! 我也想要自己的家是這樣。

我房東這星期其實不在家,但是我發現他們出遠門暖氣都沒關欸! 跟我之前那個家真是天壤之別。我住之前那個家的時候,衣服洗完晾房間,一個星期過去衣服都還沒全乾,而且還會發出潮溼的味道。這是我在劍橋五年僅見的,以前住學院宿舍的時候,都嘛晚上洗好第二天早上就乾了,或者像我現在的房子,今天下午三點晾,五點半回來已經快乾了。因為非常顧忌前房東,我都不敢去開暖氣,還是他太太看不下去了,叫我去用烘乾機,我用烘乾機又不敢打太久,怕房東要說話,又是他太太看不下去,叫我打滿兩小時。

我之前本來覺得跟房東住很好,因為房子一定會很乾淨。結果沒想到越住越有寄人籬下的感覺。還被我同學說:「我不是早就跟你說跟房東住一定會這樣嗎?」唉。還好我已經搬離那裡脫離苦海了。

-----------------------------------------------------------------------------------------------------------------------------------

最近睡前在看「長路」。我是才看沒幾頁啦,但我已經在想,我就要看他能鬼打牆到什麼程度。

看到蘋果日報的華文作家小說周排行榜,發現我已經完全跟時代脫節了。整個非常無言。再來,看到那個銷售數字,一本也只能抽個幾十塊錢吧,那專職的作家要怎麼活? 以前那個年代的作家好像比較容易靠賣字為生。我看到隱地一輩子都這麼風雅的過,心裡很是羨慕。還有像我以前有陣子很喜歡的黃寶蓮,我一直很好奇她到底怎麼靠版稅過活,特別是她也沒趕上隱地那時代,而且除了我這種文學小眾,大概也不太有人會買她的書。我知道她有在一些像 NGO 之類的組織工作,但我本來一直以為那很像是義工性質。我非常喜歡她的「未竟之藍」。根據報導,在這本書的新書發表會上,就有人問她怎麼有錢去那麼多國家旅遊之類問題。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個疑問。這個疑問好像還滿失禮的...... 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也好想過那種生活。

我很喜歡看黃寶蓮寫舊東西和舊情人。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作家,是我高中時代,報紙副刊做了一個好像是七0年代的回顧,她的那篇文章寫得好有那個時代的味道又好青春。那個剪報我至今還留著。之後當然把她的作品全看過了。「未竟之藍」我看了又看,非常的喜歡。她近幾年轉寫社會現象和時代剪影,但老實說,我覺得這真的不是她的專長。雖然她在三少四壯集的文章我就算人在國外也是每篇都讀了,文章結集出書之後我又讀了一次,但真的覺得她寫的很明顯就是皮毛(雖然她用了好多好多的驚嘆號)。這樣說起來也許嚴厲,但她的這些文章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就罷了,還一點都不深刻。如果不是因為她的名氣,這樣的文章也不過就是發表在私人部落格的水準。而且其中還有謬誤,比如說,她說「流動的饗宴」讓全世界的愛好美食者都對巴黎有嚮往。這......不知道是她根本沒讀過這本書,還是太久沒讀忘了內容。

越寫越覺得,現代的資訊發達,反而讓很多人失了專注力。一些老作家出新書,我本來也只是期待他們維持原來的水準,那樣的話,就算在眾聲喧嘩的現在,還是會是很特別的存在。但似乎,為了趕上時代,他們也都做了調整,卻反而渙散了。

-----------------------------------------------------------------------------------------------------------------------------------

下星期要去德國開會,德國倫敦辦事處給我的簽證居然只給我三天居留!!! 好樣的,他以為我是多想去這國家啊! 要不是為了公事,誰要去這個無聊到爆表的國家啊! 笑死人。如果我想要在申根國家留久一點,也是為了要去德國之外的國家好不好。每次大家討論在歐洲找工作的事,就會有人建議說德國有很多理工的工作可以做,我就會很坦白的說,我不想住德國,提議的人都會馬上回說:「其實我也不想住在德國。」屢試不爽。上次有系上的德國人想學中文,想找個會中文的人跟他做中德語言交換,我韓國同事看了他貼的廣告就說:「如果是中法語言交換,大家會比較有興趣吧。」

德國在英國辦事處的簽證申請表可以線上填,或是把申請表印出來用手填,我本來是想線上填,但才填到國藉,就發現他們把台灣放 China (Taiwan),我馬上就把表印出來自己手寫 Taiwan。真是莫名其妙的國家。

不過,第一次到歐洲倒是建議去德國。保證之後去任何其他國家都會覺得多采多姿。

-----------------------------------------------------------------------------------------------------------------------------------

我妹說我看東西的重點總是和一般人不一樣。比如說,我看照片總是看主角背後的路人。

前天在看朱約信的一個影片。因為那是個選舉造勢場合,台下一片沸騰,但我只注意到......沒想到他也會刮腋毛欸!

今天晚上又不斷的看 Robbie Williams 的影片。他和妮可基嫚重唱了 Something stupid。這兩個看起來好賞心悅目呀! 但是在 1:54' 那裡,基嫚小姐把手沿著門把抬高,我一直在想,那個門不知道是不是木做的,如果有木屑,她這樣做,小木屑搞不好會刺進她的手......






上天聽到了我的心聲

我前天搬家,昨天拆箱子,今天還是腰酸背痛。

我本來住的地方,因為房東太太要生小孩了,而且還有一些也許是我自己心裡的因素,所以我這幾個月一直有在留意租屋廣告。兩個星期前的星期五,我一早在學校網站上看到我新搬進的這個屋子的廣告:1-bedroom studio flat 只要三百磅。我看了一下地圖,發現離我實驗室超近,就趕快寫 Email 給屋主。寫完 Email 之後我就騎腳踏車上學了。騎了快半小時到了實驗室,發現屋主還沒回我信,畢竟老太太們也不是像我們一樣每天都掛在線上檢查有沒有新郵件,所以就趕快打電話過去逼屋主跟我約時間看房子。我們很快的約了兩天後看房子。

這邊要跟大家說一下,在劍橋,一個人住的套房,通常加完水電費和市府稅 (council tax),大概是六百磅左右,然後依地區再往上加。我實驗室附近那區租金很貴的。Storey's way 上的 bedsit,只是 bedsit,而且還不給人煮飯的,一個月租金是 420 磅。Windsor Road 上,大概是 2.5m*3m 大小的小雅房,一個月租金大概是 410 磅。我那時候住在 150 公尺之外的學院的雅房,六個人共用的房子,每個月付 350 磅左右,暖氣另外算,而且那時候我還是學生,不用交市府稅。我看到的這個 300 磅一個月的 studio,應該是絕無僅有的。

我看房子之前,有做好這房子可能屋況不好的心理準備,不過我想房子應該不會太小,畢竟廣告上有說有廚房和浴室。真的看房子的時候,我覺得這房子就是普通的英國人的房子啊!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房東太太會只收 300 磅租金。而且,因為 300 磅實在是比 99% 的劍橋雅房還便宜,我也有心理準備要自己付水電費和市府稅,我覺得三百磅再額外加水電費(~50 磅)和市府稅(~ 80 磅)還是非常的划算的。沒想到!房東太太居然跟我說水電費和市府稅都包在 300 磅裡了。

我是一個非常乾脆的人,馬上就說這房子我要了......如果老太太您願意租我的話。可能是因為唸物理的女生很特別,老太太對我印象很好,馬上就說租我了。(背景開始灑花)

事實上,就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約兩個星期,我才因為算了算自己的貸款和家裡的負債,發現我如果繼續做博士後這種工作,然後就算完全沒有任何食住行之外的消費(我每個月不加房租,生活費是~ 140 磅,還有控制在 100 磅的紀錄),我也得到四十歲才還得清這些錢。因為這半年在前一個家的感觸,我真的真的再也再也不想跟親人之外的人一起住了。可我根本就付不起一般一個人住的地方。想到我可能到四十歲還要跟人合租房子,就不禁悲從中來。那時候還跟男友和好朋友們哭訴,覺得我的人生好悲慘(當然啦,有這麼多人可以哭訴,倒也不是真的悲慘到極點就是了......)。

找到這個三百磅的 studio,讓我覺得上天聽到了我的心聲!!!!!!!!!!!!! 這件事情讓我覺得上天還是眷顧我的。我心裡充滿了感激。

這樣說來,我現在的房東,簡直就像我的人間菩薩。這種房子租我三百磅,簡直是佛心來著。她為什麼租這種遠低於市場價格的租金真的是一個謎。據我所知,她先生以前是學校歷史系的教授,她自己以前在劍橋最大的醫院工作,我猜她也是劍橋畢業的(以她的年紀,她大概是劍橋開始收女學生的那前幾屆,那個年代,就算是在英國,上大學的女生還是很少的)。我沒有見過她先生,只有在我來看房子那天,按了門鈴,她先生那時坐在客廳,聽到有外人來,本來舒舒服服的坐在躺椅上,馬上就很尷尬的把腳放下來坐正。我連她先生的臉都沒看過。我想這對夫婦是退休很久了,不太知道市場行情,而且也不缺錢,也不在乎錢。唉,我這樣一心一意想賺大錢,看到人家一輩子都這樣像個學者一樣過著恬淡的生活,我心裡的感觸是很多的。




這是我的客聽 + 書房 + 閨房 XD。那兩張椅子好古典,而且還有一個小板凳。我在之前的家的時候,每次坐著看書,都把腳放在床上,因為這樣比較舒服。現在這裡還提供了一張小板凳給我擱腳。我在劍橋的書已經爆百本了,我之前住過的所有房子,那個書櫃都不夠我放書,但這個房子超多書櫃。滿牆的書櫃,之前是放滿房東先生的大部頭書。我本來想說我的書很多,結果一放......居然連四格都放不滿!我在台灣家裡有兩、三千本書吧,也是放到整個滿溢,放不滿的書櫃在我來說,還真是頭一遭。


租房子其實一般是沒附床單的。但是我來看房子那天,房東問我有沒有床單,我說我有,不過是雙人床的,她就說她可以幫我準備,還順便問了我有沒有毛巾浴巾。我搬進來那天晚上要睡的時候,掀開最上面的毯子,驚喜得不得了,因為這個被套和床單枕頭套好美哦!


這是浴室。有浴缸唷!


這是廚房。房東幫我準備了超多餐具。就像我以前住學院的時候,我現在的房東也在我剛搬進來的時候,給了我一張清單,就是房子裡所有東西的清單。光這個廚房的清單說出來就讓人瞪目結舌:

Cutlery
Teaspoon 6
Forks 6
Knives 6
Dessert spoons 6
Serving spoon & fork
Cooking knives 3
Spatula 1
Bottle opener
Tin opener
Garlic crusher
Wooden spoon

Pans
Slow cooker
Frying pan
Saucepans 2
Steamer with lid
Colander
Salad spinner
Lemon squeezer
Coffee machine
Toaster

Crockery
Garlic pot
Salt cellar
Salad bowl
Cheese plate
Jugs 2
Teapots 2
Carafe
Water Jug
Tall glasses 6
Wine glasses 4
Small glasses 4
Large cups & saucers 2
Dinner plates 3
Soup bowls 2
Mugs 6
Small mugs 2
Coffee maker pot
Assorted dishes for serving or storage 13 approx.

其中好幾個字我還得先查個字典。

這個屋子的爐子很特別,是煤氣的,我根本從來沒用過這種東西。房東示範給我看的時候我都傻眼了,我就看她點了火柴(那個火柴盒還是名家設計的),手往爐子一揮,爐子就著火了。我很尷尬的跟她說,我不敢用火柴。所以她第二天就找了個打火槍給我。打火槍對我來說是容易多了。


庭院

房東一直擔心我覺得房子不夠暖,可是我覺得很暖啊,而且她幾乎一整天的大多數時候都開著中央空調,而且我房裡還有另一個暖氣,所以就算她不開我也可以開房裡的另一個。她都不知道我在前一個屋子才誇張的,我搬進這個新房子的第一個晚上,就被這個幾乎一直開著的暖氣驚喜到。我以前住學院的時候,這種超冷天必開暖氣的,但是在我前一個家,因為房東常抱怨電費很高(我連我那很大的房裡都只開一盞燈,有時候連電腦螢幕的某一半都看不清楚了),所以我實在是再冷都不敢去開。

嗯,我還有自己的入口,自己的信箱(灑花)。我超開心的,還可以大聲唱歌!!!好久沒能這樣了呢!因為我真的好開心,今天早上給我媽看我的新屋子,我媽也好開心,開心得好像是我自己買了房子一樣。XD。

我同事聽到我新租到的房子都不敢相信,已經有很多人跟我說我要搬的時候記得先跟他們說,他們要接著租,哈。沒想到我也有這種福星高照的時候啊......我想,現在全劍橋最亮的那顆星星就在我頭上吧!






瑜珈課、指甲和 McCarthy@G&P

我這半年來每星期五會固定去上一堂瑜珈課。這堂課叫做 Yoga flow,顧名思義就是把瑜珈動作組合成流暢的一整套。這堂課的老師看起來非常冷靜,動作都很乾淨俐落。她很瘦,而且身材極為勻稱,基本上這種體型在西方女人裡是很少見的。她有時候會找代課,我超喜歡那個代課老師的!!!!

這個代課老師年紀大約四、五十,就是中年女人的身材,不過是線條漂亮的那種。每次她來代課我都好開心,上她的課跟上臺大陳天香老師的課一樣,會進入一種很快樂的狀態。同樣一個動作,她上起來的節奏比原來老師慢很多,但那個動作都會變得很漂亮、很流暢,而且很優雅! 我猜她原來應該是舞者吧! 原來的老師其實也很好,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風格,只是這個代課老師超對我的胃的!

她這半年來大概代了四、五次課,每次看到她來代課都覺得是驚喜。她有很好的幽默感,像我們昨天有一個動作她居然命名為 'Happy baby pose'(就一個類似四腳朝天,然後雙手抓著腳踝晃動的動作。是真的滿像快樂嬰兒的)。她教的動作根柢上跟原來老師差不了太多,但她有很多奇怪的變化,那些變化都讓那些動作可以運動到更深層的肌肉,而且效果顯著。像昨天上課的前五分鐘,就已經把我長時間以來背部的壓力都解除,整個超清爽的。她的課對我來說非常的有啟發性,我每天睡前做的簡短伸展都是從她那裡學來的。

聽說下星期她還會來代課,我一定要去問她有在哪裡上課。我發現叫 Amanda 的老師我都剛好超喜歡的。幾年前我去國王學院上的瑜珈課老師也叫這個名字。那個老師我也很喜歡,她很會利用身邊的道具,例如椅子或牆來輔助教學。而且她至今是唯一一個就算我已經是全班坐著往前傾到最前面的人,她還是會來推我的腰的老師。那大概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運動到那個部份肌肉的時候。

現在的這個 Amanda 老師讓人感覺好舒服。我很少上到中年老師的課。幾年前第一次去加州上瑜珈課,那時候就是那一個只教瑜珈的老師。那個老師讓我超失望的。整節課下來我沒有流汗沒有發熱,總之是完全沒感覺,完全不知道去幹嘛的。那個老師穿著一件韻律服,不知道是中年還是產後發福,所以有些福態。有福態其實也還好,但她鬆鬆散散的肩胛骨的肉就這樣從韻律服的洞口擠出來......配上她那不知所云的課,讓我產生一種偏見,就是她只做她喜歡做的,而且避免了一些用來鍛練肌肉的動作,不然她的肉不應該是長成那樣沒有線條的樣子。而且從我敘述現在這個 Amanda 老師的課,就可以知道本人非常注重美感這件事情。她的打扮給我的違和感(其實她如果只穿一件合身的 T-shirt 運動服會好很多)和過於輕鬆的課程,讓我之後再也沒上過這個老師的課。


*******************************************************************************************************************************

前天拿了 Nandos 的餐卷開開心心的去吃免費的半雞。去上廁所完,想用肥皂洗手,他們裝肥皂液的那個容器跟一般的不太一樣,而且我按的那一個剛好沒有肥皂液了,所以我按了好半天...... 突然之前某個東西彈回來......我的左手大拇指指甲居然就從中間斷了。一切就發生在不到一秒之內,我到現在還想不通發生什麼事。免費的烤雞都還沒吃到就先見紅。不過我最後還是若無其事的把那個烤雞餐吃完了。(菸)

我的那個指甲現在呈現一種很尷尬的狀態。當我說從中間斷了,指的是指甲由上到下的那個中間。但它並沒有全斷,但要我把它乾脆全剪掉我也辦不到,因為光想就覺得非常的可怕。

我知道這件事聽起來有點可怕,因為大家想到指甲斷成兩半或是挖掉指甲都會覺得超痛。但我不知道該不該說我運氣好,因為真的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痛,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痛,而且其實也沒流什麼血。而且雖然現在這種狀態很尷尬,但總比整塊被掀起來好......要真是那樣,我自己一定會當場嚇昏。

如果我是在美國,應該可以告死 Nandos 吧! 那我就再也不用過著社會最底層的生活了......


***********************************************************************************************************************************

這星期的 Galloway & Porter 進了 Cormac McCarthy 所有的書。我買了 The road 和 No country for old men。買回家之後看到下星期博客來下週長路 66 折心裡一驚,心想我不會買貴了吧! 還好我的 2.99 磅還是比中文版打完 66 折後便宜(雖然剛看到亞馬遜 2.98 磅,沒差那 1p)。我順便看了一下這個作家的其他讀者書評,這人專門寫男人的吧! (沒有女主角的出現的書對我來說會是個挑戰。我大概在小學的時候,看了報紙副刊的某中篇小說,看完之後,心裡一直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想了一下才發現這小說裡居然沒一個人是女的。)喜歡 McCarthy 的讀者都超愛他的,那些書評讀起來都可以感受到喜歡他的那些讀者因為他而感情有多澎湃,說他的某本書讓某讀者終於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別人自己最愛的書是哪一本,或是某讀者說把他的某本書看了五次。做為一個愛書的人,我知道這些句子必須在什麼樣的感動下才寫得出來。看得我現在在想下星期要再去把他的書全買回家。

因為 Galloway & Porter 這幾個星期也進了 Maeve Binch 的某些書,所以我就順便查了一下亞馬遜,看有沒有什麼值得一買的。這人寫好多書啊,而且書的品質落差挺大的。但重點是我才剛看完硬漢 McCarthy 的介紹,再來看超軟調的 Maeve Binch,整個感覺就弱掉了。

我每個星期去買菜一定會順便逛 Galloway & Porter。其實大多數的時候都沒有看到特別有興趣的書,但我很感謝這家書店給我一個接觸歐美作家的窗口。我對台灣的書市很了解,在台灣逛書店基本上是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但是到了這裡,大多數的作家都是我不認識的,大多數的書都是臺灣沒翻譯的,就算是臺灣有翻譯過的書和作家,他們的英文書名和英文名字也不是我一下子可以反應過來的。我每個星期來逛這書店,是給自己一個開始熟悉這些歐美作家的功課。有時候他們大量進某些作家的書,會讓我因此注意到這些名字,然後回家再做點功課,我的大腦資料庫就會因此多幾筆記錄。這個書店跟一般連鎖書店的差別還有,一般連鎖書店大抵上就是把剛出的新書熱門書擺出來,但 Galloway & Porter 的英文創作區擺的基本上都是有點名望的作家的書。這還滿對我胃口的,感覺很有特色又有保障。特別是一般連鎖書店的暢銷書,我買來看了之後,後悔花了錢的機率很高。而且這世上書那麼多,時間又有限,我想要把時間和錢花在有點口碑的書上。

不過因為最近為了極重要的事在忙,積了一堆書沒看,而且還在臺灣訂了些書準備聖誕節後帶回來看。真希望我到那時候就可以不用那麼忙了。






我的貓咪鄰居

我的房間在二樓,落地窗外延伸出一大塊水泥空地,這隻貓咪常常就待在上面休憩。他是很漂亮的貓咪,胖得圓滾滾的,動作還是很靈活。有時候週末清晨,我一打開窗簾,就看到這小傢伙在我落地窗外端坐著,像隻花瓶一樣。他的尾巴是黑色的,坐著的時候就很像坐在黑色地毯上。

那天我拿了相機要給他照張相,他原本已經準備好要縱身跳下去,看到我拿了相機,還等了我的閃光燈亮了之後才跑掉去做他自己的事。

又有一天,他也許是自己玩得無聊,就在我落地窗前不斷地喵喵喵;中間喵累了還打起呵欠來。打呵欠的時候還不忘顧及禮節的把頭偏向一邊。我看著就笑了。他打完呵欠回過頭來,一臉覺得我的笑太失禮的表情。他一直喵喵喵,偶爾還舉起手來,我想他是想我開窗讓他進來,我妹說他是想我跟他玩。但總之本人雖然喜歡小動物,但也只限定在遠觀的那個程度,要我表示慈愛的去摸摸他什麼的,我還是會有些心理障礙。不想讓他過於失望,我就蹲下來跟他隔著窗喵來喵去。跟貓咪聊天很簡單,只需要喵喵喵,這我還做得到。

這兩個星期不知怎麼都沒有見到他。下午坐電腦前時,眼睛餘光瞄到落地窗那有一團白球迅速移動。我跑過去一看,剛好看到他往另一邊跑。我房間那邊的窗戶比較高,我沒辦法一下跑到那個窗前。我就喵了一聲。一會兒,就傳來窗口下一聲遲疑的應答喵喵聲(貓咪 OS:這口音好怪啊......)。他是一隻非常有禮貌的貓咪,知道人家在跟他打招呼,也知道要回應人家。他要往下跳之前我終於來得及在窗口探出我的頭跟他揮手。他也非常有家教的在跳下去之前先回頭跟我喵一聲。

這貓咪真的是太可愛了。






秋天到了

這幾天家裡有客人,是房東以前在學院裡的朋友。德國人,挺帥的,雖然我兩次看到他都是他坐在餐桌上用餐的時候,不過可以推測出他應該滿高的。他身上香水好濃烈,他到的第一天,晚上才到,整間屋子都是他的香水味,很濃的香水味,不是走過留下的那種,是好像拼命在空氣中噴個至少五下以上的那種。

很客氣的客人。可是我要去上廁所的時候,一掀開蓋子,就默默的把蓋子放回去了。我在英國五年,已經被這些歐洲人訓練得,如果只是衛生紙和尿液沒沖,我就還可以忍受。我本來以為我已經是最龜毛的人了,結果有一次跟日本朋友講起來,她馬上跳起來說:「這樣也不行吧!!!」可是很多歐洲人都這樣啊,更不要說某些大陸人了。我本來都以為德國人很愛乾淨,以前跟一個德國人住過,他也的確很愛乾淨。直到有一次,我有一個同學跟我說,她終於了解了我的感受。她說她住的房子有一排廁所,一般她是不會去上最旁邊的一間,但有一次不知道是沒衛生紙還是其他間都有人,她就去上了最旁邊那間。結果一進去,一整條都在那裡...... 那間一向都是她屋裡的德國人在上的,她又特別注意了幾次,那個德國人還真的每次都不沖。

再說馬桶蓋子蓋起來這件事。我非常討厭馬桶的蓋子蓋起來。在英國,蓋著的馬桶裡通常不會是乾淨的,通常是前一個人沒沖乾淨,又懶得等,然後還自以為體貼的把蓋子蓋起來。我很恨要去掀蓋子這件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裡面是怎麼樣的(可是我們辦公室,一整層樓只有一間廁所啊);就算是裡面是沖乾淨的,要掀的時候也會覺得馬桶裡的氣的往臉沖上來。我房東上廁所都習慣蓋蓋子,這件事讓我非常不習慣。我想是因為男生上廁所要把墊子掀起來,上完之後他就乾脆整個蓋下去。可老實說,我還寧可他像我爸坐著上,或像我弟和男友一樣整個掀起來,因為我真的很恨掀蓋子。人跟人的相處,投不投緣,真的是從生活上的小細節就可以看出來的。

***********************************************************************************************************************************

因為接下來要找工作的關係,得唸很多書。我的微積分根本忘光光了,真是救命啊。因為要動到那麼多腦力,我已經懶很久了。前幾個星期打電話回家的時候,跟媽媽懺悔,結果我媽還安慰我說:「本來剛進一個新的領域,就會花比較多時間。」我媽媽人真好,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只是懶而已。不好意思之餘,這個星期進度比之前幾個月加起來都多好多,不時還想起媽媽說的話。有媽媽真好。

前幾天看了九二一遺孤的訪問,邊看邊掉淚。就算他們有人幫忙撫養,有志工朋友關心,但那種感覺還是跟有爸爸媽媽在不一樣啊! 小時候不懂事,對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家人,什麼都是理所當然,什麼都可以理直氣壯,因為爸媽家人都會包容。但是這些小朋友,都還沒有準備好,就要被迫堅強獨立懂事。

**********************************************************************************************************************************

一邊寫一邊傳來了臼井先生確定去世的新聞。唉,我這幾天都好希望這件事不會發生啊! 我看過的漫畫加起來不超過十部吧! 而「蠟筆小新」應該是唯一一部我還有深刻印象的,每次回臺灣的時候也都會看一下最近發展。能夠創造出這樣一個經典角色的臼井先生,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啊! 可是小新都還沒上小學,野原家還有 32 年房貸還沒付,怎麼可以就這樣丟下他們呢......






小挑剔

登入亞馬遜之後,就會看見亞馬遜依我訂過和瀏覽過的書做的推荐。因為非常喜歡巴黎的緣故,常常會看見巴黎相關書單。很多這類的書會因為封面就被我勾 Not Interested。我沒有辦法接受封面是時髦女人穿著尖頭高根鞋剪影的書。感覺就是沒內涵。

今天去書店看到第一淑女俱樂部系列書,本來想拿起來看,一看到封面就放回去了。我很討厭封面是真人照片的書,特別是有臉的那種。若是俊男美女的封面,就覺得好俗氣;若是像第一淑女俱樂部那種歐巴桑,又會覺得,這是怎樣? 我也很討厭因為有相關電影上映就換封面的。封面是狗的我也不會去買,因為感覺起來就不是有文學價值的書,完全只是要利用某些人看到狗就會覺得:「狗狗欸,好可愛哦!」。

今天還發現我對澳洲作家的書相當沒興趣,不知道為什麼澳洲作家跟我就不太投緣。

我買衣服和鞋子也有相同的毛病。有流蘇的我就不會買,就單純不喜歡,我喜歡俐落點的衣服。有一點薄紗的我也不會考慮,特別是在胸口或肩膀上臂的,因為看起來就很像徐娘會穿的(整件的我還可以接受,因為這種通常是裡面要加小可愛,所以會做得可愛點)。

最近一直沒辦法決定要不要下亞馬遜的單。「Gargoyle」我是買定了,但是為了要湊免運費,我還在考慮要不要買「龍紋身的女孩」和「玩火的女孩」。前者負評頗多,後者比較少,但我想那是因為買過前者又不喜歡的人沒有買後者,造成後者的負評少很多的結果。我看到大家說前 180 頁什麼事都沒發生,就有點不太想買了。又聽說不必要的細節過多 -- 哎唷,我最怕這種了。再來,聽說有非常露骨的描寫。姐姐我雖然年紀一大把,但還是很不喜歡看到太露骨的東西。比如說「殺夫」,我二十年前看的,絕對不會再看第二次了,現在光想到還會覺得想吐,也許這樣的作者是成功的,但我真的很不喜歡看這種醜陋到極點的東西,很不舒服。再來,對這兩本書最大最大的顧慮是,大家都說英文版的翻譯很爛,而且編輯也做得不夠好。我有因此想買中文版,但一看中文譯者的經歷......我看她也是從英或法文版翻的吧!






終於輪到我走一點好運了

剛剛騎車去市中心,路上經過 Jesus Green,前面一個跟爸媽出來散步的娃娃突然不走了,就停在路中央。我把車速減緩,從他身邊繞過去。就在我經過他的時候,這個娃娃突然轉身,很開朗的大聲跟我說:「哈囉!」超可愛的。讓我整個下午心情都好好。

我騎車去市中心,主要是因為要去 Galloway & Porter。我上星期六買了六本書,但是我今早突然驚覺那天老闆只算了我五本書的錢。我還去把我新買的書數了數,又把收據拿出來數了數。這家書店很隨意,到現在也都沒有條碼,我買的書每本都是 2.99 磅,她就連打五個 2.99 就算數。上星期六我看到書店裡有 「Jonathan Strange & Mr Norrell」,沒辦法決定要不要買。回家研究很久,發現有臺灣是翻成 「英倫魔法師」。臺灣人寫的書評幾乎是一面倒的說不好看,沒有重點,沒有亮點。倒是英國亞馬遜書店上一片叫好。我其實對奇幻文學很沒有興趣,對魔術師也沒有興趣,同胞們又都說不好看,所以我一開始是有點慶幸我沒買。也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我在英國住了幾年,思考變得有點古怪,看書評看到後來突然覺得,看一本可以寫得很平常又寫得很有英國味道的書應該也不錯。而且我看原版的,生活背景又在英國,應該會比一般臺灣人更進入狀況吧! 我正嘗試著不要被臺灣書商的選擇牽著走,儘量看一些英國味重一點的書。我上星期買的其中三本書,「Dissolution」、「Sovereign」 和 「Dark fire」 就是出於這樣的思考下做的選擇。

我今天拿了 「Jonathan Strange & Mr Norell」 去結帳的時候,就跟老闆說我買了六本書,但上星期六另一個老闆只算我五本書的錢的事。我必須很誠實的承認,其實我對要不要去說這件事,也掙扎了幾分鐘。我的心真的不純潔了,如果我還是小孩子,根本就毫不猶豫的就會去還錢。

沒想到,這個老闆就說我很 sweet,然後就說,沒關係,沒算到就算了,謝謝我跟她說這件事。最後就是收我 2.99 磅,「Jonathan Strange & Mr Norell」 這本書的錢。

我這幾天不知道是走了什麼好運。

我最愛吃的超市牌巧克力,Sainsbury's whole nut chocolate,消失很久了。因為嘴很饞,就買了很接近的 Sainsbury's fruit and nut chocolate。沒想到,吃半天,吃到一堆葡萄乾,超甜又黏。我就寫信去客服專線,說這個很難吃,拜託還我堅果巧克力。客服回信給我,說因為銷路不好,我的最愛停產了,為了補償我,他幫我加值了四百點在我的超市卡裡面,等值兩磅。其實那個難吃的巧克力也只花我 0.8 磅錢說。

去銀行的時候,前面排一堆人,銀行的人還讓我穿越前面的人先辦我的事(大概是因為我的事最容易解決吧)。去郵局的時候,郵局的老太太也叫我直接到旁邊的櫃台,不用等我前面二、三十個人。我上次有這種排隊運大概是七年前的事了吧!

唉,果然還是個俗人,為了點小便宜就沾沾自喜。






結果星光五唱了半天......

結果星光五唱了半天,第一個讓我覺得我有可能會買的,是倪安東。他的音質好好,雖然我覺得他應該有抽煙,不然那個音色不會變這樣。也許是因為中文不是他的母語,所以他唱起華語歌來,有一種很樸實的情感。但其實他唱英文歌的時候,這種感覺還是在的。我只能說,他的音色真的是非常吃香。聽他唱 Your Mother and I,極有味道,不過這當然是 Loudon Wainwright III 的歌詞本身就非常真摯素樸:

這裡有一堆書好便宜啊

前幾天收到臺灣同學會轉寄來的信。臺科大某系某老師要徵博士後,月薪是 NT44,000(還規定要無其他專兼職)。這......是說有沒有這麼看不起這個英國名校啊? 那個博後月薪四萬四又是怎麼回事? 我六年前聽到的博後薪水至少都五、六萬吧! 我當年也只是個剛畢業的小碩士,領錢差不多就這個錢了。滄海桑田,六年都過去了,現在在臺灣連個博士後都領四萬四啦! 我問了我在臺灣的同學,他說他聽到的都有六萬吧,他幫我問問。當天稍後,他說他幫我問到了,說是這 44K 跟那 22K 一樣,都是政府德政。為什麼這個國家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能夠理解,44K 跟 22K 都是政府補助,那資方就該補到該有的薪資水準啊! 結果沒有,結果就是起薪一起往下降! 沒有社會責任感的政府公開介入,決定薪資水平就算了,畢竟臺灣的政客都是全國水準最低的人,但問題是,這個國家的人民當了資方之後所顯現出來的劣根性也真是令人髮指。這個社會今天會變得這麼糟,還不都是那些三、四年級的人搞出來的,而且這些人還吃肉不吐骨頭。

事實上,當我們在批評那些無腦政客和媒體的時候,我心裡都會有一個聲音:他們不過是這個社會的縮影。

一堆人會拍拍我的肩膀說,哎,你又不會去領那個錢。問題是我不是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人啊! 我天生命好,但是命好的人更應該要替命不好的人想想啊! 不然讀書是為什麼? 道德教育和同理心又是到哪裡去了? 我也有兄弟有朋友有親戚也許以後還會有小孩啊!

英國這個有 31% 的產值來自金融業的國家,金融風暴當然是首當其衝,人家還不是快快的再度爬起來。沒有理由、沒有藉口。像博士後這種領死薪水的行業,薪水還是照物價指數調漲了一些些,沒聽說有當場往下掉五分之一,薪資水準倒退十五年的這種事。在臺灣,這幾年物價漲這麼多,薪水還掉。我真是越來越不好意思跟歪果同學談臺灣了。

英國貴是貴,但商店打起折來都不手軟了,一天到晚在 buy 1 get 1 free。我現在買菜買衣服幾乎只買有打折的東西。買書更是。自從發現 FOPP 唱片行兼賣的書常常有兩磅的好貨,我現在連 Galloway & Porter 或亞馬遜書店上三磅多的書要下手都猶豫好久,因為誰知道 FOPP 會不會隔天就讓這本書下殺到兩磅錢啊。更不要說我看到印度作家 Lahiri 的書要五、六磅,那根本就不用考慮了。前一陣子,FOPP 把一堆 Magaret Atwood 和 Isabella Allende 的書都標兩磅,包括超厚的 The Blind Assassin 和 Alias Grace,讓我對這家店的大手筆真是印象深刻。就算不說這種書店,亞馬遜書店賣的書跟台灣比都還是比較便宜。比如說當紅的「玩火的女孩」,3.86 pounds (U. K. Amazon) v.s. NT 221 (博客來);亞馬遜是五磅就免運費寄到你家,博客來是 NT350 去跟 Open 將拿免運費;更不要說人家平均年所得快 45,000 美金,他們買書跟我們買雜誌差不多吧! 不要跟我說水準書店,本人非正妹,所以老闆還算過我 8 折,還會囉哩叭唆一堆。還跟我推銷過李敖,我像是會看李敖的書的那個年代的人嗎????? 拜╰(〒皿〒)╯託~

所以我現在從臺灣帶來的書都是華文作家,或是原文非英文的翻譯書。我現在也不是很信任臺灣出版社推銷的歐美暢銷書,有沒有人要跟我買「不存在的女兒」或是「在一起,就好」啊? 我覺得我買這兩本書好浪費錢,這書又厚,當初佔了我行李好大的重量和空間。要買「偷書賊」也很歡迎。都只讀過一遍,很新唷! 不過要等我回臺灣,不然光郵費就比書貴了(而且沒海運了,恨!)。我不是說這三本書不好看,但實際上有些書讀起來就像用衛生紙一樣。人生苦短,我真的不想浪費我的時間在這種書上。(謎之聲:最好是妳這樣說了還有人會買啦!)






有人簍子捅大了

我本來是想說,我家男人說馬英九得向全世界解釋他是怎麼怠慢救援的只是安慰我,不過現在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連 CNN 都開了一個 quick vote,問大家,臺灣總統該不該為救災不力下台? (Should Taiwan's leader stand down over delays in aiding typhoon victims?) 這種投票會出現在 CNN 真的好怪,臺灣總統幹得怎麼樣,跟全世界關係這麼密切嗎? 誰都可以來喊打嗎? 可以做到這麼難堪的也是不簡單了。

看來馬某人的簍子真的捅大了,還讓臺灣成為人家外交角力的戰場。還真是揚威國際啊! 好棒哦! 出國比賽呢! 誰都沒料到前朝被喊木頭人那麼多次,結果真正踩到美國紅線的是馬某人。七百萬人選出來的腦殘廢物,才一年就馬腳畢露,大家卻也沒能拿他怎麼樣,還要繼續讓這白痴做滿四年,只能靠美國來教訓。臺灣瞬間又退回了幾十年前,擺明沒有主權。還有比這更悲哀的嗎???

接受外國媒體採訪和解釋緊急命令、災害防治法,都比叫他救災還來得起勁。然後自己要開英文記者會,居然還跟外籍記者先要題目參考。這真的是哈佛教育出來的素質嗎? 搞得臺灣就像是北韓、中共那種國家,真是丟臉丟死了。當然啦,我們都知道,那的確就是他的理想。

不過大家千萬別因為這些事就把所有注意力從災民身上移開啊!

請你一定要堅強

影片:www.youtube.com/watch?v=XzhMKmrlpVM

我下午看到這支影片,看了兩次,兩次都狂哭。然後剛剛在跟人家說這件事的時候,說一說又哭了。真的超可憐的。我希望他和其他有相同處境的人都能好好的、堅強的活下去。(寫到這裡我又哭了,怎麼會這麼悲慘???!!!)他們沒有家人了,我希望我們這些運氣比較好的人都可以當他們的家人。

我在英國沒有像臺灣新聞台那樣即時的報導,都只能每天上批踢踢和看 BBC。我有看到金帥飯店倒下來的影片,還寄給男友看。我一開始是留離線訊息,他第二天要我用 Email 再寄一次連結,因為實在太震撼了,他要寄給其他朋友看。我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看臺灣新聞都看得心情好複雜:災民好可憐,救難人員好偉大,政府是垃圾。我跟我房東太太說我們偉大英明的馬英九跟 ITV 說都是災民 they 不肯撤,我房東太太一臉不可思議的說:「能撤去哪?」對一個外人如她,都可以體會到人家的困境,颱風來時自己都還在喝喜酒的臺灣總統,居然連這種話都還說得出口,就不知道他的良知何在了。在這種應該要「人溺己溺」的時刻,整個政府最不遺力的,居然是推卸責任和互踢皮球。我想,那些精英(我呸,我打心裡看不起那群廢渣)一路成長過程上的道德教育,肯定有非常大的問題。

話說我家男人安慰我說,臺灣政府必須向全世界解釋什麼救災會救成這樣。他說,那種人下次就讓他落選。我都不好意思跟這歪果人說,就算現在再選一次總統,那個腦殘無能沒良心又帶賽的廢物還是會選上的,更不要說,臺灣人民的記憶力差不多只能維持半年。我才不想被他說那你們活該勒。

[閱讀] The Uncommon Reader


這本書我買很久了,不過前天睡前才開始看,然後今天花了一個下午把它讀完。因為這本書非常有趣,而且又很短(我看的是原文版,剛好 120 頁,而且字體大小和行距滿像中文書的),我才看了幾頁就在想,也許我可以嘗試翻譯看看。還好我即知即行馬上去請教孤狗大神,發現已經有人翻中文了,只是還沒上市的樣子。(謎之聲:這麼短的書妳都會想翻了,別人會沒想到嗎?)

這本書是英國舞台劇作家亞倫班內特(Alan Bennett)的作品。故事從英國女王為了追她的狗而無意間發現停在她溫莎行宮外的巡迴圖書館。為了禮貌,她就借了一本書,沒想到從此就墜入了書海。為了閱讀,「從此君王不早朝」還差點發生在英國皇室。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在寫,閱讀這件事如何改變了女王陛下原本的生活。

身為一個愛書人,我很喜歡看跟書有關的書...... 呃,不過不包括那種用很學術的觀點談書,或是用很權威語氣告訴我什麼書什麼書是很重要的那種。我連某本教人要「如何談沒看過的書」都翻了一下。XD。The uncommon reader 很清楚的推演了閱讀是會怎麼樣的影響一個愛書人的生活,以及閱讀之所以吸引人。在第 22 頁的地方:
'Briefing is terse, factual and to the point. Reading is untidy, discursive and perpetually inviting. Briefing closed down a subject, reading opens it up.'

閱讀可以帶領人到非常廣闊的地方,甚至還不限時空。

做為一個女王,她非常的自覺自己「非普通人」。但她發現,在書面前,她就跟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一樣。做為一個女王,她對她的臣民一視同仁,誰對她來說都一樣。開始讀書之後,她開始會去揣想別人的心情,開始會去體貼別人的心意。做為一個從還沒什麼記憶就開始讀書的書蟲,我很理解這種對人的心理的了解可能到什麼程度,也是這麼多年這麼多書的訓練,我對人性算是透徹,但是也不會去想太多,總是不要過猶不及。

這本書充滿了英式幽默,滿多片段都相當有趣。

宮廷裡沒有人喜歡讀書,女王有時候忙,要找人幫她還書和借書,只有找到一個當天也在那台巡迴車上借書的廚子。她也賦予這個廚子很大的自由度幫她借書。滿好笑的是這個廚子本來根本也只對同姓戀作家的書有興趣。

女王的私人秘書是個紐西蘭人,千方百計想要阻止女王讀書。他勸女王不要太勤於讀書,說讀書只是拿來打發時間的事,女王就跟他說,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透過閱讀可以知道別人的人生與生活,'If one wanted to pass the time one could go to New Zealand.' 在另一次秘書又在煩女王的時候,女王就轉移話題問他最近家鄉有什麼消息:「還在忙著剪羊毛嗎?」不知道為什麼這兩段在我看來都很有喜感,是我心裡有鬼嗎?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作者在開紐西蘭的玩笑啊?

女王一開始讀書不知道要從何下手,不像我們平凡的死老百姓大約就會先看看暢銷書榜有什麼,女王是從她接見過的人的作品開始看。等她看的書多了,她也開始想要見見作家們。所謂相見不如不見,一接見這些人,每個人都像凡夫俗子,完全不像這些人的書那麼有意思。

書看多了,女王也開始有了很多的心得,比如說,書最好做成平裝版的,而且最好是平常的袋子就可以裝進去(不過,做為一個女王,這種話她當然不能說出口)。我看到這裡,忍不住想給她拍拍手。本人不買精裝書的(除非是因為那本精裝書只賣兩磅錢,而且店裡又沒有賣平裝書),那個怎麼帶出門看啊? 就算在家看也很辛苦吧! 我前天休假在家看了一整天書,還只是看平裝書,手肘就酸了兩天。重點是內容,根本就不是那個外表,而且有些書就算是平裝的,封面也做得很厚,那個根本就不利閱讀。我拜訪過幾個人家,書櫃裡滿滿的是百科全書那種厚重的精裝套書,我相信這些人一定也試著想要有點書香氣息,但從書櫃裡的書看來,那種百科全書系列的工具書是很難養成閱讀習慣的。

女王愛看書,言談之間當然會提到書。比如說首相跟她報告中東現況的時候,她就推荐了一堆中東的歷史書,之後會面還抽考。想也知道首相根本翻都沒翻,整個很尷尬。那次會談之後,女王的秘書就接到了首相顧問的電話。

'Your employer has been giving my employer a hard time.'
'Yes?'
'Yes. Lending him books to read. That's out of order.'
'Her Majesty likes reading.'
'I like having my dick sucked. I don't make the prime minister do it.'

我看到 'That's out of order' 就忍不住大笑。好像我笑點有點太低了。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這段有點在嘲弄那些粗俗的 bastard consultants。不過這個跟那個紐西蘭的那部份,也許是我個人過度解讀(雖然我越想越覺得他就是這個意思)。

為了讓女王回歸她原來的「正軌」,這些女王身邊的人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慫恿她寫書。他們說,寫作可以把女王拉離閱讀,而且重點是,絕大部份說要寫的人通常都是很有雄心壯志,然後二十年過去了還寫不到五十頁。

在這本書的最後,女王宣示了她要寫書,而且她才不想寫什麼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回憶錄。首相就在心裡想:'Maybe the old girl meant a travel book.' 我看到這裡以為是因為女王當然去過很多國家,沒想到首相接下來的 OS 是:'They always sold well.' 這裡也好諷刺,臺灣出國旅遊的風氣盛了,大家也都想出旅遊書啊!

這本書真的很英格蘭。還有很多話都很好笑,超級刺的。亞馬遜書店上有個巴黎人說,因為她不是英國人,所以她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很多笑話她都看不懂。我個人是讀得相當有樂趣。

不知道女王自己讀過這本書了沒有? XD。






我的我的 Eyes On Me!!!!!!


今天我們組開同樂會,氣氛超棒的,我明天有空的話,再貼完整的紀錄。

我的好朋友銀川先生是韓國人,表演吹 Ocarina。不好意思,我不知道這樂器的中文是什麼,請大家複製貼上去求孤狗大神提供圖片。他一開始吹,我就整個不敢相信事情有那麼巧,他吹 Eyes On Me!!!!!! 這是我最最最最喜歡的歌!!!!!! 我唸研究所的時候,有同學知道我很喜歡這首歌,還去下載了鈴聲來給我聽。還有人特別找了各種版本的 Eyes On Me,集合起來燒給我做紀念。我今年初一篇刊在某報的文章也提到了這首歌對我的意義有多大。我在批踢踢的暱稱一直一直一直都是 Eyes On Me。我從來從來沒告訴銀川同學我有多喜歡這首歌,結果他居然那麼那麼湊巧的就表演了這首歌!!!!!!

關於 Eyes On Me 的部份講完了。XD。

那個歪果人星期五在超級星光大道唱得超好,有一種非常純樸的情感,而且音色很好,在我心目中是跟林宥嘉並列最喜歡的兩個版本(我沒有辦法接受原唱的咬字......)。請相信我不是被他的長相所迷惑,因為我根本一點點都不覺得他帥。他到底是哪裡帥??? 真是救命啊。大家都妹有看過歪果人嗎? 他真的長得普通得要命......






修車記


Townsends Blue Light Cycle Center: 72 Chesterton Road, CB4 1EP Cambridge
Tel:+44 (0) 1223 315845
Opening hours are Monday to Saturday from 8-30am to 5-30pm (excluding Public Holidays)
圖是 Google Map 網路攝影機拍的

我的第一台腳踏車在我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哈佛(Halford,英國的連鎖腳踏車店)的小弟太熱心又太賣力的為我的輪胎打氣,當天騎回家的時候輪胎一直叫,然後第二天早上上學的時候才騎過對街就爆胎了。那個爆胎力道之大,連裡面的鋼圈都爆成鋼條。我以前不知道缺了一輪的腳踏車這麼難抬,不過是對街的距離,就抬得我要死要活,還好剛好路上遇到壯丁同學,倒楣的他只好幫我抬回去(也是抬得氣喘噓噓)。不過我一點都不敢抱怨,因為我前一天騎的時候,路上有經過一個超大斜坡,還好不是那時候爆胎,不然我就死定了。我曾經想要把車抬去修,可是公車司機不給我上車(哭哭)。我們實驗室的人都很好,特別是那些有著備用腳踏車的(應該都是為了女朋友來拜訪的時候有車騎買的),都很大方的說可以他們腳踏車可以給我騎。我因為一直騎某人的腳踏車,然後那台車又很好騎,我就跟他買了。

這車是滿舊的,因為他當初也是跟另一個要離開的博士後買的,不過車況頗佳。可是我買沒多久,有一天不知道被誰推倒,推倒就算了,應該還有在我輪子上踩了很多下,結果我後輪整個歪了,所以騎的時候後面的煞車會一直磨到後輪。我有去問過一個輪子要多少錢,哈佛跟我說 29.99 磅,我覺得好貴。後來只是請同學幫我鬆開後面的煞車。

有一天,我一個同學跟我借腳踏車,他運氣不好,才騎出去沒多久,前輪就爆胎。他把車牽去劍橋市中心的傳統市場,那裡有個專修腳踏車的攤子,叫腳踏車男(Bikeman)。不知道是因為同樣的人一直提還是因為那個攤子就在市中心,我有一個印象,就是劍橋學生腳踏車壞了多是牽到那裡修。那些西方人明明腳踏車沒有壞也會牽去給那個攤子看看調調(那個不便宜啊,至少 25 磅起跳吧)。

我的車回來之後,變得超難騎的。我一騎就鐵腿。那個攤子把我的前剎車調得超緊,而且三天就斷了。老實說,我自此對這家店印象很差,一直懷疑他們是故意讓我剎車壞掉的。

因為本人非常窮困,又聽說修剎車要二十幾磅。雖然我的腳踏車整身是病,但是既然還能騎我也就不太想修。所以騎車都騎很慢,而且稍微有斜坡就下來牽車。那天跟我家男人說我的腳踏車沒有剎車,他就笑說:'Typical students!'(我其實早就不是學生啦,只是因為都在學校裡,他都覺得我是 school girl) 唉。其實這樣真的很危險,大家千萬不要學我。因為交通安全不是自己遵守就好,遇到不遵守的人和狗,比如說沒長眼的觀光客或是一直朝著我的輪子奔來的白目狗之類的,而且有時候會有很意想不到的狀況。

我一直到上星期,我的後輪爆胎,我就想說把事情做個了結好了。修車很貴,但我家離實驗室真的很遠,走路要快一小時,我才走三天就瘦了好多,連最難瘦的臉都瘦了。我有考慮要買二手車,因為常看到人家賣二手車大約就是賣 35 磅。我光那個後輪就要 30 磅了,至於那個剎車,修過的人都跟我說 > 20 磅。可是我在口香糖樹 (gumtree,一個社群網站,有租房賣二手東西的廣告)看了一下,覺得,我又很難確定那個二手車的品質,不要買來沒多久又要修東修西的。想一想還是把我自己的車修好比較保險。

我就牽著我的車去到了 Bikeman。雖然我一直懷疑他對我的剎車動手腳,但那畢竟是在市中心,對我來說是最近的,所以我還是去了那裡。我快到的時候下起了滂沱大雨,我一手撐傘一手牽車,相當狼狽。

我一開始就告訴那個 Bikeman,我的後輪軸歪了,所以後輪要全換。他跟我說 32 磅。然後講到我的剎車,他說前面的 12 磅,後面的 9 磅。這時候他拿去了計算機,開始加,一加,那個後輪突然之間變成了 50 磅,所以總共要 70 磅。我問他 32 磅變 50 磅是怎麼回事。他就說什麼因為我要全換,所以是 50 磅。我一開始就說要全換啦,啊不然勒? 我就跟他說,我同學來換輪胎是 30 磅而已欸,他又改口說,那是二手胎比較便宜。我說,那你就給我二手胎好了。他就說他沒有存貨,我非買新的不可。他說,不然我可以跟他買二手車,89 磅。

他這種態度真的讓我整個非常倒彈,前後不一又獅子大開口。我覺得他只是想把價格抬到接近二手車的價格,然後賣二手的給我,就算我不跟他買二手,他收我七十磅也是大削一筆。那時候雨下得很大,有那麼一刻,我幾乎就要投降了。但是本人的理智實在沒辦法接受他這種敲竹槓的行為。就跟他說,謝謝,我再去別家店看看。我這句話說完,他的臉馬上就變了,看得出來他非常後悔剛剛想削這隻明明看起來就是笨蛋的偽肥羊。

我這時候想到我家附近好像有一家腳踏車店。所以我又走了四十分鐘到了那家店。這家店叫 Townsends Light Blue Cycle Center:72 Chesterton Road, Cambridge。修車的人叫傑森,他估完價告訴我說是 55 磅。想到之前那個 Bikeman 跟我索價 70 磅,我馬上就點頭說好。沒想到,這位傑森先生看我這麼爽快說好,反而很詑異的回問我:「什麼?! 妳願意花 55 磅修這台車?」現在是什麼狀況? 然後他就告訴我說,就差那麼一點,他昨天才剛以 70 磅賣出一台淑女二手車。我有一種感覺,就是這些人都試著把價錢提到跟他們的二手車差不多價錢,然後順便推銷他們的二手車。走了快兩小時的路,我好累,想說,再怎麼樣,這家店總是比上一家店的任何東西都便宜了快 20 磅。而且這個人的態度比 Bikeman 實在好太多了,因為他其實有提到我的踏板附近好像有點怪,但我說,我覺得那裡還好,我不打算修。他也只是說,反正我會幫妳把這邊也修好就是了。我們最後的結論就是,他去找有沒有二手淑女車,沒有的話就修我原來的車。

我隔了一個週末去問他,他說他沒找到二手車,所以他會幫我修我自己的車。他說他找到一個好的二手胎,只要 20 磅,然後他覺得我的後剎車不用修,所以應該不用多少錢。那天下午我去跟他拿車,他總共才收我 30 磅!! 而且像後剎車,他其實有幫我換了一邊,但是也沒收我錢 (想想那個 Bikeman 要收我 9 磅!!)。真是公道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想劍橋找不到更公道更誠實的腳踏車店了。他就笑說他幫我省了一頓晚餐的錢(而且是豪華晚餐吧!)。他開了一張收據給我,上面寫 Private repair,然後列細項。我猜他這個不用報稅吧! 再度讓我回想起那個要跟我收 70 磅的 Bikeman,他一天敲兩個人竹槓,一個人敲 20 磅,一天 40 磅,他光這個多收的錢錢都快跟我薪水差不多了 (哭哭)。

我現在車超好騎的,都可以遠遠把其他人抛在後面(得意)。我跟 Sebastian 講了這家店之後,他就開始在想說他的腳踏車究竟有哪裡需要修的(笑)。傑森先生跟我收的錢之少,聽過的人都覺得低到不可思議。請大家一定要支持童叟無欺的店家啊!!!






國王的新衣

是我的中文退步到不能再退步了嗎?

今天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有一篇陳蒼多講翻譯的文章:Benefit of the doubt 該怎麼譯? 我每次看他翻譯的書,就在想,究竟是我的中文太差還是他跟我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中文世界。大家可以去圖書館借時報出版的,他翻譯的史蒂芬金的書。那絕對是「經典」!! 我這輩子還沒看過跟那兩本同等級的翻譯書了。不要說翻得對不對的問題了,這句話大家都看得懂嗎?

「如果你『懷疑』是否要親吻一個漂亮女孩,那就不要對她有利的『懷疑』,吻她好了。」

這種句子,就算翻譯的人的知識是對的,我也看不下去。現在大家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我看那兩本史蒂芬金的時候,連看完第一行都很困難的原因了。這個人的名字也從那時候起,成為我心目中的一盞書市冥燈。事實上,在今天看到講 'Benefit of the doubt' 那篇文章前,我一直以為他是找他學生幫他翻那兩本書,翻出來的品質才會那麼爛。但看到那篇文章之後,我想,那兩本書應該真的是他自己翻譯的無誤。我甚至懷疑他的母語不是中文。現代人的國文程度再差,寫出那麼古怪的句子還不自覺的應該也不多吧。

我看過英國徵翻譯人才的職缺廣告,他們會希望翻譯者的母語是他們要翻成的那國語言。也就是說,如果要去應微德文翻法文,母語最好是法文。這點我覺得還滿有道理的,畢竟譯者自己要表達出來的語言或文字,所需要的程度要高一點,才比較有可能遠到「信、達、雅」的要求。

鋼琴課

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想學跳舞又想學鋼琴。我媽媽說只能選一個。因為我從幼稚園開始就非常羨慕同學學鋼琴,所以我就決定要上鋼琴課了。

我上的鋼琴課是一對一的。然後因為我家家境一直都不是很好,家裡已經勉為其難讓我學鋼琴了,實在是沒有能力買一台鋼琴,所以我上鋼琴課都是在音樂教室上,然後買練琴卡去音樂教室借琴室練習。

我的第一個鋼琴老師教了我大約三年。因為是鋼琴老師嘛,我對她第一個深刻的印象是她的手:她的手指甲旁邊有很多脫皮。我家教甚嚴,上國中之前,家裡不准我看世界名著和老作家寫的書之外的小說。琦君最喜歡形容女生的手如「玉蔥」,我總是在揣想那是什麼樣子。我的第一個鋼琴老師那脫皮的手指頭,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那個「玉蔥」的「蔥」指的是洋蔥!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的名字。她叫慈心。大概就像某些父母會因為算命的說孩子命中缺水,就給孩子取個帶水的名字。所以她的名字就叫慈心。就像某些過份具體的名字一樣,名字的主人很遺憾的跟他們的名字的意象完全相反。奉勸各位家長,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千萬別取過於具象的名字,不然叫天使卻像是惡魔,或是叫慈心卻剛好最缺少一顆慈愛之心,會相當的諷刺。

我不是一個在彈鋼琴方面有天份的孩子,所以再怎麼練,老師都不滿意。就像大多數的鋼琴老師一樣,她會用铅筆打我的手指頭。她還會借我她拿來打我手指頭的铅筆,要我自己在琴譜上寫下「要努力練琴,不要偷懶」。小孩子臉皮很薄,我到小學六年級再度看到琴譜上的這些字還會臉紅。我怎麼練老師都不滿意,但我也不知道我的問題在哪裡,因為就算偶爾老師會彈一遍給我聽,但我能理解的,從她彈的那一遍裡學到的,也只是裝模作樣的搖頭晃腦,假裝自己彈得行雲流水的樣子。反正她從來也沒能夠具體的告訴我怎樣是好,怎樣是不好,究竟是要怎麼樣彈她不滿意的那些小節。反正臺灣滿地是這種老師。

而她把這所有的一切都歸罪於我家沒有鋼琴,所以她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問我家裡什麼時候要買琴。我討厭直銷性格的人大概就從那時候開始的。我自己很明白家裡的環境,很明白自己學琴給家裡的負擔,我爸媽已經盡他們最大的努力了,我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們。但是老師每個星期問起,我又覺得很丟臉,覺得自己家裡很窮很丟臉。

我還記得那時候的鋼琴課是在星期三。音樂教室的樓下有一攤紅豆餅,回家的途中有一家義美門市。我總是在鋼琴課結束後會買個紅豆餅,或是霜淇淋,或是梅子糕,慰勞自己又度過了痛苦的一個小時,慶祝再也沒有比這一刻離下星期三更遠的時刻。

那三年,我彷彿活在兩個世界。在學校裡,老師們都好喜歡我,覺得我是好寶寶。但是在鋼琴課的那一個世界,老師每個星期都罵我是懶惰蟲,我怎麼彈怎麼練她都不滿意,都要有意無意問說妳家還沒錢買琴啊。我那時候沒有跟我爸媽講過這些事,只覺得我花了家裡的錢卻沒有把琴學好,很對不起爸媽,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所以也不敢跟爸媽說。

我就這樣痛苦了三年,然後她把我轉給一個男老師。這個男老師教我沒幾個月,又把我轉給一個姓張的女老師。

給張老師上課的那一段時間,是我那幾年來最美好的鋼琴時光。老師又溫柔又年輕漂亮又和氣,還教我填詞,教我體會那些樂音。不過很可惜的是,我上她的課也沒上多久,因為水人沒水命,她那時候離婚了,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所以就不再那個音樂教室教鋼琴了。心裡非常遺憾之餘,又聽說我可能又要被轉回那個叫慈心又剛好沒有慈心的巫婆魔掌下,我心想,罷了,我鋼琴夢該是到了完結的時候了。

又過了半年,遠離了那些夢魘一段時間了,想起鋼琴開始有些懷念。剛好找到我還沒用完的練琴卡,就到了音樂教室要練琴。那個叫慈心的巫婆剛好坐在櫃台跟櫃台小姐聊天,我都走到鋼琴教室的門口了,那個叫慈心的狠心歐巴桑還扯開她的喉嚨大聲叫住我:「Hyashih! 妳家還沒錢給妳買琴啊!」我紅著臉進了琴室練習,耳朵熱辣辣的,草草的彈了一會就走了。那張練琴卡我終究是沒有用完。我遠遠的逃離那個鬼地方,再也沒有再踏進一步。

我家裡給我學琴,為的不是要我成為一個鋼琴家。我媽媽從頭到尾都很明白的告訴那個叫慈心的狠心巫婆,她讓我學琴只是要讓我以後面對古典音樂不會有隔閡,不會怕。但她怎麼也沒料到,那幾年的鋼琴課讓我心裡永遠留下了深深的陰影。這絕對不是我家裡的問題,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能做的一切了。我從來沒告訴他們我在鋼琴課受到的委屈,但畢竟父母還是父母,總是也察覺到了。到了我妹妹學琴的時候,我家貸款買了台鋼琴,請了老師來家裡教,大大的減少了老師擺爛的機會。我妹運氣好,她的鋼琴老師人很好(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在我家上課,眼皮總得繃緊一點),她一直都上得很開心。

家裡有鋼琴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去碰過。我還要求我妹不能在我在家的時候練琴。我沒有辦法聽到鋼琴的聲音。鋼琴的聲音讓我神經衰弱。就算是現在事情都過了快二十年了,我對鋼琴這東西的印象還是很差,覺得鋼琴的聲音非常沒內涵,整個是空心的。我跟學姐一致認為大提琴的聲音很有內涵,一致不喜歡小提琴的聲音(她也有過一段非常不舒服的鋼琴課)。

身為一個文藝少女,古典音樂我是試著聽過的,但因為有過非常糟的鋼琴課經驗,我的心裡總是沒有辦法親近那個東西。我可憐的媽媽,我枉費了她的苦心。

我大學的時候,跟某人出去吃飯,吃完飯去餐廳隔壁的唱片行逛。那個人以愛聽古典樂著稱。他一進去唱片行就往古典樂區走,我跟著他走,看了一會沒趣,很快的跑到五月天的唱片前面看了起來。那個人跟了過來,看了我正在看的唱片區,皺著眉說:「妳聽這種東西?」我那時候已經二十歲了,看透了這種人的淺薄,很篤定的點頭跟他說:「是的,我就聽這種東西。」

不過我也遇過光譜上另一個極端的人。我去上英語會話課,那節課好像是要講啫好還是類似的東西。跟我對話的女生問完她該問的問題,我就說我喜歡閱讀,她就揶揄地笑說:「哦,那妳應該還喜歡聽古典音樂吧!」我相信這種人是反智社會的中堅份子。






Glasgowian 一定要進總決賽啊!

上星期揚科維琪的比賽讓我看完之後一直有想要打網球的衝動。主要是她的身材好勻稱,線條好漂亮啊!不過後來我又看了幾場比賽,證明了她應該是少數有好看身材的網球選手。

前幾天我一邊跟 Sebastian 說揚科維琪讓我好想學網球啊,他就鼓勵我,說他有一個朋友最近就在一個活動免費教網球。他還很熱心的要借我拍子(而且說到做到,第二天我一到辦公室桌上就已經有一支球拍了)。但我在跟他說話的時候,剛好正在有一搭沒一搭的在看 Safina 對某人的比賽,一直看到 Safina 的肚子。看到她那搶戲得不得了的小腹,我的滿腔熱血都被澆息了。Sebastian 過來看了一下說,嗯,那是因為她是女生。是這樣嗎? 我想了一下,想到當天稍早,我看到費德勒的比賽,肚子也是好大一個。為了證明我沒看錯,我還 googled 了更多費德勒的圖片。他肚子真的很大。而且還順便看到羅迪克的肚子更大。

這是怎樣? 怎麼現在的網球選手都有這麼誇張的贅肉啊?

今天下午利用 BBC 的線上轉播看了兩場女網比賽。第一場是真的很好看,第二場真是爛透了。WTA 的計分方式有很大的問題吧!她是有沒有一點點想打的樣子啊!整個荒腔走板的。真的是爛到連她的球迷要放大絕說「不然你去打」都會被笑,畢竟就算我去打也不過就是 6-0, 6-0。輸贏是一回事,戴娃就算輸球也讓人覺得她雖敗猶榮,但世界第一積分都打到這麼高了,心理素質還可以差到這種程度就真的很驚人了。還讓人開始質疑 WTA 的公信力,還讓打贏她的威廉絲要被問說女子世界第一怎麼打得那麼丟臉。威廉絲真是超倒楣的,打贏了還要幫輸家回答尷尬的問題,還要連自己的能力都順便被世界第一的表現給拖累。讓我忍不住去查了一下世界第一的 Wiki,想看她是以什麼打法著稱,結果一拉到她的 Playing Style,才看到第一句,我就笑了。還有,她的喘氣聲也真是大得可以。=.=

明天又有好球賽可以看了,真是開心。不好意思,我支持的人跟大部份臺灣人都不會一樣。本人基本上是只要是格拉斯哥人就先加六十分的......當然也是他的打法剛好是我最喜歡的那種。姐姐我因為年紀大了,比較老派,一直覺得網球是個優雅的運動,所以我真的很不喜歡看那種彈跳沒兩三下就沒了的球,因為那個節奏整個不對了。

今天金融時報說,要是格拉斯哥人真的拿了冠軍,他就可以打他衣服上的 RBS 拿掉,就不需要 RBS 的贊助了:He will be able to sponsor the bank instead. RBS 真是躺著也中槍。XD。






討厭愛叫的女生

跟楊科維琪 (Jankovic) 對打的那位長得像李奧納多的美國小妞烏膽 (Oudin),從頭到尾都在嬌喘,讓我一直有一種她下一秒就要高潮的感覺。在電視機前面觀戰而且有性冷感困擾的婦女觀眾,應該都很想寫信去問烏膽小姐,要怎麼樣才可以連打個女網都這樣興奮吧!

我很多年沒看網球了,是因為點進 BBC 網站的時候剛好有線上轉播,剛好有揚科維琪的比賽,我才點進去看。聽說現在的女網常常都在嬌喘是吧! 本人極度討厭愛叫的女生。之前跟一個組裡的新加坡女生打桌上足球,每一擊,不管是我打還是她打,她都會叫,是在叫什麼啊? 真的很想問她說,妳需要我幫妳打電話給妳先生嗎? 雖然我跟她交情不錯,但還是忍不住一直瞪她。也許這是擾亂敵心的策略,但我真的是超討厭聽到。這麼愛叫的人在叫的時候,誰知道是真的出事還是只是喜歡叫啊? 這種人可以做一種副業:錄罐頭花痴尖叫聲。

還是揚科維琪這種正常的女生得人喜歡...... 可能因為我不是男生,沒有辦法體會愛叫的女生有多討人喜歡吧!

BBC 轉播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女的一直鬼打牆。揚科維琪的狀態顯然是不太好,大家都看到中間醫生上來了兩次。但這個女主播好像沒什麼其他的話可以說,一直說那個十七歲的烏膽小姐初生之犢,揚科維琪不意外,因為反正她今年都打不太好。不斷的就重覆這幾句。不過她說完揚科維琪打不好不意外的時候,那個男主播接了一句:「我很意外」。XD。

Andy Murray 好強,今天狀況太好。BBC 主播說愛國球迷們什麼都還沒怎麼看到,他已經打完了。XD。

再追加一個我受不了的叫聲。這屆金曲獎新人獎的提名者合唱的那首歌,最大的敗筆就是在 A 段結束的時候,梁文音小姐用她尖銳又嬌滴滴的嗓音「喔」了一聲。她是以為她在唱電子花車嗎? 這首歌其實很好聽,我在 Youtube 上不斷的重覆播放,但我真的好希望誰可以把那一聲剪掉,聽了超不舒服的。林宥嘉獨唱的那個假音超好聽的。






這個國家真是太帥了!!!

Top BBC bosses' expenses revealed
BBC 今天公佈了他們自己公司 100 名高層人士的報帳記錄,因為他們認為公眾有權利知道。在英國看電視要繳稅的,每年繳 160 磅左右,所以這些人花的的確是納稅人的錢。上面那個連結點進去,右邊有一堆 pdf 檔案連結,有 2004 年以降的報帳記錄。

Tory MPs 'to pay back £250,000'
上一篇說到英國國會議員被抓到胡亂報帳之後,從報紙披露到政府公開報帳記錄只花了短短六個星期。今天 BBC 說,保守黨清查之後,要退還國庫 25 萬磅。

這個國家的魄力和效率真的是強大到讓我一整個難以接受啊!

另一個今天看到的新聞:Male workers win equal pay claims,說是英格蘭東北部有男性員工控訴自己薪水比女性員工低。大概只有歐洲國家會有這種新聞吧......

都是雜事


上面那個笨蛋說他小的時候,最喜歡在聖誕時節去百貨公司。因為那時的百貨公司充滿了香水的味道,聞起來很像女孩子。XD。



我星期一去接機,在巴士站等車的時候,一個媽媽開口就用國語問我去 Luton 的車是幾號。她運氣好,我剛好就是在等去 Luton 的車,所以就告訴了她。我覺得很奇怪的是,這兩年我在國外遇到臺灣人,都是像這樣,一開口就直接用中文跟我說話,完全不先說打擾啦,請問妳會不會說中文啦。現在是不流行禮貌這種東西了是吧?!



英國食物沒真的那麼難吃的

我重貼了以前貼過的「Wolfie 食物兩週記」。在英國住越久,不知道是漸漸被同化了還是怎樣,看批踢踢八卦板討論英國食物的討論串會越無奈。不就是飲食習慣完全不一樣的兩個地方嗎? 這是要怎麼比較呢? 西洋食物和東方食物最大的差別,以我一年級時剛到英國,胃還完全是臺灣胃的情況下吃了一個月英國食物的經驗,就是這些西方食物沒有真正的鹹味。所以,當我想念東方食物的時候就是用醬油做菜。

西方人吃中國菜是很愛點酸酸甜甜的食物。我很愛吃我媽做的糖醋排骨,或是任何酸酸甜甜的食物。不過西方人口味的酸甜中國菜,芶芡太多,又太酸又太甜,所以我在國外住的幾年,上中國餐館不吃這種東西的。但一般西方人真的很愛點。我有一次在坎城的越南餐館用餐,一堆西方人進來,本來要點酸甜雞肉,可是那個賣完了,他們也乾脆,直接問說:「那還有沒有其他酸酸甜甜的菜?」我只有遇到跟我交往的那個英國人,很令人驚奇的點了用醬油做的菜,但這種人在這是滿特別的。可是他看我在吃燒賣,也試了幾個。我很喜歡吃燒賣的,他一定是看我吃得那麼開心才來試的,但我看他很努力的想要品嘗那個味道,但又一臉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表情。就像我拿蘿蔔糕給他吃,他吃半天也吃不出裡面是什麼東西,還覺得沒什麼味道的樣子。可是對我來說,那個就是蘿蔔糕的味道啊!

飲食習慣不一樣,就很難真的能夠去批評人家的食物。比如說人家很會做各式醬汁配各式食物,但對臺灣人來說,這就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比如說批評人家吃冷掉的義大利麵還吃得津津有味? 義大利麵是有吃冷的吃法,或乾脆就當沙拉吃。就像是日本便當也是吃冷的。不過就以臺灣人提到外國指的不外乎就是美國(特別是提到開車這件事的時候!!!!)和日本的說法,一般臺灣人對日本文化有比較多的認識,講起來也會比較客氣,怕自己大放厥詞會一下就被人家聽出來是自己不懂,所以一般是就算不習慣也會客氣說那不是我的菜,不會去笑日本人吃冷便當。

我自己的飲食習慣這幾年有一些改變,像是我本來不吃蘑菇的,但因為這裡可以煮的菜不多,所以我只好開始吃,現在冰箱常備一大盒蘑菇。我本來當然是吃香菇,但我現在已經不吃香菇了,回臺灣吃到有香菇的菜,都會避開香菇,因為那個味道對我來說有點太重了。當然如果真要我吃我也還是會吃啦,不是像蔥蒜那種會讓我打從胃裡嘔出來的不吃。

我最近發現不吃肉可以省好多錢,所以我現在也很少買魚買肉。連蛋也很少吃。我每天都會數我當天吃了幾種蔬果,通常都是六種左右。不過上星期四應該是創了紀錄。各位觀眾,十、一、種。中午吃蔬菜蛋捲,裡面有洋蔥、青椒、蕃茄、蘑菇、玉米粒和蘿絲瑪麗烤馬鈴薯;晚上吃花椰菜炒紅蘿蔔,橄欖油烤節瓜和茄子,還有一邊煮飯的時候一邊吃了一顆 nectarine。午晚餐完全沒重覆的材料,我也很佩服我自己。 :-)






女生的好朋友 -- Timpson


這是在格拉斯哥市中心的 Timpson 櫥窗,所以還有風笛手的圖案。

我在巴黎買的一雙涼鞋,買大了半號,因為當時店裡這個款示只剩這一雙,所以我就買了。穿起來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特別是那個鞋底特厚,讓本人相當欣賞。但穿起來總是覺得腳踝部份有點鬆,雖然也不是什麼會妨礙我走路的問題,但我怕這樣鞋會壞得快。所以今天去鞋店的時候就順便問店員,什麼店會幫忙修鞋,她就告訴我 Timpson 會。

Timpson 這家店在英國處處可見,我的印象就是可以在這家店打鑰匙,還有做房子的門牌,像上面那張圖一樣。但我倒是不知道 Timpson 也修鞋。

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家 Timpson。師傅聽了我的問題,就拿出了一把像老虎鉗的東西,跟我說打那個鞋帶的洞是不用錢的。沒幾秒就解決了我的懸念。而且他還有大概照原本我鞋帶上的洞距打洞。他真的沒收我錢,就是旁邊有個小錢筒,隨個人心意丟個零錢就可以了。

好公道的店啊!我有一條皮帶當初是買男版的,其實我也只是打算拿來做造型的,不過究竟還是太大了,我回臺灣的時候想說多打幾個洞好了。就找了我家附近菜市場的裁縫店,結果!打一個洞是 35 還是 50 塊錢我忘了,兩個洞就乘二,以此類推,而且又不考慮我的皮帶本來洞是怎樣就亂打。這是怎樣,臺灣現在是大家都年收入三萬美元了是吧!

我現在除了食物以外,在臺灣的時候很少買東西,因為我覺得臺灣的東西還滿貴的,而且很多商人很黑心。化妝品就是一個例子。外幣漲他們也漲,外幣跌他們也漲。要漲的時候就第一個漲,該降的時候都在等別人先降。英磅跌那麼多,同樣的歐美產品在英國怎麼都沒有漲啊?! 我慣用的艾杜莎遮瑕膏,去年改版,容量變三分之一,價格維持原價,號稱是多了某成份,這真的是非常過份,是加了金子嗎? 我是不會再買這家的東西了。也還好我也不太用日系的東西,現在大概只有植村秀是我還在用的日系化妝品,而這個牌子在英國大概是最常見的日系牌子了。

我很早就發現,非生活必須品在臺灣的價錢其實都跟歐美國家差不多,就是在外面吃飯便宜很多。不過我在國外生活的時候,因為都是自己煮的,所以吃得比較健康是真的,所以這一點我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我房東太太說我的飲食習慣還滿像外國人的,因為我很常水煮青菜,或是東西橄欖油淋一淋,包鋁箔紙就丟烤箱,而且很少在吃米飯。我真心覺得水煮包心菜很好吃。這裡沒有高麗菜,然後包心菜又很硬,炒不軟的。我是吃到學院餐廳的水煮包心菜,自己撒鹽巴之後,發現這樣還滿好吃的。我很久沒炒菜了,因為懶,而且太陽大的時候我就想吃生菜。我吃生菜也不加醬的,超清爽。

臺灣真是一個奇妙的國家,起薪不知道多久沒漲過了,物價還是一直漲。英國這裡,物價的確也是每年漲,但起薪也是每年漲,漲得是不多,但至少跟物價的幅度是差不多的。至少我個人覺得這才是一個合理的社會運轉的模型。






這小小的舞台 有我大大的夢想

好久沒有這麼期待一個人出專輯了。

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季大概是我這幾年最熱血在追的節目了。我其實是從第二季開始看的,然後從 Youtube 旁邊的相關影片回去看第一季的林宥嘉。雖然我是從第二季開始看的,但是其實第二季的人都不甚對我胃口,有些人厲害是厲害,但他們的感覺很不素人。這不是他們的錯,只是看他們唱歌就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星光三班的人我大部份都很喜歡,就算不是很喜歡他們唱歌,但是這一班的讓我感覺好好,感覺就是普通人,舒服就很迷人的那種。

飛起來了怎麼可能救命啊我不要


Daniel Cleaver: Now these are very silly little boots, Jones. And this is a very silly little dress. And, um, these are, fuck me, absolutely enormous panties.

今天之前的一整個星期天氣都好好,春光明媚的,讓我好想開始穿裙裝。但是因為我出門都騎腳踏車,就覺得有些不方便,跟我家男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苦惱了一下。

我:穿裙子騎腳踏車的時候,裙子不是很容易飛起來嗎?
男:喔喔,對啊,大家都在等那個裙子飛起來可以看到小內褲的時刻,很性感的。
我(天生反骨):這樣啊,那我決定下次這樣做的時候要找一件大內褲來配。(堅定)
男:囧.......




上天給我的考驗


星期二回家的時候發現我房東感冒了,而且是非常嚴重,光聽他講話就會想逃的那種。因為我實在是很怕被傳染,他又一向很多話,所以我乾脆就等他們都吃完了才去煮飯,免得煮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要冒著生病的危險。那兩天剛好有一個房東的朋友住在我家客房,我在樓上的時候就一直聽到我房東不停不停的跟他朋友講話。後來我下去煮飯的時候,房東居然跟我說他喉嚨痛,所以沒怎麼能說話。我很坦白的跟他說:「你知道嗎? 我今天根本就避免跟你講話,因為實在是很怕被傳染,但是我一整個晚上都聽到你一直不停的在講話。」房東太太現在懷孕,他都不會想要克制一下。而且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從喉嚨痛、咳嗽,到這幾天開始擤鼻涕。房東太太還很天真的跟我說不要擔心,多吃水果就不會被傳染了。

第二天一到辦公室,跟坐我隔壁的同事一打招呼,救命,她也感冒,也是喉嚨痛那種。

星期五去上瑜珈課,剛好找了一個離老師最近的地方放了瑜珈墊,全班就我離老師最近,是那種躺下來的時候,我的頭離老師的頭不到 30 公分的那種距離。結果老師一開口,x (消音),真是天要亡我,她也感冒,也是喉嚨痛。

這這這,是上天給我的考驗嗎?






Galloway & Porter


劍橋市中心的百年書店 Galloway & Porter 是我最喜歡的書店。專賣特價書。書種很多,從旅遊、文學、烹飪、建築,學術或非學術,暢銷或專業,都可以在這家小書店找到。因為進書沒什麼規則,所以我幾乎每星期去都像去尋寶。今年書漲價了,所以平裝本的熱門暢銷文學書大約是 £2.99,精裝 £4.99,稍微不那麼大眾的書,平裝本大約是 £3.99。我個人只在意書的內容,所以要我平常買書,一定是買平裝,少數的幾本精裝書都是在這家書店以不到 3 磅的價錢買到的。

我書好像買太多了,每次搬家都很痛苦。才來兩、三星期,我已經買了八本書。

Historian by Elizabeth Kostova (Holloway & Porter for £2.99)- 久聞盛名,所以在書店看到就買了。但我買了之後回家看 Amazon,就覺得很後悔。我是個粗人,一向不太喜歡太多形容詞的文章,但這本書似乎就是那種描寫超詳細到不知道在幹嘛的那種。有人形容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雨中慢跑一樣:一開始覺得,嗯,其實也沒那麼糟,然後慢慢的、慢慢的,就會有一種千金難買早知道的感覺。

雖然如此,我還是會看它一看,因為有人的壞評寫得實在是太有趣了,我決定好好的讀來笑一笑。Fran Cook 小姐 把這本書不好的地方描寫的很詳細,比如說,書裡有一堆人碰巧都寫一堆詳細到不能再詳細的信。而書裡人物的調調跟身份不合,男生都說些根本不像男生會說的話或做些絕大多數男性不會有的觀察。像是保羅在跟海倫求婚的時候說:'I couldn't imagine being without that hand, with it's square tipped finger nails and soft skin over hard bone.' 這種話不要說一般男生不會說,一般正常人都不會說吧......

我很理解這種角色塑造不好的小說看起來是什麼感覺。像是我非常喜歡的柯裕棻,我非常喜歡她的散文,我知道她出過一本小說集「冰箱」。這本書出了很多年我都沒看,因為每次看到摘錄的文字就不是很有興趣。但我實在是太喜歡她了,因為她太久沒有新作,我上次回臺灣實在是太渴柯裕棻,才終於去弄了本「冰箱」來看。結果一邊看一邊笑,超歡樂的,因為裡面的每個角色都像柯裕棻,說話都像柯裕棻。她個人文字風格極強烈,是非常非常非常斯文,而且纒綿的那種,基本上一般人說話不會跟她一樣,但她的每個角色說話都是斯文溫柔到了極點,讀起來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特別是她書中的男生們,至少我沒認識過哪個男的說話會那樣(不管性向)。還是到某一篇,終於有個男的罵了聲髒話,那個角色才終於像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又不叫柯裕棻的人。不過我讀到那裡還是笑了,因為讀小說的時候,還會覺察到這種事,這顯然不是一篇及格的小說。

A life of Mark Twain by Ron Powers (Holloway & Porter for £3.99)- 我很喜歡讀文學家的傳記。我很敬佩有些中生代的作家知道好多世界名人的生平和軼事,我不知道他們都哪裡讀到這些東西的。比如說陳玉慧,我近幾年讀很多她的書,都是散文,從她的文章又延伸出更多的閱讀。Galloway & Porter 很多這種書。前幾年,才剛讀完陳玉慧寫費滋傑羅和他太太的故事,就在 Galloway & Porter 挖到他們的書信集: Dear Scott, Dearest Zelda (而且才兩磅錢!),簡直是欣喜若狂。

隱地出過一本他在 2002 年的出版日記,很厚很厚,但我看得很過癮。他過著完全就是文人的生活。做為一個老人家和出版前輩,他對待人事物的態度和他的自覺,讓我非常的敬仰。不過他也是幸運,他生活在一個不需要商業化就可以靠寫作和出版維生的年代。

Alice's advantures in ownderland & through the loooking-glass by Lewis Carroll
The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of Saki by Hector Hugh Munro

(Holloway & Porter for £1.99 each)
我只是覺得我到了該重讀經典的年紀了。

Shakespeare by Bill Bryson (Holloway & Porter for £3.99)- 這人說話好賤。叫我自己去讀莎士比亞大概有點難度,所以我決定放自己一馬。

Untold stories by Alan Bennette (Holloway & Porter for £3.99)- 這個人似乎是個名人......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他是誰,讀了可能就會知道了。

其實我昨天一時鬼迷心竅買了帕慕克的「雪 (Snow)」,因為我記得我看過臺灣兩個作家對這本書的好評。一買回家,一上網,再看一次這兩個作家的書評。其中一個提到她就愛「異鄉人」那種調調 (我的天!)。另一個作家,老實說,連她個人的作品我都不是很喜歡,根本就是頻率完全不對的人。再看看 Amazon,有人說:I challenge you to stay awake。這真是一擊即中啊!!!! 我其實看過帕慕克其它的書,但我說過了,我是個粗人,實在是很不喜歡這種風格,連「伊斯坦堡」都看得有一搭沒一搭。

身為一個物理學家,我不相信只有繁複的東西才能有力量,才能撼動人心。這世界上友善的好書滿地都是,只怕沒有時間讀,我可不想為難自己。所以我今天就拿去換了這本書。還好書店的主人們人很好,聽我囁嚅地說著我昨天野心太大又太衝動的故事,知道我犯了全天下書蟲都會犯的錯,二話不說就讓我換了。


Galloway & Porter 斜對面有一家唱片行叫做 FOPP 也兼賣少量暢銷書。像是我今天看到燦爛千陽,可能是因為賣到爛了,各位觀眾,兩磅錢一本。一看到這樣,我就完全不想買這本書了。我今天在 FOPP 買了兩本書: Moab is my washpot by Stephen Fry (£3)+ The uncommon reader by Alan Bennett (£2)。

不知道為什麼這邊書可以壓到那麼便宜,在臺灣就算有 69 元書店,但裡面賣的書都不是很引人興趣,比如說都是吳姓作家的書;要買這種書,我還寧可拿這個錢去吃便當。住在一個有這種高品質又低售價的書店的地方真的好幸福。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我的房東夫婦是馬來西亞華人,兩個人都大我兩歲。我們真是一見如故! 房東是博士後,房東太太是幼稚園老師。房東太太以前是唸中文系的,後來跟先生到了英國,發現很難找工作,於是就改唸幼教,而且很巧的是,她之前在 Wolfson Court 附設幼稚園當了好幾年幼稚園老師。要知道我一年級就住 Wolfson Court,之後需要暫時的住宿的時候也都住那裡,而且幾乎每天都去 Wolfson Court 吃飯。

更巧的是,前天房東載我回去系上取腳踏車,路上他指著一棟房子說他們搬來現在的房子之前住在這。我一看大驚。我那天不是看了三棟房子嗎? 那就是我看的第二個房子!而且我們討論了一下,發現,那天要租我房子的那個上海人根本就不是屋主,他只是二房東。這就算了,他要租我一個月 350 磅,水電另外算。那個房子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房間,他已經租給其他人了,因為那個房間稍大,所以這個二房東一個月光收房租就 700 磅了,而那棟房子的租金是 700 磅,也就是說他住在那個屋子裡完全免費!他睡的地方原來是客廳。真是太誇張了。

除了這件事,更巧的是,我昨天才知道我的好友 Ni 之前的房東就是這對夫婦!Ni 那時候只需要一個月的房子,這種短租很難找,最後經人介紹,找到這對好人夫妻,當時就是住在我上一段說的那棟房子。事實上,我在九月底從比利時要回臺灣之前在劍橋待了一晚,那時學院沒地方給我住,問 Ni,她說她房間很小,所以她帶我去另一個同學家住。如果我當時就去住 Ni 住的地方,我那時候就會認識這對夫妻了。但在昨天之前,我們這群人沒有人想到我們之間有這些關聯。最好笑的是,我跟學姐說我的馬來西亞房東吃素。她馬上就想到 Ni 之前的馬來西亞房東也吃素,還回我說:「怎麼馬來西亞人都吃素......」

我很感謝我的房東買了現在我住的這棟房子,讓我有一個好地方可以住。他說他們找房客找了幾個星期了,房東太太想找個一個最好可以說中文的,房東想找個 University member。我覺得緣份好奇妙,我最好的朋友是馬來西亞人,而我突然之間認識了這麼多馬來西亞人。房東的長相、身材和說話的語氣和內容,都好像我當年在台大物理系當助理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博士後,超像。

房東夫婦吃鍋邊素。我是沒吃素啦,但我平常吃東西就很清淡,而且以吃草聞名。我媽跟我外婆講話講到我的時候,我媽都會說我是「菜姑」。房東太太就笑說,她家人也都叫她「菜姑」。她知道我不吃蔥蒜,但那天烤了大蒜麵包,擔心我不吃。我就跟她說,如果是做成大蒜麵包,我還稍微可以接受。她就笑說我跟他先生真的是一個樣。我搬進去的第二天早上,他們就去南漢普敦訪友,怕我剛搬家沒東西吃,還一早就做了一堆麵包和炒飯,足夠我撐個一天。之後也常常就連我的飯一起煮,我簡直就像在租一泊二食。

這對夫婦很特別,都得過文學獎。我第一次遇到有人也知道鍾怡雯是誰,知道鍾怡雯的先生是誰。而且超好客的,現在我家就住了一個義大利人,一住就是一個星期,而且每天都是我房東太太煮飯給她(跟我)吃。我睡的是雙人床,房裡還有一個多出來的雙人床墊,就是為了怕有客人來沒得睡。

家裡常有客人來吃飯。我搬進來的那天,就有幾個房東夫婦的朋友來吃飯。一個臺灣人,一對中國夫妻。他們是房東夫婦的好友,好到同一條街的房子有人要租,房東夫婦就趕快通報,要他們趕快來當鄰居。在吃飯的時候,房東說他有朋友家遭小偷的事。他朋友和太太那時候出門,家裡只剩一個女房客在樓上的房間裡。兩個竊賊在一樓已經都把要偷的東西都打包好了,就上了二樓房客在的樓層,一轉門把,就傳來女房客的聲音:「誰?」兩個竊賊就趕緊逃了。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哎呀好可怕,一個女生一個人在家,有壞人進來好可怕。沒想到這些男生說,那個竊賊也很害怕吧,因為他們不知道房間裡面到底有幾個人。然後那個臺灣男生說:「對啊,而且搞不好是一個很娘的男生。」XDDDDD。我們在座的,雖然都說中文,但因為是從不同的國家來的,每個人說話的語氣和用詞都很不一樣。像那個臺灣男生一說話簡直就是批踢踢鄉民上身。這幾個來吃飯的,最後就順理成章的幫我把十箱行李從樓下搬到樓上我的房間。我那十大箱的東西,就在三分鐘內全搬完了,果然是人多好辦事。

我的房東夫婦人真的很好,我們連契約都沒有簽。我房東說,沒簽契約對他來說沒什麼損失,但如果我覺得我會有損失,那就簽。也不想跟我收押金。我那時候來看房子,看完之後,房東夫婦還開車送我回到 Wolfson Court。在車上,房東問我有沒有男朋友,沒有的話要幫我介紹。才問完,房東太太就笑:「啊你現在是一條龍服務嗎?」

倒楣了那麼多年,終於遇到了好人。讓我好想說:「阿母,我出運啊!」






搬家記


我在劍橋這麼多年來,深受住宿的問題所苦。我也不是什麼要求特別多的人,也不是真的潔癖到什麼程度,要一個堪使用的廚房、浴室是一件這麼奢求的事嗎? 我想,這個世界上,好室友跟壞室友的比例差不多是 50:50,只是就算比例是 99:01,那個 01 就足以破壞整個生態的平衡了。可能是因為之前都是住在學院裡,宿舍人多,又都是學生,生活上可能比較隨意。早幾年,我也曾有搬出去住的念頭,跟亨利去看了幾棟房子,要嘛很貴,要嘛屋況不太好。

租屋這件事真的是資方市場(不知道可不可以這麼說)。金融風暴讓很多人受影響,錢變少了,但劍橋的租金還是一直漲。我最常看的租屋網站是 Cambridge Accommodation Service,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的雅房租金在 400 磅以下。我看到一堆那種,只是雅房,其他什麼都是要跟屋友共用的要 500 磅以上,真的超誇張。

我這次其實只看了三個房子,但終於看出了一點端倪。上一篇說到我看的第一間房間小到爆,要價 £399 一個月 (房東太太聲稱不到 £400,說她出價是 £95 一星期,不過我一除 7 乘 30,好像 >£400 欸)。事實上,我本來第二天還約好另一間房要看,那個要租房的我猜是臺灣人,不過因為我第一天看到第三間房就當場決定要租了,所以第二天的約就取消了。那個我無緣一見的房間,租金 £290 一個月,水電都包,地點在 £399 那棟屋子旁邊一條街,看這個價錢就知道那個房間很小了。因為學姐就住在 £290 那屋隔壁的隔壁,她住的屋子也有一間是非常小的,小到床就建在一堆櫃子上,她房東也是每次都以不到 £300 的價錢出租那個房間。分析下來的結果,似乎是同一區的房子的隔局和大小是一樣的。我現在住在 Acrefield Drive,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發現我來過這條街,因為以前我們組裡的墨西哥女孩就住在這條街的頭,她住的房子跟我現在住的屋子,隔局和大小是差不多的。我的理論後來被幫我搬家的計程車司機證實了,他說某些區是建商一次就建一排屋,房子的規劃是一樣的。

要講一下這個司機。住學院房子時候,幾乎每學年都要搬家,我之前都是叫 Panther taxi。這家車行的計程車通常是我們叫車的第一選擇,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他家電話超好記: (01223)715 715。搬一次家大概是 £11。我東西很多,但他們大車很多,通常一台車就夠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去年我同學要搬家的時候,車行說他們不幫忙搬家了,所以我只好找另一家: (01223) 525 555。來的車也是廂型車,但是是有點小的廂型車。我的東西沒辦法全上就算了,本來我要請學姐跟我一起去認識我的房東夫婦,但是我行李上了之後坐不下第三個人。本來要叫另一台,但車行說他們沒有更大的車,計程車司機就說他可以分兩趟,算我 £18。這個司機叫 Tom,應該是我有史以來見過最好看的叫 Tom 的男人,身材也好,有點瘦,身高也標準 (喂,請不要物化男性 XD)。

因為本人在練習跟陌生英國人找話題聊天,很多計程車司機是最佳對象 (不過這也是看緣份的,有時候我太累,連搭話都沒力氣)。有的講起來還會掏心掏肺。我上次回台灣時搭計程車坐到客運站,那個司機就說起了他和他前妻在分家產的事,似乎還讓他回想起舊日倆人曾有過的美好時光,還嘆息地沈吟了一下。

這次搬家,計程車司機先是因為我在物理系工作,說到他父親曾是劍橋物理系超導組的教授。說來也巧,我們光電組現在在的大樓,之前是超導組的大本營。超導的研究曾經盛極一時,但是歲月的洪流很不留情的,現在超導已經有點強弩之末了。超導組收的學生數,直線下降的速度,讓我這外人看了都有些心酸。其實計程車司機在講他父親的時候,我有楞了一下,不過想到,可能外國人的父母不太在意小孩做什麼,小孩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後來說到金融風暴對他的生意有什麼影響,他「哼」了一聲,說他以前有自己的事業,開了十五年的公司,就因為金融風暴倒了。他說開計程車根本賺不了什麼錢,他一定會再回到浪頭上的。我就說嘛,英國人那麼在意階級,而且我遇到的英國男人都非常的在意父母對他們的期待。我對英國男人的作風是有些熟悉了,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想,要不是他正在開計程車,而是在開自己的車,大概會一邊跟我說這些,一邊右手拿著煙或打火機,配上那個有點累又有點深沈的中年男人表情。他好香啊,就是早上洗澡後還留著的肥皂味。我只能說,孤男寡女在一個車上,其中一個香成那樣,實在是非常危險的事。本來想說,那我從今天起也早上洗澡好了,但又想到,他那麼香大概是因為男生毛多,那個香味都留很久,像我洗完澡都沒什麼香味,但我爸和我弟洗完都超香的。

最上面的圖就是我住的房子,左兩圖是客廳和飯廳廚房,右兩圖是我的房間。房東還在幫我搭一個衣櫥,搭到一半,所以就看到一個木支架。我覺得我真是天縱英明,那兩個櫥櫃的縱深其實滿大的,所以我就把我驚人數量的鞋子放後面,前面放我那驚人數量的書本。






找房子

本來是年初就要回劍橋當博士後,可是工作證一直都沒有下來。朋友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問說,啊妳還沒去英國啊,讓我甚是尷尬。我每天就在家裡看日劇、打電動、看書。到了二月,我老闆寫信來問說,卡蘿妳到底什麼時候要回來。我很無奈的說我還在等工作證。他一驚,問了組裡的秘書媽媽,秘書媽媽也一驚,說她以為我早就收到了。秘書媽媽跑去問系上負責辦工作證的秘書。好樣的,她居然忘了這件事。

這個工作證,根據前人的經驗,依每個人運氣的不同,通常是在三星期到六個月會拿到。我等了那麼久,結果系上秘書去辦,居然兩天就下來了。也就是說,辦工作證根本不用那麼久嘛! 完全就是看承辦人官僚到什麼程度而定。

回劍橋之前先問過了以前學院的舍監,想說復活節假期,學院應該有空房給我暫住一、兩個星期。沒想到她說,今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學生們都不回家,所以她只能給我住四天,6th-10th April。她跟我說,學院主院區可能還有房間,要我去問問。結果一問,那個先生說,這段時間只有一個空房,是雙人房,看在我只是一個人要住的份上,他可以算我便宜,66 磅一晚...... 這這這,如果我跟我老闆一樣有錢,我就可以考慮。

我其實有問了其他學院和 B&B,要嘛就是沒房,要嘛就是超貴。我想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再說。因為六日的機票比七日的貴,所以我就決定七日才到,所以就只有三天可以找房子。我們舍監很好,還幫我留意,告訴我說學院裡有個老師有一個房子要租。其實我一聽到是 flat,就知道我一定付不起。不過因為是舍監介紹的,所以還是得寫信假裝問一下。果然很貴,670 磅一個月。那其實是不錯的房子,地點好,而且什麼都有附,連廚具都提供。但本人的經濟壓力不是普通的大,實在是住不起。我們舍監真的很好,我到學院的時候去見她,她就跟我說其實我們學院外的宿舍有空,那個雖然是給學生住的(非學生住會有 coucil tax 的問題),不過讓我住幾星期不是問題。她也不早說,害我想說三天要找到房子,好驚。

我在上飛機前兩天就開始看住宿網站,然後就瘋狂發信給眾屋主,所以我出發前就已經約了幾間房子要看了。想說連絡的事先做好,一下飛機就可以開始看房子。

我到的第一天晚上就排了三個房子。那天真的好累,早上下飛機,放下行李就到系上報到,然後打混到下午五點去看房子,回到家眼睛好紅。

劍橋物理系在劍橋的西北邊,所以我同事們多是找北邊或西北邊的房子。我看的第一間房子在溫莎路,離我之前住的宿舍很近,根本就是隔壁街。房主是個馬來西亞華僑,人很好,跟我聊好久。我的下一個約都快遲到了,她還要我坐下再聊。她的房子好小,要租我的那個房間差不多就是 2.5m x 3m。400 磅一個月,包水電。屋子只住三個人,房東就住在屋子裡,環境應該不會太誇張。但她的房子實在是太小了,本人傢私很丟臉的超多,肯定放不下的。

我看的第二個房子,當初我在網站上看到的時候,屋主留洋名,結果我寫信去問,他回信的名字一看就是中國人。這個上海先生人也很好,太太有點年紀了,還是很漂亮。大概是因為前面一間的對比,我當下就覺得他要租我的房間好大,應該有 3m x 4m 吧! 然後置物空間也很多,房租就是 350 磅一個月,水電另外算。大概是前一間房子小到讓我相當震撼,我當下覺得應該就是這間了吧! 又比較便宜,又大那麼多。

第三個房子跟第二個房子滿近的。還在寫信詢問的時候,房東就問我是從哪裡來的。我那時候想說,哎呀,不會是不喜歡從某些國家來的人吧,不過從他的名字我也看不出他是哪國人,所以也猜不出他不喜歡哪國人,不是臺灣、中國、新加坡,倒是有點像韓國人或香港人的名字。

我到的時候是房東太太來開門,一開門就問我:「怎麼稱呼?」真的就是這四個字。屋主原來是馬來西亞華僑,房東太太說她想找個人說中文。

她帶我去看房間。我一看那個房間,可能因為柔和的昏黃燈光加上牆壁和地毯的顏色,看起來有點金碧輝煌的感覺。房間好大,比我之前在學院那個 4m x 4m 的房間還大。後來才知道這是兩間房打通的。房東太太下一站就帶我去看主臥室,我一看有點傻了,想說是不是說反了,因為那個主臥室只有他們要租我的那個房間的一半。她說,她們樓下還有一間辦公室,但是我看了那個辦公室,其實也比主臥室小一點,而且那個還兼客房。她們只是覺得,臥室就是拿來睡覺的,反正還有客廳和飯廳、廚房。

因為房子條件實在是太好了,房租又只要 360 磅,房東人又超好,跟我簡直是一見如故,我當場就決定租了。事實上,這個房子還挺有人緣的。我一看就決定租了,剛買下這棟房的房東夫婦說他們只來看過一次就決定買了。

我因為那天看了三棟房子,一路走過來沒有察覺,直到搬家時坐計程車,才突然發現好像離實驗室好遠。但我想也很難再找到這麼好的房子,又這麼合理的價錢。那就拿來當騎腳踏車運動吧!






香港的同學來玩

我的香港同學亨利先生偕其女友雪莉小姐於這個星期四到了臺灣,開始了他們四天三夜的旅遊。亨利是第一次到臺灣,雪莉則已經是第三次來台灣了,她甚至連臺南都去過了。

亨利在星期四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到了。他們下午去了淡水,問我淡水有什麼好玩的。說來很窘,我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去過淡水了,只能跟他說那兒好像有什麼碼頭啦,老街啦,還有應該有一堆吃的東西。

他們當晚住在北投的溫泉旅館。這樣的旅程安排給了他們一個很具體的空間概念。比如說,亨利說,台北很小吧!我說,我聽說香港跟臺北市差不多大。他很疑惑的問說:「是嗎?」我說:「像是北投,也算是臺北市啊!臺北市北投區。」他嚇了一跳,說那真的很大。然後他又問我說,那淡水是市嗎? 我說不是,淡水是臺北縣的一部份,叫臺北縣淡水鎮。而且還得一再跟他們強調,臺北不只一個市中心。

外國來的人都會問我住在哪一區,但是本人的地理很爛,有時候剛好問的人住西門町,我想說從西門町有車直接到我家,就會隨口說我家離西門町很近,人家就會點點頭說,那是西區,我再點點頭說,嗯,那就是在西區。昨天亨利問我,我就說不知道欸,可能在臺北市南邊欸(也是隨便說的)!他想一想,說:「那我們昨天在北投的時候,妳為什麼說離妳家不遠? 北投不是在北邊嗎?」我說北投離我家不遠,其實也只是因為士林離我家真的不遠,大家不是又常常把士林北投說在一起嗎? 所以我就說我家離北投很近,完全沒想到會被亨利踢爆我的敷衍 (兩手一攤)。

昨天下午我帶著伴手禮到他們下榻的旅館。我的伴手禮是一堆台灣才有的泡麵和黑松沙士。天外飛來一筆,我一定要說。我在往他們旅館的公車上看到陶復華!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是不是,只能說相似度高達 90% 以上,他在車外時,我就覺得很像了,上了我坐的那台公車,我看他的側面、背面,從斜後方 45 度看過去,還有那身高,都好像啊!害我要下車經過他旁邊的時候好想要唱「老師,斯卡也達」,看看他會不會有反應。(人家如果真的理我,大概是以為我到了真善美的世界吧!)

亨利一看到我就問說:「為什麼臺北市的街上都看不到垃圾桶?」他說他們一路吃吃喝喝,但是找垃圾桶找得好辛苦,每次都只好趁著去餐館吃東西的時候請店員幫他們丟。我自己也覺得這件事真的很煩,只能分享個人經驗說,我每次都是跑到捷運站裡找垃圾桶......當然,這一切都得從馬前市長的政績說起。後來說到貓空的時候,馬前市長又得再度出場。還好亨利和雪莉沒有打算要到龍山寺或是圓環。

因為本人很宅,平常也很少出門,要帶他們去逛街真的是有難度。要是帶西方人,事情就容易很多,反正什麼都新奇,什麼都有異國情調。就算是他們不拿香,帶去廟裡,每個神明都有好多故事可以講,講得人家都問我說臺灣人怎麼知道那麼多這種奇妙的故事(得意)。但是要帶華人,就真的很有難度,畢竟他們就什麼都會拿來比較,偏偏臺北市也就像那些亞洲城市,偏偏帶短期來旅遊的香港人的時候還不能去吃飲茶(爆)。

這兩、三年,不知道為什麼,我每次經過西門町和東區,都覺得好冷清。五、六年前,大家不是一直靠夭經濟不好,但那時候在這兩區逛街,人都多到爆,整個摩肩擦踵的。這天,這兩個香港人就說,西門町跟他們旺角之類的地方很像,除了街大了點,人少了點。

我們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吃草莓牛奶冰、喝珍奶。聽了好多小道消息哦。身為 RBS 銀行新貴的亨利先生,怨嘆說因為官股佔大半又民情激憤的情況下,今年居然不發 bonus,還教我一句話說,就像共產黨制度下,「做也 36,不做也 36」。我還告訴雪莉小姐,以前亨利先生有多受印度小姐的歡迎。亨利超害怕我爆他什麼料,他人那麼好,哪有什麼料好爆啊。倒是雪莉聽了很新奇,說她從來沒有聽過有誰喜歡亨利。看,我讓他有身價起來了吧!哈哈。根據這兩位這兩天的觀察,一致認為,一般來說,臺灣女生長得比香港女生漂亮,但是臺灣男生就差香港男生一截,而且多數都相當瘦小。不過這點好像聽很多人說過了。

大家一定猜不到我們接下來去哪裡......

我們去錢櫃唱歌!香港當然有 KTV 啦,但我們三個都很久沒唱了,西門町又沒什麼人,感覺上很沒搞頭,所以我們就去唱歌了。很多國語歌香港唱不到的,所以他們也不是沒有收穫。我很多年沒去 KTV 了,想當年唸大學的時候(遠目),我還是班上「KTV 四人組」的其中一人呢!不過因為姐姐我年紀大了,國語歌壇都沒在跟了,偶爾聽到在播的流行歌,因為姐姐聽歌不是為了看最新流行舞步或者是看體操,所以都沒有什麼興趣,再怎麼聽,就是那幾個我本來就喜歡的歌手的歌。所以當亨利先生問我說:「小豬在臺灣是不是很紅啊? 怎麼到處都看到他的廣告。周杰倫是不是不紅了? 怎麼都沒看到他的影子?」我完完全全無法回答。

前幾天,亨利跟我說梁文音的歌很好聽,然後還順帶說:「她長得好~~醜哦!」會嗎? 梁文音其實沒有我的緣,但是我覺得她長得不錯欸!不知道是香港人的審美觀跟臺灣人差很多,還是男生女生的差別,像是陳慧琳,亨利先生也覺得她「醜死了」。但是他覺得章子怡很美,剛出道的蔡依林很漂亮。好不好看是很主觀的事,但那兩人有到「醜死了」的那種地步嗎? 就算是不談審美觀好了,(梁文音/陳慧琳)和(章子怡/剛出道的蔡依琳),這兩組的長相有差異到要放在頻譜的兩端嗎? 那像我這種長相,不就要歸類到「無法偵側」那一組?

因為我們只是要過個癮,所以本來應該要唱滿三小時的,我們兩小時四十五分就出來了。其實也沒差很多啊,但錢櫃櫃台的先生一臉不可置信的一直說:「你們的時間還沒到欸!」,而且還急得不停看錶。我們還得一直安慰他說:「差不多啦,時間差不多啦!」所以是一般人去唱歌都會唱到最後一秒鐘嗎?

在我們往士林夜市的計程車上,亨利先生和雪莉小姐不斷的爭論著剛剛唱的那首王力宏的歌是哪裡難唱:
亨利:「前面的中文好難唱啊!」
雪莉:「我覺得 'I have a problem' 那裡好難。」
亨利:「哪是啊,那個英文好簡單,是前面難,最前面的中文那裡好難。」亨利的中文是不太好。
雪莉:「才不是勒! 你根本是音唱錯!」

我們在士林夜市吃了鐵板燒,那個菜都好多汁啊~~還有大獲好評的豪大大雞排,還有魚土魠魚羹。他們一直問我哪裡有好吃的牛肉麵。這這這,因為我不吃牛肉的,所以實在是好難回答啊!

所以士林夜市是現在台北市最夯的逛街勝地嗎? 滿滿的人潮,讓亨利先生終於覺得台北市不是渺無人煙的地方了,終於覺得臺北跟他想像的一樣了。他們說,香港有類似的地方,但路窄很多,人洶湧很多,也沒有哪一條街有這麼這麼長的小吃攤。

他們今天去九份,我在家幫他們查哪裡有好吃的牛肉麵和哪裡有賣烏魚子,因為亨利同事託他買烏魚子。前者我不吃,後者我家不吃,連烏魚子該怎麼吃都沒概念。我查半天,現在很少人在吃烏魚子了對不對? 我小時候跟爸媽去辦年貨的時候有看過,傳統市場也看過,但我至少二十年沒辦過年貨,至少十年沒去過臺灣的傳統市場了。

***********************************************************************************************************************************

我實在不是一個好導遊。我其實在網上找了幾天,看香港人會對什麼有興趣。但這種東西實在是很因人而異。像是我常常在路上被香港人問說誠品在哪裡,但是我問都不用問,就知道亨利對書店一點點興趣都沒有。我後來也真的問了,他果然是一臉興趣缺缺的樣子......直到我告訴他說,誠品敦南店到晚上會有一些型男美女在那兒,看人也給人看。再像是每個人吃東西的口味差很多,以為對亨利的了解,我們大概只有對飲茶的口味是差不多的。雪莉更隨和,也很客氣,可是她很誠心的說阿宗麵線很好吃(我們沒有去吃,我想是她之前來的時候吃的),可是我從來沒聽哪個臺灣人說阿宗麵線好吃的,我以為那是「觀光客模式」上身的時候才會去吃的店。我自己也聞名吃過,但是恕我直言,這是我有史以來吃過最難吃的麵線,吃起來好嗆,我個人喜歡味道溫醇一些的麵線。

我自己出去玩,因為習慣一個人,所以我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的有同伴的那種,我還被一個男生訓過話(他好兇):「出去玩就是因為跟同伴的互動才有趣!」我也跟別人一起出去玩過,我很理解有同伴的樂趣,但是我實在是太常一個人了,很少有要幫旅伴著想的經驗。而且就像亨利跟雪莉說的:「卡蘿常常去一個地方就待下來,待個幾星期的那種。」(原來我以此聞名),我去哪裡都很平常心,像去生活一樣,晃晃悠悠。當個當地人跟當個觀光客的心態是會不太一樣的。比如說去市場買菜好了,當一個當地人的話,可能一買就一整個早上,但是做為一個觀光客,可能去晃個一圈,一、兩個小時就逛完了,還覺得沒什麼。想一想,我好像太沈浸在一個人的世界了。

香港人來臺灣的短期旅遊重點大約是吃吃喝喝。可是雪莉的媽媽是福建人,像蚵仔煎和潤餅,她說她媽媽常常做(究竟有什麼食物能勝過媽媽牌?)。甚至還跟我討論起花枝羹的花枝該不該裹粉的問題。大家知道我的任務有多高難度了吧(翻桌)。不過雖然我自己覺得沒什麼搞頭,其實好像也沒那麼糟。因為這對賢伉儷力邀我去香港,而且已經開始在想要帶我去哪裡了,但是他們想來想去還不也都是帶我去吃東西。XD。

既然要推卸責任的話,那我就推個徹底吧!XD。我覺得旅人的眼睛和心態很重要。我上網去找香港人的遊台心得,找到一個很有趣而且非常有深度的香港人的布落格:http://paradoll.exblog.jp/。就連紅綠郵筒她都很喜歡,覺得像是「雙生姐弟」。她的網站對我來說相當複雜,她的臺北遊記似乎是從這裡入:http://paradolljp.exblog.jp/i43/。有這樣特別的眼睛的人,去哪裡玩都會很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