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per will be blue.

月底要去俄羅斯的我,最近很努力的要融入那個氣氛。旅遊書用的是寂寞的星球,才看幾頁而已,裡面長長的俄國地名或是像 tsar 這種實在不算英文的字看得我好頭痛。我本來是試著每天睡前看一點納博科夫的自傳,但是看了前面幾章,落落長一堆他的家族史,但又不甚有趣,多是流水帳。我對中文翻譯本的形式不是很喜歡,像是那個年代的俄國人很愛說法文,在家也說法文,結果書裡這些對話全都在文中如實以法文呈現,之後才用括號用中文再寫一次,這有必要嗎? 弄得整本書的格式亂七八糟,在序文裡,甚至有一整頁讓人一瞥就幾乎全都是括號夾著的英文。這已經遠超過我能忍受的中文裡夾外文的極限了。


五月回台灣還特別把好幾年前看完就丟在旁邊的「當酸黃瓜遇上伏特加」帶回英國重看。寫俄國的書少,當時一出我就衝去買了,但看完卻有點失望,因為總覺得沒寫到什麼特別的。最近受到俄羅斯文化的薰陶多了,想說可能有更深的感受,沒想到看完還是如前,完全理解我當時看的時候為什麼沒什麼特別的感受...... 因為就算現在重看還是沒有啊!

今天早上找到「再見列寧」,久聞其名卻一直沒有看的片子。寂寞的星球提到史達林死後,跟列寧葬在一起,過了幾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之類的召開之前,一個女的說列寧跟她託夢,說他不想在死後還跟史達林住一起,所以俄國人又把他們分開了。我想一般人死後應該也不想跟政治上的同志繼續朝夕相處吧! 這應該是我看這本旅遊書到目前看到最有趣的部份,卻被某人說這是假的,因為在那個年代的共產社會才不相信夢這種鬼東西,要誰說什麼託夢的,所有同志都會攻擊他,告訴他「託夢」這種概念有多荒謬。

寫這篇文章其實是為了一部好電影做記錄。去年劍橋影展的時候,看了一部羅馬尼亞的電影,The paper will be blue。這是一部關於 1989 年,羅馬尼亞在推翻共產主義的那個混亂時刻所發生的真實事件。我那時並沒有對那個時代特別有興趣,純粹是因為突然想到我也是經過那個時代的(雖然不是發生在我生活的環境),但怎麼就好像一切都好遙遠了。完全是基於一種回顧歷史的心態去看的,也沒有對這部電影抱很大的期待,畢竟羅馬尼亞文化我也不是很了解,又是政治片,又幾乎都沒有女生角色,我根本就打算打瞌睡也無所謂。但是出乎意料的,這部片非常的好看,從頭到尾都沒冷場,雖然即使有槍戰也不是英雄式的那種,還有很多小事情貫穿,像是男主角跟他媽媽說他新年要跟女朋友去度假之類的家常,但是電影的最後把片頭再播一次的後座力好大!! 也就是因為那些家常,才讓所有的感觸都立體起來。電影結束之後,我在電影院哭了至少五分鐘,把跟我一起去看電影的人嚇了好大一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