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著到塞維爾的書是「盲眼刺客」。這本書打從八年前我剛到劍橋就買了,但讀得斷斷續續,八年來只讀了一百多頁,而我的原文版「盲眼刺客」也不過五百多頁;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塞維爾解決它。我們在塞維爾時間多得是,每天就吃飯、喝咖啡和走路,非常悠閒。
這真的是一本用來訓練耐力的書。對我來說,這個作家是「文大於質」的那種;她的用字非常漂亮而且清麗,也善用複雜的結構。但她的想像力實在是不甚豐富,就我讀過的「盲眼刺客」和「女祭司」來說,她都是想了一個漂亮的架構,但劇情發展得乏善可陳,差不多讀個三分之一,我這個一點想像力都沒有,以致於從來不寫小說的人,都可以把後面三分之二全猜完了。我之後看別人寫的書評,說劇情發展出乎意料,我還滿想知道他們心裡覺得這種劇情發展能出什麼意料。這本書長達五百多頁,但是如果能夠縮短到三百多頁,該說的還是說得完,我也不會覺得浪費了好多時間。很多我根本不在乎的事,她寫得落落長,比如說那些老人家的碎碎唸,一開始還覺得有趣,後來就覺得就是雜唸,而且斧鑿過深,像是要人知道她有多慧黠;反倒是我想知道細節的,比如說她小姑怎麼把她女兒帶走的事,就一句話帶過,想來是她也沒什麼想在這種真的需要做功課的事情上下功夫。
我會這麼不喜歡這本書,也許有部份是因為我接著讀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我大約十歲的時候讀過,但那應該不是一個讀這本書的好年紀。我這次讀的是英文版,主要是因為逛唱片行的時候看到一本兩磅,印刷還不錯,讀了幾句發現我還沒讀過這麼順的英文書。本來買回家後,照例要堆起來,等哪天有空再看。但是某晚睡前想到在唱片行翻的時候讀得好順,就拿起來又翻了一下,那真是不得了,才第一頁就好多事情發生,而且形容得超生動的! 這本書於是一路插隊向前,我讀完拿來訓練耐力的「盲眼刺客」,馬上迫不及待接著讀「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裡出現的人物很多,托爾斯泰花很多的篇幅描寫每個主配角的命運與心裡的想法與轉折;無論我認不認同書中的角色,但對他們的想法都有相當的了解。同樣是很厚的書,「安娜‧卡列尼娜」讓我覺得它厚得值得,因為它厚在角色與事件的鋪陳,但是「盲眼刺客」厚在老人家的碎碎唸和大把的形容詞。我個人對刻意想顯示自己洞悉世事的人/書和空洞花俏的形容詞最是無奈。
雖然托爾斯泰似乎不太喜歡安娜‧卡列尼娜的丈夫卡列尼,甚或嘲弄他,但我倒覺得他還算是個好人。倒是安娜‧卡列尼娜一開始說自己有多愛自己的丈夫,但在 Vronsky 出現後,馬上說自己根本就不愛卡列尼,說卡列尼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他自己的地位名聲。而且卡列尼娜都外遇了,人都要走了,買帽子和緞帶的帳單還是寄到家要丈夫付。又再安娜‧卡列尼娜跟 Vronsky 要好,卡列尼又不想放手,三個人都希望這一切能早日有個了斷,但都期望其他兩個人做點什麼事來結束這個局面,而不是自己站出來做點什麼。托爾斯泰把人性描寫得好好,一切卻又都是那麼的自然。我個人覺得安娜‧卡列尼娜很蠢,聽說最近俄國出了一本這本書的評論,那本評論的論點總結也是這麼寫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另一支線是 Levin 和 Kitty 的故事。我在看托爾斯泰寫 Levin 工作的情形時,想說:「哇! 這傢伙一定自己種過田!」這個 Levin 是托爾斯泰自己的縮影,托爾斯泰本人也在聲譽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財富,當起了農夫,跟農民生活在一起。我手上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版本,每一章都大約一百頁,有夠剛好的,俄國人跟我說托爾斯泰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組織、有條理的人,連「戰爭與和平」都從頭到尾修改了三次。
讀「安娜‧卡列尼娜」會覺得自己正在目睹作者的年代,經歷作者體驗過的事,作者也真的是腳踏實地的做了很多的事。但「盲眼刺客」的作者相較之下,似乎每天也沒做什麼事,她生活裡的重要經歷大約就是去街角廉價咖啡廳,或是甜甜圈店的廁所讀塗鴉。在我看這本書之前,雖然「女祭司」讓我不甚滿意,但總覺得可能就是那本不怎麼樣,跟男友講到我正要開始讀的「盲眼刺客」時,還先說此作家著作甚豐,又寫小說,又寫詩,那個著作量看來是很有毅力的持續創作,光這點就令人佩服了。結果他跟我說:'This sounds pretty alarming to me.' 他是對的。如果愛特伍的其他作品都跟「盲眼刺客」和「女祭司」的水準相當,那她真的是每天就坐在書桌前,也許偶爾上上圖書館和 Google 一下找資料。我從小就愛讀愛寫,但我媽堅持要我別選文組,她說如果我真的想寫,千萬別選文組、別唸中文系,不然寫出來的東西會相當侷限。我媽是對的。即令大文豪如托爾斯泰,他也離開書桌,做了些實實在在的工作;甚至在「安娜‧卡列尼娜」裡,Levin 都花很多的時間讀科學的書,我想托爾斯泰自己一定也讀了吧。那些東西不會直接就寫到作品裡,但是視角就是會截然不同。
我最近在找俄國作家的書,因為在英國,所以找的都是英文版。以前從來沒考慮過這問題,但偶然間發現俄翻英的作品學問相當大。我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莫德 Maude 夫婦翻的,我相當的滿意,整個流暢到不行,該有趣的地方還是很有趣,讀來興味十足;我每天可以順順的讀個一百頁,我不認為我可以找到更對我胃口的英譯本了。「戰爭與和平」我也打算讀他們的譯本。「大師與瑪格麗特」我打算讀柏金與歐康諾 Burgin and O'Connor 的譯本。Volokhonsky & Pevear 近年來也翻了一堆的俄國文學,備受好評還得獎,但也很多人說那是過譽。在沒什麼選擇的情況之下,如果我要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書,應該就會選他們的版本了。FOPP 唱片行是我這幾年書的來源,我很驚喜的發現,在他們有限的書種裡(畢竟是唱片行),每次擺出俄國文學書,都剛好是我在找的版本! 像是「安娜‧卡列尼娜」是莫德版,「大師與瑪格麗特」是柏金與歐康諾的版本,「罪與罰」是 Volokhonsky & Pevear 的版本,而且每本都只要兩磅或三磅!
這真的是一本用來訓練耐力的書。對我來說,這個作家是「文大於質」的那種;她的用字非常漂亮而且清麗,也善用複雜的結構。但她的想像力實在是不甚豐富,就我讀過的「盲眼刺客」和「女祭司」來說,她都是想了一個漂亮的架構,但劇情發展得乏善可陳,差不多讀個三分之一,我這個一點想像力都沒有,以致於從來不寫小說的人,都可以把後面三分之二全猜完了。我之後看別人寫的書評,說劇情發展出乎意料,我還滿想知道他們心裡覺得這種劇情發展能出什麼意料。這本書長達五百多頁,但是如果能夠縮短到三百多頁,該說的還是說得完,我也不會覺得浪費了好多時間。很多我根本不在乎的事,她寫得落落長,比如說那些老人家的碎碎唸,一開始還覺得有趣,後來就覺得就是雜唸,而且斧鑿過深,像是要人知道她有多慧黠;反倒是我想知道細節的,比如說她小姑怎麼把她女兒帶走的事,就一句話帶過,想來是她也沒什麼想在這種真的需要做功課的事情上下功夫。
我會這麼不喜歡這本書,也許有部份是因為我接著讀的是「安娜‧卡列尼娜」。我大約十歲的時候讀過,但那應該不是一個讀這本書的好年紀。我這次讀的是英文版,主要是因為逛唱片行的時候看到一本兩磅,印刷還不錯,讀了幾句發現我還沒讀過這麼順的英文書。本來買回家後,照例要堆起來,等哪天有空再看。但是某晚睡前想到在唱片行翻的時候讀得好順,就拿起來又翻了一下,那真是不得了,才第一頁就好多事情發生,而且形容得超生動的! 這本書於是一路插隊向前,我讀完拿來訓練耐力的「盲眼刺客」,馬上迫不及待接著讀「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裡出現的人物很多,托爾斯泰花很多的篇幅描寫每個主配角的命運與心裡的想法與轉折;無論我認不認同書中的角色,但對他們的想法都有相當的了解。同樣是很厚的書,「安娜‧卡列尼娜」讓我覺得它厚得值得,因為它厚在角色與事件的鋪陳,但是「盲眼刺客」厚在老人家的碎碎唸和大把的形容詞。我個人對刻意想顯示自己洞悉世事的人/書和空洞花俏的形容詞最是無奈。
雖然托爾斯泰似乎不太喜歡安娜‧卡列尼娜的丈夫卡列尼,甚或嘲弄他,但我倒覺得他還算是個好人。倒是安娜‧卡列尼娜一開始說自己有多愛自己的丈夫,但在 Vronsky 出現後,馬上說自己根本就不愛卡列尼,說卡列尼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他自己的地位名聲。而且卡列尼娜都外遇了,人都要走了,買帽子和緞帶的帳單還是寄到家要丈夫付。又再安娜‧卡列尼娜跟 Vronsky 要好,卡列尼又不想放手,三個人都希望這一切能早日有個了斷,但都期望其他兩個人做點什麼事來結束這個局面,而不是自己站出來做點什麼。托爾斯泰把人性描寫得好好,一切卻又都是那麼的自然。我個人覺得安娜‧卡列尼娜很蠢,聽說最近俄國出了一本這本書的評論,那本評論的論點總結也是這麼寫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另一支線是 Levin 和 Kitty 的故事。我在看托爾斯泰寫 Levin 工作的情形時,想說:「哇! 這傢伙一定自己種過田!」這個 Levin 是托爾斯泰自己的縮影,托爾斯泰本人也在聲譽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財富,當起了農夫,跟農民生活在一起。我手上的「安娜‧卡列尼娜」的版本,每一章都大約一百頁,有夠剛好的,俄國人跟我說托爾斯泰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組織、有條理的人,連「戰爭與和平」都從頭到尾修改了三次。
讀「安娜‧卡列尼娜」會覺得自己正在目睹作者的年代,經歷作者體驗過的事,作者也真的是腳踏實地的做了很多的事。但「盲眼刺客」的作者相較之下,似乎每天也沒做什麼事,她生活裡的重要經歷大約就是去街角廉價咖啡廳,或是甜甜圈店的廁所讀塗鴉。在我看這本書之前,雖然「女祭司」讓我不甚滿意,但總覺得可能就是那本不怎麼樣,跟男友講到我正要開始讀的「盲眼刺客」時,還先說此作家著作甚豐,又寫小說,又寫詩,那個著作量看來是很有毅力的持續創作,光這點就令人佩服了。結果他跟我說:'This sounds pretty alarming to me.' 他是對的。如果愛特伍的其他作品都跟「盲眼刺客」和「女祭司」的水準相當,那她真的是每天就坐在書桌前,也許偶爾上上圖書館和 Google 一下找資料。我從小就愛讀愛寫,但我媽堅持要我別選文組,她說如果我真的想寫,千萬別選文組、別唸中文系,不然寫出來的東西會相當侷限。我媽是對的。即令大文豪如托爾斯泰,他也離開書桌,做了些實實在在的工作;甚至在「安娜‧卡列尼娜」裡,Levin 都花很多的時間讀科學的書,我想托爾斯泰自己一定也讀了吧。那些東西不會直接就寫到作品裡,但是視角就是會截然不同。
我最近在找俄國作家的書,因為在英國,所以找的都是英文版。以前從來沒考慮過這問題,但偶然間發現俄翻英的作品學問相當大。我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莫德 Maude 夫婦翻的,我相當的滿意,整個流暢到不行,該有趣的地方還是很有趣,讀來興味十足;我每天可以順順的讀個一百頁,我不認為我可以找到更對我胃口的英譯本了。「戰爭與和平」我也打算讀他們的譯本。「大師與瑪格麗特」我打算讀柏金與歐康諾 Burgin and O'Connor 的譯本。Volokhonsky & Pevear 近年來也翻了一堆的俄國文學,備受好評還得獎,但也很多人說那是過譽。在沒什麼選擇的情況之下,如果我要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書,應該就會選他們的版本了。FOPP 唱片行是我這幾年書的來源,我很驚喜的發現,在他們有限的書種裡(畢竟是唱片行),每次擺出俄國文學書,都剛好是我在找的版本! 像是「安娜‧卡列尼娜」是莫德版,「大師與瑪格麗特」是柏金與歐康諾的版本,「罪與罰」是 Volokhonsky & Pevear 的版本,而且每本都只要兩磅或三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