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台灣政府的種種作為簡直是失望到不行,特別是疫苗的部份。跟在英國的同事聊天的時候提都不想提,因為簡直丟臉,就是現代版的台灣大躍進。
二期都還沒過就在那預告八月底會有幾百萬劑,然後用除了人民生命不值錢的專制國家外,舉世無雙的方式要讓它過。說什麼數據看起來很好,在那裡吹 GMT 650 多高多高,先不論這個數字在真實世界根本不代表什麼,類似技術的 Novavax 當初 3300 都沒過了。
這就是個照妖鏡,一個科學家正不正派,看他/她怎麼說這件事就知道了。這種科學倫理是舉世皆然的,台灣是不是也有一個自己的標準,我就不知道了。
我的工作是科技創新評估,出校門後一直都是做這個,連回台灣後客戶也都還是歐美的大公司,就是各位生活中一定會用到他們產品的大公司。做這行的對各國科技強項都略知一二,我本來就知道台灣生技極不怎麼樣,以前也跟幾家台灣生技公司談過,每個講話都像賣藥的,話術一堆。我以為我樣本少,沒想到環境跟標準真是糟到這個程度。
我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生技術邊緣太久了,完全不懂科學問題該以什麼態度面對,以及公信力的重要性。
政府的態度也是令人心驚。人家日本要送我們疫苗,「要就快,晚來就沒有意思了」。然後一邊說國際現實,一邊透露當初莫德納要賣你兩千萬可是你不想買那麼多?結果莫德納現在在台灣香成這樣。我男友在新加坡,四月就打完莫德納了,我只能做夢想一想。
好的東西不買,只過一期什麼保護力都不知道的趕快下訂單全世界最高價買。
要說當時沒人知道什麼好,拜託,連民間公司如我客戶,連做個產品都要先找全世界的專家評估給意見。我光上個禮拜就做了十幾個訪問。拿補助十個小黃司機的錢都不知道可以訪問幾個專家了。這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前公司在這個領域都 30 年了。
當然啦,我說的專家評估是真的專家評估,台灣連 3+11 這種號稱有專家評估卻連會議記錄都沒有的做法,老實說,這一路看下來,我覺得我的中文真的很不好,而且有相當大的文化衝擊。如果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知道要買多點莫德納,就台灣政府不知道,也許台灣政府該想想自己智庫是不是真的有智,請的專家到底是不是專家。
在那裡吹超前部署吹了那麼久,結果疫苗這種戰略物資全球搶到爆,就台灣政府要買不買的,現在主要就靠別國給,然後一邊護航賭國產。
因應疫情,出來了那麼令人興奮的新技術,想找台灣代工,台灣居然不趁機提升自己。最後這一整串跟義和團也沒什麼兩樣,還在那裡「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我也是暈。
說到代工,就說新技術不熟,有人不喜歡,產能不夠;講到研發,就只想抄短路。沒有能力驗證免疫橋接能不能取代第三期臨床試驗,也沒有實力說服國際說這是可行的。程度差是一回事,老老實實把基本功練好,努力向上不做,只想藉機偷雞摸狗,還順便葬送了自己的公信力。
去年笑人家,結果西方國家用創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台灣還只能戴口罩,新冠一號,二期都沒過的疫苗準備 EUA,這叫揠苗助長。做為一個科學家,不但無法接受,也只能感嘆東西文明歷史一再重演。
2 則留言:
我看台灣的新聞. 高端二期解盲好像過了, 請問這與世界主流疫苗廠的標準有差異性嗎? 公視的報導也是說他們測試的結果送國外作評估回來確認才通過準備要做EUA
高端過的是二期的中期報告
中期報告聽起來就是連二期都還沒做完
臨床試驗的二期看的是安全性
三期看的是有效性/實際保護力
做的實驗不一樣
人數也差很多
你做一百次二期還是二期
擴大二期還是二期
這世界上多的是卡在三期過不了的
高端的母公司基亞 2014 年連跌 19 根就是因為新藥三期沒過
我想這個問他們 他們自己心裡一定很明白
國際上除了中俄的疫苗是做完二期打的
其他大家在打的都是三期期中做完
有了有效性數據之後
才開始打在一般人身上
你看 WHO 的網站就知道現在三期二期都還幾十支疫苗在跑
人家也是老老實實
科學上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跟什麼國外做評估沒有關係
也希望政府不要選擇性的提國外標準
張貼留言